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见证:我们赤诚的守望

作者:记者邵薇 柴华 宫玉聪  更新时间:2020-05-10 09:14:22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人民军队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启示录③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病房,被军队医护人员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陈女士,给救治她的每名医护人员画了一幅画、写了一段祝福语,表达感激之情。本报记者王传顺摄

  “你们的名字我都存了档,我会永远记得你们!”一名83岁的老兵从火神山医院康复出院。始终没见过医护人员真容的他,随身携带了一样“宝贝”:一张写满他们名字和电话号码的药品说明书。

  一张薄薄的纸片,见证了人民子弟兵武汉战“疫”的倾情付出。

  “全体人员牢记我军宗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展现了人民子弟兵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习主席日前签署通令,嘉奖军队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全体人员。

  一切为了人民!80余个日日夜夜,人民的呼唤,就是子弟兵逆行的方向;人民的需要,就是子弟兵最大的牵挂;人民的期待,就是子弟兵无悔的选择。

  人民见证,我们赤诚的守望;我们致敬,人民永远的恩情。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清零!4月26日,武汉保卫战迎来重要历史时刻——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当下,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答案并不复杂:人民至上。

  危难之际,领袖和人民在一起。“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领袖的人民情怀,写在紧凑密集的时间表里:从大年初一起,习主席多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赴抗疫一线考察调研,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关键时刻,党和人民在一起。“宁可床等人、不可人等床”,短短10余天建起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分贫富,无论老幼,入院的武汉患者总体治愈率达94%——当一些西方政客的冷漠屡遭民众诟病时,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弥足珍贵。

  生死关头,子弟兵和人民在一起。“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一声声誓言、一场场战斗……为了护佑人民,子弟兵向险逆行、决战决胜,再次证明“人民”是这支军队永远不变的定语。

  领袖的情怀、共产党人的誓言、子弟兵的行动,共同回答了一个问题:我是谁,为了谁?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4年9月8日,在一个普通士兵的追悼会上,毛泽东说。

  来自人民,服务人民。近百年来,党和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始终铭记不变的性质和宗旨,不忘永恒的初心和使命。

  懂得了为人民打仗,这支军队就无往而不胜;懂得了为人民服务,这支军队就获得了无穷的力量。从建军之初,人民军队就与人民群众形成了天然的、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这是我们永远的出发阵地。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次,老红军赵戈在与青年交流时问道:“长征时我们穿着草鞋,就是为了穷苦人能够不穿草鞋。现在穿皮鞋了,我们还记得草鞋吗?”当初心之问再次摆在面前,我们的信念是否风雨如磐不动摇?我们的宗旨是否历经岁月不改变?

  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把一切献给人民。”湖北省咸宁军分区干休所94岁离休干部唐光友,生前捐尽积蓄,在生命最后的日子,用一笔11800元的捐款支援抗疫一线,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要打好这最后一场战役!”作为一名参加过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援非抗埃的医务老兵,即将退休的陈红,又一次冲锋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汶川特大地震,“90后”女孩李金凤望着废墟上忙碌的绿色身影,立志从军。12年后,她作为西部战区空军总医院的一名军医,完成了使命的接力。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人民见证,你是人民的子弟兵。

  热爱人民的情怀,靠服务人民的能力支撑

  “期待山河无恙,期待海棠花开,还你晴川历历,还你芳草萋萋。”2月的一天,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张久聪在日记里写道。

  4月的武汉,终于从冬天走进了春天。这座英雄的城市一点点舒展,逐渐恢复往昔的模样。

  知音湖畔,74天里每天上演生死时速的火神山医院,如今显得异常安静。那鏖战的一幅幅画面,那么近又那么远。

  每一天都是艰难一日,每一役都是背水一战,每一刻都是惊心动魄。

  为了人民的生命决战!习主席视频连线火神山医院时深情嘱托:“现在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下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历史上有过多次武汉保卫战,新中国成立后的保卫战打得最漂亮——

  1954年,武汉关水位比1931年特大洪水高出2米多。武汉军民战天斗地,挖土筑堤,上演真实版“愚公移山”,将市郊一座荒山挖成平地,兑现了“可以有1931年的洪水,不可以有1931年的武汉”的誓言。

  1998年,洪水峰值水位仅比1954年洪水低0.3米。武汉长江沿线上演1949年渡江战役以来最大规模的部队集结。危急时刻,抗洪官兵喊出“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口号,和武汉人民一道,用血肉之躯挡住了肆虐的洪峰。

