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江西总队井冈山中队运用红色资源坚定官兵信念
武警井冈山中队官兵参观黄洋界哨口工事,重温黄洋界保卫战的故事。 周勇敢摄
八百里井冈苍莽如海,革命的火种代代传承。在武警江西总队井冈山中队荣誉室,一面锦旗陈列正中,旗面上“井冈山爱民模范中队”9个金色大字格外夺目。
“这面锦旗是200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我们的,是中队引以为豪的传家宝。”中队指导员郑浩说,他们驻守在革命摇篮井冈山,这里的一山一水,都沐浴着真理之光,指引着他们培育新时代传人,建设过硬中队。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初上井冈山时,只有一个团,共700多人。那时,有的人担心这个革命的火种燃不了太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自此得以燎原。”国庆节假期,中队代理排长邓文涛如往常一样,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担任义务讲解员。这一次,他为游客讲的是“一根灯芯”的故事——
“由于根据地地处深山,各类物资极度匮乏。因此,毛泽东晚上办公时坚持只用一根灯芯。一次,警卫员给毛泽东添了两根灯芯,毛泽东发现后还是挑开了。贺子珍埋怨他说,只点一根灯芯,太昏暗了,眼睛会受到损害。毛泽东则解释道,在物资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作为领导更要带头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使有限的物资用的时间更长一些。”邓文涛娓娓道来。
“就是在这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挥笔写就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重要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自此带领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邓文涛的精彩解说赢得阵阵掌声,不少游客纷纷称赞“这名士兵讲解员讲得好”!
讲得好是因为信得真——
近年来,该中队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在视察井冈山时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立足新起点,干出新业绩”群众性大讨论。曾获评武警部队“优秀教练员”、总队“百名优秀士官”的一班班长肖胜,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说:“虽然我也经历过考学受挫、比武失利,但每每想到革命前辈在脚下这片热土上艰苦创业的场景,便感到动力十足。我深信,只要我们信念坚定,就一定能够通过奋斗,取得成功!”
信得真是因为爱得深——
在反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的实景剧《井冈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女红军为了革命不得不离开根据地。临行前,她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乡亲,乡亲们则将这个孩子视如己出,抚养成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1928年,井冈山某企业退休职工石金龙就是剧中孩子的原型。作为红军后代,石金龙曾多次受邀来到中队宣讲井冈山精神,他说:“军爱民、民拥军,鱼水深情历久弥新。”
“‘身在深山有近亲’,这是驻地群众对我们的评价。”井冈山中队所在支队政委贺志坚介绍说,他们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民扶贫活动,仅今年,他们已对3所敬老院、数十户军烈遗属和孤寡老人进行帮扶慰问。
前不久,该中队组织官兵走访驻地红军家属,开展“访红军后代,寻红军故事”主题团日活动。再次听到红军前辈坚定执着追求理想、艰苦奋斗攻克难关的革命故事,上等兵李兴文内心泛起涟漪。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驻守在革命摇篮,就要把井冈山精神融进血脉、化为行动,将精神之炬不断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