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聆听强国强军的“赶考”足音

作者:记者魏兵 周远 实习记者贺逸舒  更新时间:2019-04-11 09:41:58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在共和国辽阔的版图上,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壮歌。

  从今日起,本报开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推进强国强军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展示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崭新面貌。敬请关注。

  一

  这一段路,仿佛是时光的隧道——

  当“复兴号”高铁稳稳停靠在站台,从北京到石家庄的行程仅用了67分钟。随后换乘汽车,高速路上飞驰不到40分钟,滹沱河北岸的西柏坡,已经近在眼前。

  时钟回拨到70年前,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起程“进京赶考”,先坐汽车再乘火车,走了将近两天。由于道路崎岖难行,车队第一晚没能按计划赶到保定,只得宿营唐县城北4公里的淑闾村,毛泽东同志就睡在用门板搭的简易床上……

  两条速率线,化作大地上真实的展现,安静地缠绕着时间轴,折射着70年沧桑巨变,展示着一段历史脚步的“中国加速度”。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赶考”的脚步。

  然而出发时,坎坷不平的土路上颠颠簸簸,毛泽东对随行的警卫人员说:又是3月份,你们还记得几次行动的时间吗?

  一名警卫说:1947年3月18号,我们撤离延安……

  另一名警卫说:1948年3月21号,我们离开了陕北杨家沟……

  望着春风浩荡的田野,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说:是啊,今年3月,我们又出发去北平了。到明年3月,我们应该解放全中国了,那样就再也不搬家了。

  凝视这次“赶考”的,其实还有更为复杂的目光。1949年2月7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意味深长地把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

  大洋彼岸已经预感到:一个新生的人民国家,即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这个春天,毛泽东的声音更加清醒和豪迈:“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二

  2013年7月11日,习主席来到西柏坡。

  同干部和群众座谈时,习主席希望各级领导干部从现在做起,雷厉风行,说到做到,带头坚持“两个务必”,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春风又绿西柏坡。今天,纪念馆前广场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鲜花铺就的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副馆长李春林告诉记者,每年有超过50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西柏坡,“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沉甸甸的思考走”。

  往来千万人,此去千万里。西柏坡究竟让人们看到了什么,又走向了哪里?

  一位游客曾在网上留言:三进西柏坡,感受各不同。第一次,只记住了西柏坡山明水秀的“绿”;二进西柏坡,才认识了西柏坡革命故事的“红”;第三次来西柏坡,感受最深却是脚下的“坡”。当年,多少先辈卧薪尝胆,爬过这道“坡”,才完成了“进京赶考”。如今,我们更应该有“爬坡”精神,来积极面对自己人生的每一道“坡”。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人生指南,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感悟西柏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转化为自己扎扎实实的行动才最重要。

  美国史学家斯特雷耶在《现代国家的起源》中直言,如果一个人不幸成为“没有国家的人”,那他什么都不是,“在国家组织之外,不存在所谓的救星”。

  中国人民从来不缺乏智慧,不缺乏勇气,不缺乏毅力与决心。他们是无数点微如流萤的星,唯有当某种力量将亿万中国人民凝聚在一起时,才能拧成一股坚韧不拔的绳,汇成一条奔腾不尽的河。

  中国共产党成为了这种力量,“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到关键时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张考卷。每个人做好自己的考卷,中国梦才能携手实现。

  三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古往今来,是奋斗,让个人的“平凡世界”不再平凡;是无数人奋斗的叠加,创造了伟大时代。

  给别人讲了千百遍“赶考”,讲解员刘晓晓说,自己的“赶考路”,其实就是馆里这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参观路线。

  纪念馆内共展出了600余张照片、500余件实物。纪念馆规定讲解员们必须背诵下来的讲解词有50多页、两万多字,但实际上他们掌握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

  “最初讲解的时候,我经常被观众问倒。第一次被问倒时有点脸红,感觉自己知识太匮乏,有些不好意思。后来我就在笔记本上一个个列出观众曾经问过的问题、我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以及观众问到了我也回答了但还不是特别丰富的问题,再去查找了解。”

  每次讲解完,刘晓晓都会总结经验写下工作笔记,在查漏补缺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如今,刘晓晓已经总结了近10万字的讲解工作笔记,她说更多的话还在她的脑中盘旋尚未下笔。

