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河:“人间奇迹”红旗渠和一位海外游子的万千感慨

作者:宗河  更新时间:2022-11-05 08:36:45  来源:红色文化网  责任编辑:石头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到陕西延安市和河南安阳市的农村、学校、红色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等进行调研。

  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上世纪60年代,当地人民为彻底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在太行山腰修建了引漳入林水利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展馆,依次参观了“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继往开来,精神永恒”等展览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

  最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指出:“河南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经过几年苦战,开凿太行山,引漳河水入境,修建了‘人造天河’红旗渠,彻底告别‘水缺贵如油’的历史,创造了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第547页)

  1955年,毛主席发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作的指示,指出“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大事”。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掀起了大兴水利的高潮。

  1957年,中共林县二届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议,党代表郑重宣誓,“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林县不罢休”。在邻近的山西省平顺县考察“引漳入林”工程后,林县县委于1960年2月决定开工修建红旗渠。1960年2月,“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启动,次月,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在盘阳村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把该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为“高举红旗前进”。

  面对当时缺少技术人员、粮食不足、资金短缺三大现实问题,林县政府和人民正是凭借着这股子“高举红旗前进”的精神,以“愚公移山”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开山建渠。缺少专业的工人,近10万来自林县不同村镇的农民就轮番上阵修建工程;没有房子,大家就住在悬崖洞中;粮食不足,大家就上山挖野莱,下漳河捞河草,佐以主食充饥;资金和技术短缺,大家就用铁锹和十字镐这样简单又原始的工具开凿山体。

  修渠过程中,林县人民把自力更生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当时“抬杠断了改做炮锤、手锤,锤把断了当柴烧石灰。抬筐、车篓坏了就用铁丝、旧车带包边兜底,用破了再编修,直到用烂当柴烧石灰……”据统计,整个红旗渠建设总投资6865万元,其中国家资助1025万元,占总投资不到15%,其余全由林县自筹。

  1965年11月1日,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在北京举行,林县作为13个先进县之一参加了展览。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中央领导前来参观,周总理在“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图片展前仔细观看,边看边自言自语:“红—旗—渠,杨贵,李贵(林县县长)、陈永贵。三贵啊!”

  1969年7月6日,林县人民艰苦奋斗近10年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工程全线建成通水,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沿渠而下的涓涓细流在此后的五十余年里始终滋养着林县数十万群众,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畏艰难、砥砺奋进。

  1971年1月,电影纪录片《红旗渠》上演,全国轰动。周总理看过后,激动万分。7月29日,在接见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代表时,一见面,他就问:“你们看《红旗渠》电影了吗?一定要看看。”他讲道,“林县人民是勤劳的,艰苦的,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十年的时间,修成了闻名中外的红旗渠,工程很大很艰巨,它和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是我国的三大建筑。红旗渠是人工天河,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一定要做好红旗渠的宣传工作。”

  20世纪70年代初,周总理自豪地向外国友人推介红旗渠: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并希望到访的外宾都到红旗渠参观。从此,林县成为对外开放县,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1974年4月6日,中国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会议,同时带过去10部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影片。周总理特地交待《红旗渠》纪录片要在联合国第一个放映。从此,红旗渠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1972年12月14日,几内亚共和国总理贝霍吉一行17人参观了红旗渠。1974年2月25日,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和党政军界的官员到红旗渠参观。据统计,至1980年,参观红旗渠的外国人士达11300多人,遍及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

  赵浩生与邓颖超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记者赵浩生,1948年离开祖国后,在美国成名成家。虽然加入美国籍,但他说:“我是外籍,但不是外人。我和祖国的关系,不只是血缘,更是生活、山河、岁月交织起来的全部人生。对于我们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来说,能够经常回国、回自己的家乡看看,就是莫大的幸福。”

  在中美隔绝的22年里,最令他难忘的一件事是1971年夏季在巴黎旅游时看到了中国纪录片电影——《红旗渠》。赵浩生是河南人,知道过去的林县有多干旱、多穷困、多艰苦。当银幕上出现林县人民凭着他们的两只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一条五百公里的渠道时,他的心潮逐浪高;当开闸放水的画面出现那一刻,他的泪水也和那漳河水一样欢快地奔腾起来。他想到,新中国有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来改造林县,一定也可以改造全中国。这是他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祖国和他的故乡的焕然一新的面貌,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得想法子回去看看。1973年5月他和夫人终于回到他的故乡看望亲人。

  家乡的面貌确实是焕然一新。赵浩生的三个弟弟,弟媳妇,侄子侄女,所有的亲戚都团聚了,他们在一块儿吃团圆饭,听亲戚们说这二十多年的变化的时候,赵浩生问母亲:“妈呀!我们是不是在作梦?”老人家回答说:“这不是作梦,这比作梦还要好啊!”赵浩生感慨道:“在旧中国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解放后才被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赵浩生想起了旧中国的息县,这个位于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的交界的一个小县城,有人形容这个县城说:“要是你在东城门外摔个跟斗,你要在西城门外拾帽子。”解放以前,息县受尽了水、旱、蝗、汤之灾(蝗,是蝗虫,汤是当年国民党的战区司令汤恩伯),简直穷苦得不成样子,今天的情况,都是作梦也想不到的,除了电灯,工厂,到处都是新房子以外,当地的负责人还告诉赵浩生,解放以后,全县的耕地增加了五六倍,以前全县没有一所中学,今天,每个大集镇都有了。这位负责同志问他这次回家的感想如何,赵浩生回答说:“我老了,可是息县年轻了。”

  赵浩生夫妇在故乡住了两天,走的时候,与母亲难舍难分。赵浩生告诉母亲,从现在起,要年年回来,而且下次一定把她的孙子、孙女也带回来,母亲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离开故乡,他们到郑州、安阳、林县的红旗渠、北京和北京附近的沙石峪、遵化,然后经过济南到南京、上海、杭州,又回到广州,这一路看的,听的,用赵浩生的话说,“就是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去感受,去体味,去赞美,写下真实可信、又充满激情的文章发往世界各地,在国际社会,特别是海外华人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赵浩生说:“假若大家也要我用一句话来说明我的感想,我的回答,就是我母亲说的:‘比做梦还好!’”

  参考资料:赵浩生:《八十年来家国——赵浩生回忆录》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