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一书的杰出贡献

作者:郝贵生  更新时间:2020-11-10 10:10:48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内容摘要】恩格斯作为《共产党宣言》的作者之一也对《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从不同途径发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并同马克思一起详细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二是独立写作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大量资料和观点为《共产党宣言》所吸收。三是帮助马克思一起改造《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四是直接受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撰写《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研究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共产党宣言》形成的真实过程,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恩格斯自觉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研究社会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而且有助于批判和揭露“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荒谬观点。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第一部奠基性著作。作者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人们一般研究《共产党宣言》大多从《宣言》的背景、内容、结构、意义等角度研究。也都承认马克思作为第一作者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但很少单独研究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做出的杰出贡献。今年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2周年之际,研究和阐发恩格斯对《宣言》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的贡献,也是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一、从不同途径发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并同马克思一起详细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够写作完成,第一个原因就是唯物史观理论的形成。首先发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无疑是第一个。他1843年在《莱茵报》期间发现黑格尔的法律观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于是回到书房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由此发现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精神、政治等社会结构的观点。正如他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一思想无疑是写作《共产党宣言》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但恩格斯1844年与马克思会面之前的1842年到1844年间在英国调查期间也不同程度发现了社会物质利益、物质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和群众史观的观点。他发现了英国现实中的严酷的三大阶级之间的斗争的背后根源是物质利益问题。他发表在1842年一篇文章《英国状况》中就指出,“在英国,至少在正在争统治权的政党中间,在辉格党和托利党中间,是从来没有过原则斗争的;它们中间只有物质利益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年,同上,第547页) 托利党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辉格党代表工厂主和商人的利益,而宪章派则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恩格斯以当时围绕谷物法的争论,揭示了物质利益是各阶级之间斗争的主要内容。同时恩格斯运用这种物质利益观分析认识英国工人阶级之所以能够进行反抗斗争的内在的物质原因。他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中做出这样结论,无产阶级“革命在英国是不可避兔的,但是正像英国发生的一切事件一样,这个革命的开始和进行将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原则,只有利益能够发展成为原则,这就是说,革命将不是政治革命,而是社会革命。”(同上,第551页) “社会革命是穷人反对富人的公开的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956年,第 624 页) 尽管这时恩格斯的思想还或多或少地带有唯心主义思想倾向,但这里很显然,恩格斯已经把物质利益问题看成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原因和动力。这个思想在他以后的一系列著作中,逐渐成为主导思想。特别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恩格斯详细考察了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英国工人的悲惨的生活状况,指出他们革命的必然性就在于要维护自己的物质利益。他说:“这几百万穷困不堪的人,他们昨天挣得的今天就吃光,他们用自己的发明和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英国的伟大,他们一天天地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一天天地更加迫切要求取得社会财富中的自己的一份。”(同上,第 297 页) 而英国资产阶级却不正视工人的贫穷状况,羞于向全世界暴露英国的这个脓疮,对有关工人的一切总是一无所知,因此也就产生了“整个工人阶级对富有者的极大的愤怒,这种愤怒经过不长的时间就会爆发为革命”(同上,第 298 页)

  恩格斯自己谈到他对唯物史观的贡献时1883年曾经说过:“我们两人早在1845年前的几年中就已经逐渐接近了这个思想。当时我个人独自在这方面达到什么程度,我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就是最好的说明。但是到1845年春我在布鲁塞尔再次见到马克思时,他已经把这个思想考虑成熟,并且用几乎像我在上面所用的那样明晰的语句向我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251页注)

