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将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群众生活

作者:记者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薛斌  更新时间:2020-04-17 10:29:05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防疫有我·爱卫同行】

  4月15日中午,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碟子湖学校九年级一班的张一凡在食堂外的洗手池前清洗双手。润湿双手,涂抹洗手液,仔细搓揉,她的动作准确且熟练。

  自4月7日复学以来,该校规定所有学生在进入食堂前必须先洗手。“疫情也是一堂重要的教育课,勤洗手、戴口罩已成为学生的日常。我们在教学中,也加强了学生个人卫生、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碟子湖学校副校长邓强说。

  按照南昌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在高三初三学生返校复学之前,该市教育系统对教室、办公室、食堂、厕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师生高频接触的设施设备进行了全覆盖卫生清洗、消毒、通风换气,并在复学后将该工作列入常态化管理。

  今年4月是全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江西省各级爱卫部门正围绕“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的主题,强化“四项举措”,扎实开展好此次活动。

  “一是广泛宣传新时期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引导群众树立健康强国理念;二是围绕巩固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努力营造干净整洁的城乡人居环境;三是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疾病、科学自我防护,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习惯;四是以环境治理为主、药械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策略,组织开展春季灭鼠、灭蚊、灭蝇、灭蟑活动,从源头上防控各类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四级调研员杨成军介绍。

  在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管理处,当地对城中村、集贸市场、背街小巷等环境卫生管理较为薄弱的区域,开展“治脏、治乱、治差”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楼道大扫除”“清洁家园除四害”“爱国卫生环境大整治”等劳动,推动社区管理、群众运动、疫情防控三者有机结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在新余市渝水区,各社区居民也纷纷行动,投入活动当中。连日来,城北街道锦丰花园小区的业主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绿化带进行清理整治,铺设吸水砖、水泥,建成居民休闲娱乐场所或停车位。渝水区卫健委副主任祝丽琴介绍,区卫健委与专业消杀公司签订合同,投入专项经费58.8万元,以外包形式,由专业公司对6个街道共20余平方公里公共区域开展“除四害”消杀工作。目前已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布放灭鼠毒饵盒2000余个,并对投放位置进行造册管理。同时对暴露垃圾、卫生死角、积水等病媒生物滋生地进行清理并投放药物。

  不仅是学校、社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爱国卫生运动也在以各种方式融入江西人的生活中。

  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素有湿地之乡、候鸟王国的美誉,每年的冬、春季节是南矶观鸟赏景的旺季。如今,沿着村庄道路走进南矶乡红卫村,统一规划建设、安排专人维护的水冲式旅游公厕方便了前来游玩的游客。“旱厕换成了水冲式厕所,对环境没有污染。”南矶乡红卫村党支部书记万旭辉说,在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的同时,他们还致力贯通下水网,改变了百姓过去污水、脏水随处泼洒的生活习惯,也解决了当地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问题,以良好的环境吸引大量游客,助力旅游产业发展。

  不仅是旅游公厕。在进贤县钟陵乡茶园村委会九位村,村民万显明家日前安装好了一体式三格化粪池。和很多农村家庭一样,他家的旱厕曾是用砖头垒起来的简易茅房,不光气味难闻,还容易传播疾病。如今,改造好的户厕贴上了整洁明亮的瓷砖,蹲坑即用即冲,干净卫生无味;经过三格化粪池处理的水不会污染农田,粪肥肥力也有所增加,可以用于种菜种田。这次厕所改造,政府补助1000元,万显明只花了两千多元,他觉得很划算。“我们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差,更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少生病,少给国家添麻烦,我觉得就是爱国了。”

  “全面小康不单是一个经济指标,也包括人居环境、人民健康等重要内涵,人民健康水平和城乡环境面貌如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江西省委书记刘奇说。

  (本报记者胡晓军本报通讯员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