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②
“军队建设各项工作,如果离开战斗力标准,就失去其根本意义和根本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项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也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不断提高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
党和人民所需就是军队的使命任务,军队的使命任务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军队永远是战斗队,能打胜仗是第一责任。服务保证战斗力提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使命任务所在,也是我军威力和优势所在。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有效履行职能使命,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战斗力建设各个环节,融入到军事斗争准备全过程,凝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我们强就强在这一点,敌人最怕我们的也是这一点,我们要坚持和发扬的更是这一点。
这场疫情防控斗争,对人民军队是一次现实考验,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次实战检验。面对前所未知、来势汹汹的疫情,军队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进入“战时状态”,为战服务,为战助力。“请全国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没有按部就班的授课,没有板起面孔的说教,一场简单的出征仪式、一段感人的现场视频、一首激昂的抗疫歌曲,就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就能激发官兵攻坚克难、冲锋陷阵的战斗激情。这充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围绕中心才有大作为,服务打赢才能起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好不好,关键要看是否有利于部队打胜仗。战争年代,我军思想政治教育跟着战斗任务走、围绕战胜敌人转,创造了“诉苦三查”“仇视鄙视蔑视”教育等许多宝贵历史经验,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其中,以“诉旧社会的苦、诉旧军队的苦,查阶级、查思想、查斗志”为主要内容的诉苦教育,是人民军队的一大创造,被毛泽东同志定名为“新式整军运动”。一位外国学者把它称之为“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没有过的政治手段”,认为“这样的集体诉苦比指挥员或是政委的任何说话都更有感染力”。这一自我教育方式,打开了几百万士兵群众的信仰之门,而这正是解放战争乃至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之门。
其实,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多少深奥的道理,形式上抓起来也不难,但要真正提高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就不那么容易了。个别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主责主业,不注重服务中心,搞一些“看上去很美”的东西,甚至忽悠人、糊弄人,场面上轰轰烈烈,听起来热热闹闹,就是对打仗用处不大;有的把教育内容搞空了,把检验标准搞虚了,把形式手段搞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力效能大大降低;有的搞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检验,坐在屋子里设扣子、凭着想当然立靶子,一味上规模、造声势、争彩头,等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思想政治教育一旦游离中心、远离打仗,自转空转乱转,势必难立威信,也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
军队为战而存,教育为战而行。天下并不太平,战争危险现实存在,随时准备打仗仍是我军的第一要务。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环节,绝不能有和平思维、鸵鸟心态。战争准备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政治教育要把平时和战时贯通起来考虑,对于搞什么教育、怎么搞教育,一定要心里有数、手中有招。一方面,平时教育要着眼生成和巩固战斗力发挥作用,突出实战、能战、胜战,在深化练兵备战中体现价值,在完成现实任务中展示威力,在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中检验成效。另一方面,战时教育要为保持和激发战斗力发挥作用,主动与打仗实践同步伐、与打仗要求相适应、与打仗主体相契合,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战功能。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在建立完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只有以全新的视角、创新的理念、求新的态度,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保证战斗力建设的作用机理、特点规律,在聚焦打仗上把稳方向、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不断推进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和方法手段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时代性的教育内容体系,拓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体系,建立完备有效的教育保障体系,方能为能打胜仗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第74集团军某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