  所以1844年8月,恩格斯与马克思巴黎见面时,两个人的见解惊人的一致。马克思当时要求恩格斯为他正在撰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的著作《神圣家族》写两章内容,恩格斯非常高兴应允了,并很快写出了批判鲍威尔等人的英雄史观阐发群众史观等思想的两章内容。1846年恩格斯再次与马克思见面时,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这本书的直接目的是批判德国的“真正社会主义”,而且在这种批判中他们详细展开和阐发了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发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现在看这本书,《共产党宣言》中的绝大部分观点及逻辑联系都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从这个意义上说,恩格斯独立发现唯物史观及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贡献也就是对《共产党宣言》的贡献。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大量资料和观点为《共产党宣言》所吸收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着重阐述资本主义产生、历史作用、发展过程、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观点。这一章主要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现状的研究。读过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人不难看出,《宣言》第一章的基本内容的事实依据、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斗争史的认识等许多材料和观点都取材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如《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谈到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史说:“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人手的需要;工资提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难以相信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大不列颠的巨大的工商业城市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些城市中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属于工人阶级,而小资产阶级只是一些小商人和人数很少很少的手工业者。可是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 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956年,第296页)“而在狭义的工业以外,在手工业方面,甚至于在商业方面,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形。大资本家和没有任何希望上升到更高的阶级地位的工人代替了以前的师傅和帮工;手工业变成了工厂生产,严格地实行了分工,小的师傅由于没有可能和大企业竞争,也被挤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去了。但同时,随着从前的手工业生产的被消灭,随着小资产阶级的消失, 工人也没有任何可能成为资产者了。从前,他们总有希望自己弄一个作坊,也许将来还可以雇几个帮工;可是现在,当师傅本人 也被厂主排挤的时候,当开办独立的企业必须有大量资本的时候, 工人阶级才第一次真正成为居民中的一个稳定的阶级,而在过去,工人的地位往往是走上资产者地位的阶梯。现在,谁要是生而为工人,那末他除了一辈子做工人,就再没有别的前途了。所以,只是在现在无产阶级才能组织自己的独立运动。”(同上,第296—297页)而《共产党宣言》这样写到:“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织之间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276页)“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上,第277页)

  再如《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高度评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大机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书中说:“从1760年开始的英国工业的巨大高涨,并不仅仅限于 衣料的生产。推动力一旦产生,它就扩展到工业活动的一切部门里去,而许多和前面提到的东西毫无联系的发明,也由于它们正 好出现在工业普遍高涨的时候而获得了更大的意义。其次,当工 业中机械能的巨大意义在实践上得到证明以后,人们便用一切办 法来全面地利用这种能量,使它有利于个别的发明家和厂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956年,第291页)“在交通建设方面也出现了同样紧张的活动。1818—192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修筑了1000英里的公路,法定宽度为60英尺,而且几乎所有的旧公路都按照麦克亚当制加以改造。在苏格兰,公共 事业局从1803年起修筑了约900英里公路,并建造了一千多座桥 梁,因此,苏格兰山地的居民立刻就接触到了文明。”(同上,第293—294页)“铁路只是在最近才修筑起来的。第一条大铁路是从利物浦通 到曼彻斯特的铁路(1830年通车)。从那时起,一切大城市彼此都 用铁路联系起来了。”(同上,第295页)“蒸气不仅在陆路交通工具方面引起了革命,而且使水路交通工具具有了新的面貌。”(同上,第295页)“近六十年来英国工业的历史,在人类的编年史中无与伦比的历史,简短地说来就是如此。……产业革命对英国的意义,就像 政治革命对于法国,哲学革命对于德国一样。而且1760年的英国和1844年的英国之间的差别,至少像ancienrégime〔旧制度〕下的法国和七月革命的法国之间的差别一样大。”(同上,第295—296页)这些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表述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277页)

  此外,《共产党宣言》中资产阶级道德观念的本质、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发展历史、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等科学结论都能够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找到事实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恩格斯在英国21个月的调查研究及其成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为《共产党宣言》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践依据。

  三、帮助马克思一起改造《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马克思恩格斯一开始他们的理论和革命活动,就特别重视政党的建设。 恩格斯1889年在一封信中就谈到他们早期的革命活动时说:“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685页)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从很早就开始着手政党的建立和建设。1843年,恩格斯在英国就结识了德国一个重要的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沙佩尔、鲍威尔和莫尔等人。1845年,恩格斯带马克思到英国旅游和考察,又帮马克思与他们相识。1846年,就以这些人为基础,在英国伦敦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恩格斯还帮助马克思与正义者同盟的另外一位领导人德国社会主义者奥古斯特·海尔曼·艾韦贝克建立联系,并在巴黎也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小组。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积极主动的结果,建立了以布鲁塞尔为中心的广泛的共产主义者的通讯联系,把英、法、德、比利时和波兰等国的社会主义者和革命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通过宣传教育、讨论问题和对错误倾向的批判,加深了他们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认识。这些人就逐渐成为建党的重要骨干。但必须承认,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其成员特别是正义者同盟中的许多成员其平均主义、空想的社会主义思潮仍然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阶级观点极其模糊的口号“人人皆兄弟”。

