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元山英雄连”——一封写给未来的信

作者:记者贺逸舒  更新时间:2020-10-21 09:45:50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陆军某海防旅“中元山英雄连”官兵重装拉练。 李骏 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这个时间节点,对陆军某海防旅“中元山英雄连”官兵来说,触碰到了他们内心最敏感的神经。

  69年前,朝鲜半岛,中元山。硝烟弥漫的壕沟里,一群志愿军将士怀着最诚挚的心情,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写下一封信。

  然而,这封信随着那些在阻击战中牺牲的英雄,湮灭于1951年的炮火中……

  信中究竟写了什么?这在今天连队官兵们心中,留下一个未解之谜。

  写信的故事,记录于军旅作家张永枚所著的纪实作品《美军败于我手》,具体细节已无处可考。但是,每当想到前辈们满怀激情提笔写信的情景,连队官兵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1952年元旦,重新整编的“中元山英雄连”官兵又写了一封信。这封发表在《人民战士报》上的信,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我们决不骄傲,我们要再接再厉准备更多地歼灭敌人,为祖国争取更大的荣誉……”

  今天,“中元山英雄连”官兵也想写一封信,写给69年前牺牲的战友,也写给自己的未来。

  遇见一名老兵

  “爸,你看!这是不是你的老连队?”许力在国庆70周年阅兵的新闻报道中看到“中元山英雄连”的名字,赶紧把父亲叫了过来。

  许力从网上找到战旗方队的视频,调慢速度,放到最大,一遍又一遍给父亲播放。

  看着熟悉的战旗,八旬老兵许辅志潸然泪下。

  当年,跟着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时,许辅志才18岁。那段炮火连天的日子,成了他一生中无法忘却的记忆。

  “那16天我们打得很艰苦……”回忆起那段经历,许辅志的声音沙哑了。

  1951年2月底,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5连接到任务,在中元山阻击敌军。

  白天,许辅志和战友们藏在洞中,躲避敌军飞机、火炮轮番轰炸。等轰炸平息,他们便立刻从洞中冒出来,阻击敌军。

  “好几次,我差点就‘光荣’了。”许辅志和战友们不怕死,不讲“死”,只说“光荣”。在他们看来,为国捐躯是一件光荣的事。

  当时,连队组织了一支“打坦克突击队”。明知道这支队伍“十有九不回”,官兵还是争相报名。为鼓舞士气,许辅志和其他战友一起编了首歌。

  时隔69年,许辅志再次唱起那支歌,依旧那样坚定、有力、高昂。只是唱到最后,这位老兵哽咽了——

  “我们是突击队,战斗里头逞英雄。号令一响就冲上前,美国鬼子往哪儿跑……”

  而今,记忆里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许多都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沉默寡言的大个子机枪手纪成洲,大胆机智,消灭了30多个敌人。不料,一发炮弹击中掩体,他壮烈牺牲。已经被炸得血肉模糊的纪成洲,手指还紧紧扣在扳机上,至死也没有松开。

  六班班长娄殿贵,在排长牺牲后,带着六、七名战友阻击敌人半个连。被弹片击中后,他坚持留在战场上,一次次打退敌人冲锋,直到弹片再次击中他的头部……

  卫生员康汉亭放下药箱,拿起牺牲战友的枪,接过指挥重任,打到山头只剩下4个人还坚持战斗。

  昔日英雄的雕塑,如今伫立在陆军某海防旅“中元山英雄连”连史馆门口。他们就在这里,守望着连队的荣誉,守望着一代又一代官兵。

  抗美援朝战场的炮火硝烟,在老兵许辅志88载人生中,只占据了很小一部分。但是,“中元山英雄连”的印记,永远烙在了他的身上。

  7月初,“中元山英雄连”现任指导员陈振宇在互联网上搜索连队历史。一篇“‘中元山英雄连’老兵许辅志:走进军营与官兵讲传统话初心”的新闻报道跳了出来。

  陈振宇惊讶地发现,许辅志是中元山阻击战的幸存老兵,曾任连队指导员。

  陈振宇辗转联系到了许老。听到是老连队现任指导员打来的电话,老人激动不已。

  陈振宇曾无数次讲述和追寻连队的历史。他不承想,自己还能有机会与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前辈如此近距离接触。

  对老指导员许辅志来说,这次相遇如同梦想照进现实——

  现在的“中元山英雄连”,比当年他们信中期待的未来还要美好。如今的连队官兵,如朝鲜战场上那些战友一般,忠诚勇敢。

  让许辅志欣慰的是,那个在枪林弹雨中保存下来,又在改革浪潮中发展至今的英雄连队,没有忘记他这个老兵。

  谈话中,许辅志反复叮嘱一件事:把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传承下来。

  追寻一支连队

  战旗方队出现在阅兵直播画面中,一曲《钢铁洪流进行曲》滚滚而来。

  画面中,“中元山英雄连”的战旗一闪而过。微博上,一名网友问:“‘中元山’在哪儿?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还是解放军?跟谁打的?”

