——从一座城市的记忆体悟人民军队的“制胜密码”
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三大队十中队官兵整齐行进在中共一大会址门外。 王亮摄
2018年6月上旬,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城市之心——南京东路街区的百年变迁”展览开幕。在街区的历史风情部分,有一个版块的色调特别鲜亮:“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三大队十中队”。
一支部队,因何能成为上海老弄堂里的一道岁月风景?
弄堂,是老上海特有的城市景观。近代以来,多少传奇故事,多少名人大家,都在弄堂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说,弄堂浓缩着上海的前世今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就坐落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弄堂里。而今,这里每天游人如织,仅去年就接待游客83万余人次。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你会看到穿着橄榄绿、戴着红肩章的武警战士在为游客讲解。他们不是纪念馆的专职讲解员,却已坚持了19年。他们是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三大队十中队的官兵。
一
前些天,十中队的退伍老兵、曾在中共一大会址义务讲解3年多的徐少楠又一次回到了这个熟悉的地方。他这次回来,一是要看看自己带过的两个“徒弟”李海港和徐鹏昊,“检查”一下他们的解说水平;二是听说中共一大会址近期要面向社会招义务讲解员,他想回来“重新上岗”。
经过安检门,随着熙熙攘攘的队伍,徐少楠很快就在第一版块前,找到穿着一身笔挺军装、笔直站立着的“徒弟”李海港。
依旧是感情充沛,依旧如行云流水。看着还有不到3个月就要退伍的李海港,徐少楠内心很有感触。
十中队曾被授予“南京路上学八连模范中队”荣誉称号。每个月的20号,官兵都会在南京路上开展“便民服务日”活动。当年,徐少楠一下连就分到了中队的“雷锋班”。
有一次,他刚给一位老大爷修完鞋,老人不到5分钟就找了回来。虽然听不大懂老人带有浓重口音的上海话,但徐少楠能听得出来老人是嫌他修得不好。正巧那一天心情不好,徐少楠有些难为情,就低着头不说话。看到这个情景,班长赶了过来,把老人扶到旁边,一边耐心地劝慰老人,一边拿起工具重新修补起来。
活动结束后,班长与徐少楠有这样一番对话——
班长:“那位老大爷,你之前见过没有?”
徐少楠:“好像前几次也来修过鞋。”
班长:“那双鞋,你之前见过没?”
徐少楠:“好像每次都是那双鞋,而且每次补的也是鞋尖的开口。”
班长:“这就对了。你想想看,老人们赶个大早过来排队让我们补鞋子,是为了图省钱吗?他们是想和我们多聊聊天啊。老人们平时在家很孤独,找我们为他们服务,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亲情的陪伴。”
上海是一座老龄人口比例较高的城市。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到上海户籍常住人口的30%以上。在这种背景下,“陪伴”可能是这座城市最温暖的生活画面,也是老人们最珍贵的需要……
二
1982年5月,享誉全国的“南京路上好八连”从上海南京路撤防。而接防的正是解放上海时同属第三野战军27军、后来因任务需要转隶武警的十中队。
“南京路上好八连”是一支跟随陈毅元帅进驻大上海、受到毛主席写诗称赞的连队,他们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离开南京路,“好八连”与这座城市的故事却仍在延续。
1992年南京路改造时,协大祥绸布店要改建成现代化的综合性商厦。闻讯后,八连主动找到相关单位,要求到施工一线参加义务劳动。那时,正值上海的梅雨季节,官兵冒雨奋战。由于工地距八连驻地较远,施工单位为官兵在工地附近的旅社包了几间客房。
一天忙下来,疲惫的战士们抱着铁锹,挨着墙根就睡着了。旅社经理几次要他们进屋里休息,可战士们谁也不肯进去。当时在场的一位地方领导动情地说:“上海解放时,我还是一个小姑娘,亲眼见过解放军为了不打扰市民,露宿街头。想不到现在我又看见了当年的情景。”
改革开放以来,八连官兵先后参加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浦东国际机场、世博园场馆等上海市重点工程建设。正如一位亲历上海城市建设的集团老总所说,“我们大厦浇灌的是钢筋水泥和沙石,见证的却是‘好八连’艰苦奋斗、坚如磐石的精神”。
2009年,上海解放60周年,当时很多市民都在讨论如何庆祝这个日子。最终,大家决定在外滩繁华地段竖起一座“南京路上好八连”雕塑。3年后,“南京路上好八连”雕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纪念日当天落成揭幕,安放在“五卅运动纪念碑”附近的广场上。“南京路上好八连”雕塑建设所需资金650万元,全部由企业和市民自愿赞助。