  对于57岁的封树海来说,“赶考”的路线更简单。打开他的手机运动软件,会发现封树海一天的行走轨迹,几乎把纪念馆的前侧涂成了绿色。

  20多年前,封树海来到西柏坡景区,一边靠别人教,一边买书自学,撑起了一个照相摊位。不足一平方米的摊位上,他亲眼目睹着纪念馆广场面积“长大”了3倍多,高速公路修到了景区入口,周边冒出一座座饭店、旅馆……

  照相这么多年,封树海可谓“阅人无数”,在他的镜头里,有穿着旧军装的老兵、有打扮时尚的“小年轻儿”、有操着港台口音的游客、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来到这,都像是来寻找什么”。

  他留意到两个有意思的现象:西柏坡纪念馆中,悬挂着几百幅当年拍摄的照片。从领袖到士兵,欢乐洋溢在每个人的眉宇;而今留影的万千游客,离开的时候若有所思,眼含希望……

  每次参加企业培训都会来一趟西柏坡纪念馆的杨艳花,如今“赶考”要坐飞机了。

  她所工作的集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外贸销售额连年提升。这家离西柏坡纪念馆不到20公里的企业,是全球大型螺纹钢生产基地,名列中国企业500强,却依旧满怀忧患,喊出了“不创新就落后,就灭亡”的奋斗口号。

  作为业务员,4年来,杨艳花先后到过巴基斯坦、埃及、阿尔及利亚等8个国家。她的老家在车见沟村,村里人曾经自嘲是“山沟里渴望见到车的村子”。如今,这个小山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坐着飞机到多个国家做生意……

  四

  在西柏坡,毛泽东起草了400余封指挥全国战场的电报。

  于是,西柏坡纪念馆建起一条长长的“电报长廊”,墙上镌刻着这些电报的手稿。

  周恩来曾说,我们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我们一不发枪,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只靠每天发电报,就打败了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然而,仔细端详,这些电报手稿很多勾勾划划,涂涂抹抹。可见,当时的决策是多么艰难!

  打败国民党几百万大军,绝不是像有些影视作品中呈现的那么潇洒、那么简单。

  跨越胜利的刀锋。70年过去,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续写着“赶考”的新篇章。

  纪念馆前,记者偶遇前来组织红色基因教育的陆军某合成旅驻训官兵。几天前,他们从东南沿海出发,来到太行山深处。

  带队的副旅长金志杰,谈及西柏坡中央大院旧址里的军委作战室时感慨万千:4间房子的建筑面积总共不到70平方米。由于当时红蓝铅笔稀缺,地图上标示敌我态势及作战决心的红蓝线,竟然是参谋人员手纺后染成红蓝两色的毛线……

  这名有着21年兵龄的老兵,历经多次改革调整,亲眼看着部队装备换了一代又一代、越来越先进;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学历越来越高。他坦言:树高千尺不忘根。红色基因凝结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辛探索和智慧韬略,承继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赤胆忠诚与奋斗牺牲,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法宝。然而,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毁根的较量一刻也没有停歇。“传承红色基因,是为了脚踏实地走好前进之路”。

  时序更替,草木蔓发。一支部队走过的任何一段路程,都会在以后的行进中留下烙印。历史和现实都告诫我们:根子上的东西要守住,守不住,军队就会失去根本;传统上的优势不能丢,丢掉了,军队就会变质变色。

  驻地毗邻西柏坡的中部战区空军某营,换装当年就用新装备打出了5发5中的好成绩,实现该型武器射击距离最远、高度最低、空情最难等历史性突破。

  “大家每次来西柏坡寻根,在历史和现实的交融中,都能体会到精神的伟力。时代在发展,我们的部队总会面临新的挑战,守住思想火种,才能传承好红色基因、担当起强军重任。”平山县人武部部长陈注祥如是说。

  五

  步出纪念馆,高岗之下,滹沱河水汇聚成的湖面,波光粼粼。

  “始信滹沱冰合事,世间兴废不由人。”700余年前,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渡河时写下的诗句,道出了诗人对历史运行的感慨和对时局危难的无奈。

  滹沱河,蜿蜒千年,历经“世间兴废”,更见证了70年前中国命运的扭转。

  70年来,滹沱河时刻守望着西柏坡,守望着从这里出发“赶考”的共产党人,守望着时刻溢满胸襟的一种浓烈情感:“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历史已经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1949年新年之际,毛主席撰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2019年新年之际,习主席发表新年贺词,号召“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历史的声音在这里回响……

  时代的脚步在这里延伸……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