  因此,恩格斯和马克思同样感到,他们的建党工作绝对不能抛弃“正义者同盟”,但必须对“正义者同盟”进行改造。这种改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同“正义者同盟”主要领导人魏特林决裂。魏特林是德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家,曾做过裁缝,参加过多次工人运动,后参加正义者同盟并成为主要领导人。早在1842年其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中,就首先无情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说这个社会“人们一切偷窃而来的东西都叫做财产,把脏物的交换叫做商业。”又说“只要在那里有一个人死于劳动和贫穷,私有制就是犯了一次盗窃杀人罪。”所以“私有财产是罪恶的根源。”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共有共享的社会制度”,这个社会“必须把一切凡是受到社会供养和维持的人的生活地位做一律平等的安排。一切人都没有第一和最末的区别”。这是一种不讲任何差别的典型的平均主义,带有法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巴贝夫的平均共产主义的影响。他虽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带有刻骨仇恨,但他根本不了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本质及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在政治路线方面,魏特林不是依靠无产阶级,而是依靠小手工业者和流氓无产阶级,依靠少数人暴动,实现平均主义的共产主义。同时他还以“伟大人物”在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内自居,虽经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批评教育,仍顽固坚持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恩格斯坚决站在马克思一边,同魏特林实现彻底决裂。同盟其他领导人如沙佩尔、鲍威尔、莫尔、魏德迈等人都表态支持马克思恩格斯。

  揭露批判“正义者同盟”内部存在的“真正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这种“真正社会主义”打着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旗号,却用德国的抽象的人道主义理论解读社会主义。他们害怕阶级、反对革命,企图用超阶级的“博爱”和“人道主义”等美丽、漂亮、虚伪的辞藻作为医治社会百病的万能良方。这种理论实际是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和不分阶级的“爱”那里拾来的唾余来建立社会主义。恩格斯竭力反对这段观点。正如恩格斯后来谈到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错误本质时说:“对于爱的过度崇拜也是这样。这种崇拜,尽管不能认为有道理,在‘纯粹思维’的已经变得不能容忍的至高统治下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我们不应当忘记,从1844年起在德国的‘有教养的’人们中间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正是同费尔巴哈的这两个弱点紧密相连的。它以美文学的词句代替了科学的认识,主张靠‘爱’来实现人类的解放,而不主张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一句话,它沉溺在令人厌恶的美文学和泛爱的空谈中了。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卡尔·格律恩先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第222页)格律恩作为“真正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对巴黎共产主义通讯小组和正义者同盟成员影响极其严重。他竭力吹捧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实现自由平等的经济改良主义的蒲鲁东。于是马克思就派恩格斯到巴黎做正义者同盟成员的工作。1846年8月,恩格斯到巴黎参加巴黎正义者同盟组织的活动,并用他和马克思共同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向工人讲解德国的历史和现状,同时在工人集会上公开批判格律恩的思想及其追随者。10月,恩格斯在致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信中就谈到他同格律恩分子的争辩。他说,我紧紧抓住了究竟什么是共产主义的问题。他们主张抽象的“人类的幸福”共产主义。我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他们盛情地请求我用三言两语对他们这些无知的人说明共产主义是什么,这当然难不倒我。我给他们下了一个最简单的定义,这个定义恰好涉及当时争论的各点,它用主张财产公有排斥了对资产者和施特劳宾人采取和解、温情和体谅的态度,最后也排斥了蒲鲁东的股份公司及其所保留的私人财产以及与此有关的一切。此外,这个定义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他们作为借口来离题发挥和回避所提出的投票表决。就是说,我把共产主义者的宗旨规定如下:(1)实现同资产者利益相反的无产者的利益;(2)用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公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点;(3)除了进行暴力的民主的革命以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的其他手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529—530页)恩格斯还说:“这个问题争论了两个晚上。到第二个晚上,三个格律恩分子中最好的一个觉察到大多数人的情绪,完全转到我这方面来了。……一句话,在表决的时候,以十三票对两票宣布集会是共产主义的,是遵守上述定义的。至于投反对票的那两个依然忠实的格律恩分子,其中的一个后来也宣称他有改邪归正的最大愿望……”(同上,第530页)