“南京路上好八连”雕塑离“陈毅市长”雕塑,直线距离不过数公里。作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曾率领这支部队解放了大上海,并让上海人民深深地爱上了这支部队。从清晨到夜晚,雕塑仿佛都在凝望着这座他们深深眷恋的城市,见证着这座城市点点滴滴的变化。这目光,似乎依然能让人想起60多年前,他们踏上这片土地时的壮怀激烈……
三
旧时的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攻坚战,就在这里打响。
战役发起前,三野明确要求,在上海市区战斗中,只准使用轻武器作战,一律禁止使用火炮和炸药。然而,部队在强攻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四川路桥、西藏路桥时,北岸高楼上的敌人布置起交叉火力网,严密封锁了前进道路。因为没有炮火支援,许多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血水染红了苏州河。
危急关头,聂凤智等27军指挥员,一方面亲赴战场一线了解战况,研究部署新的作战方案;一方面深入到官兵中间,讲明利害、带头做好思想工作。
胜利的天平最终倒向了这支不惧牺牲又善于战斗的部队。27军的另一支部队在上海地下党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撕开敌军苏州河防线的突破口。
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市宣告解放。国民党号称铜墙铁壁、要坚守6个月的城市,不但没有被打烂打瘫,而且仅半个月就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这背后,人民军队付出了伤亡3万余名指战员的代价,其中7000多位烈士牺牲在胜利的前夕。
打上海,人民军队打出了一个战争奇观;进上海,人民军队同样进得荡气回肠。
曾有这样一幅黑白照片:在被雨水冲洗过的老上海街道旁,一列头戴军帽、衣不解带的战士躺在阴冷潮湿的地上悄然入眠。在他们的背后,步枪有序地靠墙倚放,只有一挺机枪在熟睡的战士怀中被紧紧地抱着,仿佛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这张照片带给世界的震撼是永恒的。多年后,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鲍大可认为,这张照片是“红色中国的第一张‘上海公报’”。如果非要给这张“上海公报”配上一段文字,那么新华社随军记者艾煊则为此作了生动注解:“战争给人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生活式样……今天,战士们甜蜜地躺在马路上做短暂的休息,大家在躺下时,都轻声地笑道:‘呱呱叫,平得很,就是凉一点。’慈祥的老太太,热情的青年学生,商店的老板、店员,都诚恳地请求战士们到他们的房子里去休息一下。可是战士婉谢了,他们不愿擅入民宅,他们不愿在这一小事上,开了麻烦群众的先例,开了违反人民军队传统的先例。”
四
在中共一大会址,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被久久传诵。
一位名叫刘慧的高位瘫痪姑娘,从小有个心愿,就是到家附近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看一看。但因怕给别人添麻烦,这个愿望一直被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2009年7月1日,当听说纪念馆有武警战士讲解员义务讲解后,刘慧终于鼓足勇气,让家人带她来到这里。由于当天纪念馆的轮椅不够用,十中队讲解员程飞便主动提出背着她参观。为了让刘慧把展板上的每张历史图片都看得更清楚些,程飞一边尽量弓着腰背她,一边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
2个小时的参观结束后,看着汗水湿透衣背的程飞,刘慧感动地说:“今天我不仅在纪念馆看到了党的光辉历史,还从武警战士身上看到了子弟兵的本色。”
岁月更迭,初心不改。一座城市的记忆浓缩着历史,深深印刻着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与本色。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兴业路76号举起革命旗帜开始,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一样高擎胜利大旗,永葆本色不变。“人民”二字重千钧,“人民”二字熠熠生辉,“人民”二字正是这支“胜利之师”刻写在自己名字中的“制胜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