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苏联哲学的关键超越(续)

作者:士心  更新时间:2021-12-27 08:57:02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社会主义不同以往的标志:1.公有制包括集体所有制 2.劳动者参加管理 3.逐步消灭根本分工

  以往的社会到原始社会解体,政治是金字塔结构,经济上是少数人掌握生产资料,也就决定了生活资料的分配。管理者与劳动者的对立、分离,政治以经济权力为基础。以往的私有制社会的转变和前进,以接近顶层权力的生产资料掌握者推翻旧有的统治阶级。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社会的地主和领主及一神教的庇护,后者推翻奴隶主阶级,莫不是如此。“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在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以前,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已经初步成长起来。”

  制造舆论即制造意识形态,是夺取政权的前导。推翻旧有的统治阶级,除了夺取政权,改变所有制,还必须推翻其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选集第三版第一卷211页》解除思想约束,才能调动革命阶级及其附属阶级的力量。这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成为显著的事实,欧洲各国也是依照这个形式开展的。俄国革命和中国劳动者的革命,不过是仿照资产阶级革命一般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我们从这一大堆赘述中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马恩选集第三版第一卷191页》

  从苏联垮台的历史教训中看到:关键是没有消灭根本分工,稳固在经济生活上的金字塔政治结构必然存在,窃取最高权力的个别人,可以推行其思想,然后改变所有制。这就是戈尔巴乔夫演变的过程,苏联和东欧垮台的根本原因。以苏联为典型的社会主义制度,把公有制形式作为主要内容,没有把经济管理权让渡与劳动者,金字塔政权结构也就不可能转向劳动者参与的扁平结构。这就是本文开头说的社会主义不同以往的第二个特征。

  劳动者管理与私有制下的金字塔政权结构是对立的。原始社会解体,是物质创造力和思维意识跃进的结果,其标志就是私有制的建立。即管理者与劳动者分离、对立、壁垒。以中国传说的大禹和他儿子启为例。大禹是管理者同时也是劳动者,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社会管理是公推直选,所有制是全民的。而他的儿子改变了政权结构和所有制,变为家天下。

  管理者与劳动者分离、对立、壁垒必然导向私有制。这是原始社会到今天的历史规律。不论你认为这是前进还是倒退,机理是一样的。即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根本分工’,思维意识与物质劳动的分离。

  苏联倒台不是由于其实行了公有制,而是这个公有制只是形式上的。管理没有劳动者参与,公有制就会蜕化成管理者所有制,私有制的变种。看看苏联垮台,与欧美垄断资本勾结,侵吞全民所有财富的,正是那些管理者,执政者及其附庸。

  ‘根本分工’即是私有制产生的原因,也是劳动者受剥削的原因,是人的双重本质不能自由结合的原因。就这个状况而言,除了个别,其余处于半人状态---无法在物质劳动与思维活动中自由选择。就社会状况而言,一个是生产力约束问题,一个是社会制度约束。这二者有相互影响相互约束,不是单向制约、决定的。也就是说,单以生产力的发展是不行的。从赫鲁晓夫到戈巴乔夫,一直寻找一条不僵化的经济发展道路,最后走到公有制的对立面---私有制。

  我在上篇说到,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更,以人的思维前进、解放为前提。这是人类所有社会的基本规律。【原始社会后,以更多的人或者阶级的思想解放为前提。】人的历史以创造自己的生活物质,维持自己的存继为基本主题。就此而言是感性的物质生活,思维意识是物质生活的副产品。不断参与修正物质生活过程,思维意识又成为以后社会生活的起点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脱离物质生活的思维意识,是唯心主义的想象。也就是上段落所说,人类并非是完全思维意识自觉的生活者,只有近代的哲学家,并且是正确解析了人类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马克思才是自觉的生活者和理论者。马克思开启了人类自觉的生活,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趋势,指引‘半人’走向‘全人’---思维意识与物质劳动双重本质健全者。

  消除根本分工,单靠思想也不行,因为这样就否定了维持物质生活存继的基本主题,也就否定了人的双重本质之一‘物质’。这就要把‘感性’物质生活与思维自觉的‘理性’结合起来,在公有制经济生活中实现这种结合。劳动者参与管理,管理者参与劳动,消除管理与劳动的壁垒,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稳固发展的必要条件,防止资本私有制复辟的关键,也是思维与物质活动自由结合的必然途径。没有这个条件,解放劳动者就是句空话。或许可以发展生产力,就像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时期,但最终演变成戈巴乔夫时期,宣告公有制的解体。

  关于公有制下计划经济僵化问题。由于苏联经济体制,只是形式上的公有制,没有劳动者参与,其计划只能是少数人头脑的产物,无法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第二,人对物质的需求,除了生理的需要,还有人类欲望,包括审美比较,每一项新科技创造的新产品刺激的需求。这种欲望和需求并不以维持物质体的存继为边界,没有止境,与自然提供的条件,当时生产力的能力,他人的需求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质相对丰富,人们对自然和他人的紧张关系有所认知,才可以解决现存的不可调和的关系。1936年苏联宪法:改变‘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从哲学上分析,是无法兑现的命题。第三,没有解除‘根本分工’约束,就没有跟广泛的人民自由。科学技术发明就没有广阔的基础,人的劳动创造力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美国哲学家马斯洛的物质到精神的层次需求和管理学及其实践,也佐证了马克思‘根本分工’的哲学意义。第四,基于第二点,市场交换是商品价值实现的基本形式,也是计划经济的必要补充。计划只能算到人的基本物质存继需求,而无法算出人的审美差异,欲望种类和边界。

  反社会主义急先锋哈耶克,看到了苏联第一第二和第四的弊端,从否定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全面否定社会主义。但他看不到人们基本的物质存继,需要计划。他也看不到人的双重本质双重本质自由结合的意义,人类自由解放的意义。而人类解放必须经由公有制,劳动者共同管理,消除根本分工的道路。哈耶克把人类的发展看成无思维自觉的选择,无视美国建立过程中的思维自觉性,理性的影响,也漠视资产阶级革命的意识觉醒过程。哈耶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把人类包括他自己视同动物、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