  此外,“真正的社会主义”还有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海尔曼·克利盖也竭力鼓吹这种超阶级的“爱”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主张人们都“和睦相处……并且在大地上建立起第一座充满天国的爱的村镇。”1846年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起草了一个《反克利盖的通告》,明确指出,克利盖“把共产主义变成爱的呓语”,“如果被工人接受,就会使他们的意志颓废。”这个通告终于导致克利盖从舞台上消失了。

  参加“正义者同盟”改组大会。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量工作之后,“正义者同盟”的大多数领导者已日益摒弃各种所谓以“爱”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流派,开始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建立在阶级斗争理论基础上的“共产主义”学说。如沙佩尔主编的同盟机关报《共产主义杂志》发表文章说:“我们不要以爱去对付一切事件的共产主义者”,“正当敌人到处准备战斗的时候,我们不是现在宣传永久和平的人,我们很知道,我们入不先以武力争得我们在政治上的胜利,便不能……得到一个较好的世界”。这就表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已经在正义者同盟队伍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于是“同盟”数次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参加他们的会议。1847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正义者同盟改组大会。马克思由于经济困难没有出席,派出其战友沃尔弗代表布鲁塞尔支部出席,而恩格斯代表巴黎支部出席会议。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提议,这次会议正式决定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阶级观点极其模糊的“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这次会议还通过了同盟的新章程。其中第一条明确规定:“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这次会议实际就是共产主义同盟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无疑,恩格斯在帮助马克思改造“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起到极其巨大的作用。

  四、直接受《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撰写《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党宣言》是1847年11月由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写作的一个准备公布的纲领。在这个纲领写作之前。共产主义者同盟曾经委托恩格斯写作两个类似的文件。第一个文件就是恩格斯1847年6月9日之前为在伦敦召开的正义者同盟改组共产主义同盟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讨论的纲领性文件即《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这个文件采取问答式回答了22个问题。如“共产主义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什么是无产阶级?“无产者和奴隶有什么区别?”等等。恩格斯明确指出:“消灭私有制,代之以财产公有。”“无产阶级是完全靠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任何一种指标的利润为生的社会阶级。”“实现财产的公有的第一个条件是通过民主的国家制度达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等等。这个草案连同盟章程分发同盟各支部进行讨论。第二个文件就是1847年10月底到11月,恩格斯又受同盟巴黎区部的委托,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的基础上再写出一个新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准备提交同盟第2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这个《原理》草案,仍然采取问答形式。问题从22个增加到25个,问题的提问方式和内容也较比第一次的草案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内容上更为详细。但对“共产主义”等重大问题的回答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恩格斯11月23—24日写信给马克思考虑在写作形式上是否发生改变。信中扼要介绍了《共产主义原理》的内容,说:“请你把《信条》考虑一下。我想。我们最好是抛弃那种教义问答形式,把这个东西叫做《共产主义宣言》。因为其中必须或多或少要叙述历史,所以现有的形式是完全不合适的。我将把我在这里草拟的东西(指《共产主义原理》)带去。这是用简单的叙述体写的,但是校订的非常粗糙,十分仓促,我开头写什么是共产主义,随即转到无产阶级——它产生的历史,它和以前的劳动者的区别,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的发展、危机、结论。其中也谈到各种次要问题,最后谈到了共产主义者的党的政策中应当公开说明的那些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1972年,第123页)1847年11月,共产主义同盟第2次代表大会正式委托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为同盟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纲领。他们就是在《信条》和《共产主义原理》的基础上写成了《共产党宣言》。

