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强调:“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普及史。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更是特有的政治优势。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在部队大众化普及,是深化理论武装、推进部队工作的应有之意和必然延伸,必须着眼青年官兵的思想行为特点,在学思践悟、入脑入心、落地生根上做好文章。
把握真理性要求,在增强认同上下功夫。立场、感情上的认同,是理论走进官兵内心的通道,这条通道不打开,不管看多少书籍、记多少笔记,都容易做样子、走形式。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就要做到真学习、真理解、真认同、真信仰。在见证成就中催生认同。注重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结合深化改革、正风反腐、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显著成果,采用鲜活事例、具体数据、对比变化,引导官兵深刻认识到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党的创新理论指引的结果,从而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厚感情。在追根溯源中深化认同。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开展“学战史、忆战将、评战例”活动,建好网上史馆、军史长廊、荣誉室等载体,发挥英模典型的激励作用和优良传统的感召作用,让广大官兵在回望历史、感悟传统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释疑解惑中升华认同。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注重与官兵日常所思所想、关心关切紧密结合,用好科学理论的“望远镜”“显微镜”,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官兵真切感受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伟力、实践伟力。
把握通俗性要求,在拉近距离上下功夫。理论是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理性化、抽象化的认识成果,只有通过通俗形象的宣传教育,使之符合官兵的接受习惯和认知特点,才能建起直达官兵的“船”与“桥”。善用群众语言说理,语言要注重接地气,在理论讲解上多些兵言兵语、大众语言,让官兵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做好“翻译”工作,把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朴实道理,讲战士明白的话来明理,用战士明白的理来解惑,确保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相统一。善用鲜活事例析理,始终关注官兵现实困惑和学习难点疑点,运用官兵耳熟能详的重大事件、历史典故和战斗经历,讲清理论渊源、分析背景史料、介绍相关知识;跟进军营内外的热点话题,及时掌握官兵关注焦点、思想困惑、认识偏差,开展辨析会、讨论会,在解读时事中阐明观点、在廓清迷雾中消化理解;联系官兵实际,举真实例子让官兵感到可信,举身边例子让官兵感到可亲,举实用例子让官兵感到可学,切实把虚的变实、远的拉近、抽象化为形象。善用沉浸参与明理,推开“观点+故事+讨论+总结”理论学习模式,做到重点内容观点化、抽象内容事例化、难点内容浅显化,增进亲和力感染力;鼓励官兵走到台前,把个人观点亮出来,把不同意见摆出来,把内心想法讲出来,在思想碰撞中启发思考、凝聚共识。
把握经常性要求,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要使广大官兵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必须经过一个循环往复的学习过程。应努力在创新方法形式、拓宽传播途径上下功夫,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提升官兵学习成效。以“微”育人增强精准度。针对官兵差异化需求组织渐进式学习,围绕一个时期重点学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程度,层层制订学习目标,人人制订学习计划,用小目标牵引学习;发挥理论骨干“小酵母”作用,让他们在理论辅导中唱主角、解疑释惑中当教员、实践转化中当向导,努力实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开展理论小串讲、辨析小讨论、课堂小故事、知识小竞赛、观点小点评等活动,把“大理论”分解成易学易记易受益的小课题。以文化人增强感染力。完善军史馆、荣誉室和文化基础设施,制作标语标牌,办好橱窗、墙报、板报、快报,营造处处是课堂的浓厚氛围;采取参观见学、影视展播、文艺演出、书画创作、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社会课堂、媒体元素、文艺形式展现出来。以网聚人增强时代感。用好用活军事职业教育课堂、优质互联网资源、优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优质视频节目、专家讲座引入理论课堂;积极开展网上教学、多媒体授课,开发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答题闯关、自我测试等学习软件,让官兵在新媒体环境中强化学习效果、升华精神境界。
(作者系国防大学领导管理与指挥培训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