  2020年,武汉又一次面临“守城”之战。此次的对手,是另一种可怕的“洪水”——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仗,和过去有很大不同,各有各的艰险,各有各的挑战。

  改革重塑后的人民军队,在这场战“疫”中展现出“能打仗、打胜仗”的新时代面貌——

  星夜驰援,雷霆出征。联勤保障新体制进入“战时状态”,8小时完成3个方向450名军队医务人员及随运物资紧急投送保障任务。一线科研团队争分夺秒展开科研攻关,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赴“汤”蹈“火”,尽锐出战。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骨干力量云集、硬核团队坐镇,全力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打赢一场场最难的攻坚战、最险的突围战,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一蔬一饭,心系冷暖。经中央军委批准,根据中部战区命令,湖北省军区协调6支驻鄂部队,抽调130辆军用运输车、260余名官兵,组成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承担武汉市生活医疗物资的运输保障任务,“人民所需,使命必达”!

  热爱人民的情怀,靠服务人民的能力支撑。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始终做到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对人民军队而言,不仅是矢志不渝、血脉永续的宗旨要求,也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能力考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汉口滨江公园,一座纪念1954年抗洪胜利的防汛纪念碑临江而立,再次见证了军民一心、并肩战斗的一幕幕感人场景。

  纪念碑的碑心石上,毛泽东主席的题词穿越时空,烛照未来:“庆祝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为人民而战,无需理由;向人民致敬,同心共渡

  “向武汉人民致敬!”

  列队齐呼、集体敬礼后,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登车回撤。

  大多数武汉市民通过网上流传的这段视频,才知道“解放军走了”。许多人遗憾,来不及向这些为他们拼过命的白衣战士们挥一挥手。

  步履匆匆,他们来得早,只因人民有难,军人当先!

  离别悄悄,他们走得晚,只因人民子弟,职责所系!

  为人民而战,无需理由;向人民致敬,同心共渡。

  “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这是90余年来,一支人民的军队与人民之间的共生与共存,相依与相守。

  “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人民子弟兵。”这是阔步新时代,人民军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对人民的满腔赤诚,续写的深情篇章。

  英雄的军队,来自英雄的人民。“致敬”二字,穿越历史风雨,情意真切,敬意深沉。

  人民的养育怎能忘记——

  2月2日中午,抗疫一线军队医务人员的饭盒里,多了一道美食——沂蒙老区的水饺。沂蒙新红嫂、某食品企业负责人朱呈镕,带领职工3天3夜赶制,驱车13个小时、820公里,将20吨速冻水饺送抵武汉。

  端起来自沂蒙老区的水饺,有人想起一句诗:“我无法在沂蒙找到那位属于我的/红嫂/我对我的儿辈与孙辈说/若是没有沂蒙/也就/没有你们了。”在抗日烽火中,“沂蒙红嫂”张淑贞用奶水喂养年幼体弱的革命后代,自己的孩子却因营养不良夭折。

  “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到战场”,如果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证明,“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那么,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亦证明,没有人民,便没有人民军队的一切。

  人民的信赖怎可辜负——

  抗疫期间,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张军每日负责迎来确诊者,送走康复者。看不到他防护服下的军装,许多患者问他:“你是解放军吗?”得到张军肯定的回答后,他们的眼里闪着光:“谢谢解放军,谢谢你们来救我们!”每当此时,张军总会深受感动:“人民群众这么信任我们,我们更要做好人民的军医。”

  “解放军来了!”这句话,曾响彻抗洪抢险的堤坝、抗震救灾的废墟、抗击非典的“战场”。这句话,饱含着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人民的呵护怎能不回报——

  咽拭子采集,患者会主动把脸侧向一边,尽量不让嘴巴对着医护人员。

  查房询问病情,患者只是点点头,等医生离开时,患者忽然忍不住剧烈咳嗽。医生回头时,患者却连连摆手:“你们别过来,咳嗽危险,刚才憋了半天……”

  军队医护人员讲述这样的点点滴滴时,常常忍不住红了眼圈:“躺在病床上的,就是我们的亲人。”

  比亲情多了一分责任,比责任多了一分亲情。护佑生命的战场,充盈着爱。“大姐”“阿姨”“爷爷”“奶奶”……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回荡在病房。画着樱花、向日葵的墙壁,写着“湖北姑爷”“人民军医”的防护服,讲述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人故事。

  有人说,爱是人间最大的力量。这支军队,因为充满对人民的爱,所以充满力量!

  “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在这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战“疫”中,人民子弟兵用实际行动慨然作答——

  一切为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