  ✷ ✷ ✷ ✷ ✷ ✷

  几点结论:

  第一,恩格斯与马克思殊途同归,《共产党宣言》是他们二人杰出的合作成果

  作为一个理论家、科学家的任何创新成果都不是偶然的、一簇而成的成果,它必然有一个从量变到之质变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虽然都是德国人但毕竟出身不同,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但唯物辩证法认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两个人都成长在德国资本主义发展但还是封建专制的国家,同时又是人类哲学发展最高成就即德国古典哲学的国家,也受到相同的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但二者也有较大区别。马克思是典型的从中学到大学,受到系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最后又拿到博士学位证书。而恩格斯中学都未毕业,他完全是依靠顽强的自学精神,也最大限度接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他们都从神学发展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又发展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再发展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都是自觉把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工农大众的追求统一起来。马克思是《莱茵报》期间与农民结合,发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后与法国、德国的工人运动结合。而恩格斯是同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的结合,不仅使他彻底把立场、立足点转移到工人阶级方面来,而且在实践中发现了物质利益观和无产阶级的主体作用。所以他们是殊途同归,这是他们最终能够合作完成《共产党宣言》共同的思想基础。

  第二,必须客观承认,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的完成也做出了独到的不可否认的杰出贡献

  《共产党宣言》能够最终完成,马克思无疑起主导作用,但也必须承认恩格斯对《宣言》的杰出贡献。本文正是从四个方面阐发了恩格斯的杰出贡献。之所以要讲恩格斯的杰出贡献就是告知我们,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绝不单纯是消极依附于马克思。他的思想也有相对的独立的发展过程。他第一次在巴黎与马克思会见之后,受马克思影响确实较大。1845年和马克思共同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更是受到马克思系统制定的唯物史观的内容体系的深刻影响。恩格斯多次提到这一点。但恩格斯最早的思想发展脉络是有其特殊和独立性的,尤其是他1842—1844年对英国资本主义状况和英国工人阶级斗争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及最后完成的成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笔者写道,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社会现状尤其是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生活、工作、斗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调查研究工作。这段历史不仅对于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对于恩格斯历史观的形成,对于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意义极其巨大,同时对马克思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马克思多次肯定恩格斯这一期间写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所以这些自然对于《共产党宣言》的完成作用也是极其巨大的。笔者在多年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史的研究中,感到思想理论界程度不同地存在忽视恩格斯的这段历史对马克思主义形成特别是对《共产党宣言》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不正确的。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不仅表现在对《共产党宣言》思想体系的阐发上,还表现在自觉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方法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上。这也是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特别应该学习的地方。

  第三,批判割裂马克思恩格斯关系制造其对立的荒谬观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直受到各种错误思潮歪曲和反对马克思主义,不仅歪曲和反对其基本观点,也表现在割裂和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他们首先歪曲黑格尔的比较思维方法为单纯的“差异分析法”,借口马克思、恩格斯是两个人,竭力夸大马克思恩格斯的区别,胡说什么马克思注重研究人恩格斯注重研究物、马克思注重研究主体性恩格斯注重研究客观性。由此得出结论只有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共产党宣言》的真正作者。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共产党宣言》写作中只是解释作用,而且都解释错了。列宁和毛泽东都是沿着恩格斯的思路和方法发展下去的。所以列宁和毛泽东都是错误的,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建立的苏联社会主义以及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也都是错误的。这就是近些年流行在国内学术界的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某些马克思主义学者、教授的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创新”成果。本文专门阐发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的杰出贡献,正是对这种所谓“创新”观点的深刻批判,还原马克思主义产生及其内容的本来面目。

  笔者引用列宁在恩格斯1895年逝世时写的悼念文章讲到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友谊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列宁说:“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这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恩格斯总是把自己放在马克思之后,总的说来这是十分公正的。他在写给一位老朋友的信中说:‘马克思在世的时候,我拉第二小提琴。’他对在世时的马克思无限热爱,对死后的马克思无限敬仰。这位严峻的战士和严正的思想家,具有一颗深情挚爱的心。”(《列宁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95页)

  2020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