  这,也是今天许多年轻人的疑问。

  这支上过抗美援朝战场的英雄连队,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仍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存在。

  中元山阻击战后,这支部队似乎从人们视线里消失了。

  离开朝鲜战场,他们去哪儿了?

  沿着连史馆中挂着的地图追溯,这支部队的足迹渐渐清晰——

  68年前,这支连队离开东北,移防到祖国大陆最南端,从此沿着海岸线扎下根来。

  36年前,这支连队出现在广西边防战斗前线,再次打出“中元山英雄连”的威名。宛如惊鸿一瞥,打完仗后,这支连队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直到2016年,他们在“我们的长征在路上”网络名人进军营活动中亮相。

  回望人民军队的历史,你会发现,每一支英雄部队都是如此:上战场,犹如神兵天降,杀出一片天地;战场归来,默默驻扎,守护一方人民。

  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到“中元山英雄连”的情景,刚刚脱下军装的包文林至今历历在目。

  新兵连时,包文林碰到兄弟连队一名老兵。老兵问他分到哪个连了?他回答,好像是二连。

  老兵听了直咂嘴,脸上那表情包文林至今难忘——既羡慕又有些怜惜。种种复杂的心情混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副别扭的模样。

  “那个‘中元山英雄连’啊!”老兵拍拍包文林的后背,“真惨,他们训练得特别苦,你这小身板儿怕是有的受喽。”

  下连后的日子,和包文林想象中差不多,训练苦、标准高,但他很快适应了这样的节奏。身边的战友,训练起来一个比一个拼命。

  上任连长曾杰,参加上级比武集训时感冒发烧,下了病床就上训练场。

  中士彭庆彪是瞄准手专业“首席教练员”。大家都说,他操作火炮靠的是感觉。可打开彭庆彪的作业包,里面整齐摆放着填满训练数据的记录纸。

  士兵蓝祝林创下连做253个俯卧撑的纪录,现在还保存在连史馆的荣誉簿上……

  “中元山英雄连”这个荣誉称号,带给连队每一名官兵的有压力更有动力。因为是英雄连队的兵,他们必须比别的战友付出更多、更出色。

  “刚开始,是被动接受来自班长的压力,后来,发自内心想为连队争荣誉。”包文林说。

  2018年,连队晋升上士军衔的只有吕文昇一名士兵。因为与旅机关距离较远,连队决定单独为他举行晋衔仪式。

  在《人民军队忠于党》的激昂旋律中,营长邹国钧为吕文昇换上上士肩章。

  这一天,吕文昇第一次指挥全连官兵合唱连歌,第一次带领全连官兵参观连史馆。那是吕文昇前所未有的自豪时刻。

  在指导员陈振宇看来,荣誉是一个双向给予的过程。只有让连队官兵切身感受到连队带给他们的荣誉感,他们才会主动为连队争得荣誉。

  连长米双朕印象最深刻的一名士兵,是上士覃毅。

  覃毅的妻子是一名教师。她第一次来队探亲时,恰好赶上连队养的母猪要下崽。那天晚上,驻地下着大雨。覃毅带着“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的妻子,拄着伞在猪圈守了整整一夜。

  连队战友哭笑不得。这种“以连为家”的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名官兵的心。

  每个人都有为连队争取荣誉的义务,每个人都有共享连队荣誉的权利。这是“中元山英雄连”官兵的内心共鸣。

  探寻一个答案

  礼堂大屏幕上,正直播国庆70周年阅兵式。

  包文林站在高处,端着相机扫过观众席。镜头里,每一名官兵都腰板挺直,安静得像一座座挺拔的雕塑。

  突然,不知台下谁喊了一句:“我们的连旗!”

