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的忠诚,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矢志恪守,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追求,是对党组织的忠贞不渝,在任何时候都不忘记初心、不背叛誓言
1935年12月,长征中进入云南瓦屋塘的红二、六军团先头部队红五师,遭到敌人疯狂阻击,师长贺炳炎的右臂不幸被子弹击中,骨头炸得粉碎,必须马上做截肢手术。手术即将开始,贺炳炎坚决要求不用吗啡止痛。就这样,两位医生拿着木工用的锯子,硬生生地像锯木头一样把贺炳炎的右臂锯了下来。手术后,时任军团总指挥的贺龙捡起几块碎骨,包在一块手帕中,小心翼翼地揣进了怀里。贺炳炎不解地问:“总指挥,右臂都被锯掉了,还捡些碎骨有什么用?”贺龙说:“我要把它们留起来……以后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到时我要拿出来对大家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
革命先辈的骨头为什么那么硬?因为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有坚定的信仰信念支撑;共产党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忠诚的基因。
共产党人的忠诚,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矢志恪守,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追求,是对党组织的忠贞不渝,在任何时候都不忘记初心、不背叛誓言。被陈毅元帅称为“死节之惨烈,抗战以来所仅见”的新四军第6师16旅47团团长巫恒通,在一次战斗突围中不幸受伤被俘。面对敌人的盛餐款待,他视而不见;面对请他当“清乡”专员的威逼利诱,他严词拒绝。无奈之下,敌人又找来汉奸周佛海和伪县长劝他投降,均被他斥之于门外,直到绝食身亡。巫恒通就义后,他的忠贞气节甚至震撼了日本侵略者,当他的尸体被抬出监狱时,在场的日本士兵都向烈士遗体鞠躬致敬。
对于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支军队,忠诚总是显得那么宝贵,这是因为坚守忠诚,往往意味着敢于牺牲、勇于付出和乐于奉献,这是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尊崇的高贵品质。1935年7月,红25军北出秦岭、直逼西安,当获知红军主力已穿过松潘草地,却遭到国民党重兵堵截的消息后,为配合党中央、中央红军北上,徐海东随即率红25军定下决心:“在此行动中,即使这3000多人都牺牲了,也是光荣的。”随后,他们毅然向甘肃挺进。为此,军政委吴焕先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
1938年4月,张国焘借祭拜黄帝陵的时机变节叛逃,企图投靠国民党。临出发前,张国焘动员自己的警卫员张海跟他一起走,张海不仅断然拒绝,而且跟张国焘断绝了一切关系。张海说:“我是共产党员,你不革命,我还要革命呢!”回到延安后,毛主席高度赞扬张海对党忠诚、立场坚定。
战争年代,面临生死考验的忠诚感天动地;和平年代,体现共产党人坚强党性的忠诚,同样令人敬仰钦佩。开国少将李中权一家中有9人追随红军,其中5人牺牲在革命道路上。新中国成立后,李中权因他人诬告陷害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文革”中又被关押迫害,但他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始终不移。建党90周年前夕,他向组织捐出20万元“特殊党费”,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他又为灾区捐出10万元。他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只要我一息尚存,我的心永远向着党!”
光影流逝、时代变迁,历经艰险考验、岁月锤炼,“忠诚”二字更加显得熠熠生辉、厚重可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多次批评那种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的观点。他指出:“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新时代坚守忠诚的品质,就是在坚守责任、坚守底线、坚守光荣。有了这样的忠诚品质,就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担当而为,就能面对利益诱惑稳住心神、挺直腰杆,就能始终保持初心本色,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