  全连官兵一下子沸腾了。他们欢呼雀跃,就连一向稳重的老班长也激动得热泪盈眶。

  包文林一激灵,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端着相机的手抖得不成样子,画面都走了形。

  荣誉,属于他最引以为豪的连队!

  对新兵毛东泽来说,他对连队的归属感,从自己被赋予编号的那一刻,便产生了。

  编号6007,意味着毛东泽是连队获得“中元山英雄连”荣誉称号以来的第6007名兵。

  短短一串数字,却像一根柔韧的线,牢牢把毛东泽与这支英雄连队绑在了一起。

  入连仪式上,连长米双朕念出新兵们的名字和编号。当毛东泽回答“到”那一刻,他就已经属于这支连队。

  毛东泽偶尔会想,如果给血战中元山的纪成洲、娄殿贵、康汉亭也赋予一个编号,那又会是什么情形?一串数字,让一段69年前的血性历史不再遥远。

  连史馆里,年轻士兵毛东泽遇到了另一名“年轻士兵”。

  玻璃橱窗下,一张皱巴巴的泛黄信笺,吸引了毛东泽的注意。

  “亲爱的爸爸妈妈!当你们看到我这封信时,那证明我已为祖国和人民捐躯了。请你们不要难过和悲伤,应感到自豪。我牺牲是光荣的……”

  写这封信的人,是连队一名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士。当年他写下这封信的时候,也和毛东泽一样是个毛头小子。

  看着这封家信,毛东泽忍不住想象:上战场的前夜,那名年轻的士兵是怎样辗转反侧——

  他的心里一定也紧张不安。如果牺牲了,父母该怎么办?最终,他内心深处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终究战胜了所有的忐忑与顾虑。就像当年那些在中元山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前辈一样,他最终冲上战场。

  “如果有一天真要上战场,我能不能像前辈一样勇敢?”毛东泽在心里问自己。

  在“中元山英雄连”的每一天,不似毛东泽当初想象的那样灿烂精彩,但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野外驻训的日子里,毛东泽遇到了许多“第一次”。

  他住进石头垒成的工事里,和老兵、班长、连长挤在一起入睡。第一次,他如此深切地体会到“战友”这个词的意味——同吃同住,面对共同的“敌人”,瞄准同一个“目标”,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晨跑时,看着鲜红的太阳从海面升起。回到驻地,夕阳在身后悄然西沉。太阳就像一位无声的战友,陪着他们从早到晚。第一次,他见到了连长米双朕口中最美的风景。

  沉甸甸的弹药压在手上,铁锈与硝烟的味道充塞鼻端。炮弹发射的一瞬间,震耳欲聋。第一次摸到实弹,那种激动的感觉,他终生难忘。

  毛东泽和父母分享着他的军旅体会与快乐。当然,他还有很多“第一次”从未说出口。

  他没说过,自己第一次受伤,是在训练场上。看着身旁带伤训练的战友,他那声“报告”也没能说出口。后来,他渐渐习惯了战胜从前那个自己。

  在这支以“血战”而闻名的连队,官兵们的血性也更足一些。

  当年的朝鲜战场上,老兵许辅志作为文化教员为许多战友代写过家书。

  他们的信,写给父母,写给爱人。信中,饱含着昂扬的斗志,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信中,永远报喜不报忧。

  下连后不久,毛东泽也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信。

  信不长,只有300多字——

  作为一名海防士兵,他希望能守好海岸线,保护好祖国和人民。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军人的使命从未改变。保家卫国,这是“中元山英雄连”每名官兵给出的答案。

  当“中元山英雄连”战旗,迎风飘扬在长安街上,这是连队最光荣的时刻。

  战车上,“中元山英雄连”擎旗手曾榕楠单手持旗,傲然挺立。激昂的鼓点回荡在天安门前,也敲打在他的心坎上。在他看来,令世人瞩目的不仅是这一面面战旗,更是战旗背后无数革命先辈的英魂。

  上阅兵场之前,曾榕楠悄悄带上了连史馆中的一件“文物”——一本烈士证明。

  这个巴掌大的小红本子,属于一名将热血洒在中元山的前辈。曾榕楠本想把它放在心口的位置,可受阅军装胸前没有兜,只能将它小心地放在裤子口袋里。

  “前辈,跟我一起见证这重要的时刻吧!”曾榕楠想告诉所有为祖国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烈: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采访中得到程文雄、孟应平、黎贤辉等大力协助,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