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韶山“容灾备份”的不仅是月壤,更是能救中国的毛泽东思想

作者:秦明  更新时间:2020-12-21 09:57:08  来源:子夜呐喊  责任编辑:石头

  12月20日上午,经过两天的运输,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从北京运抵韶山,今后将长期借用给湖南,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进行展览。





 

  同样是对人民领袖毛主席“可上九天揽月”的告慰。现场群众奔走相告,激动不已,网上的评论更是一片沸腾。这充分说明:没有忘了毛主席、也不能忘了毛主席,这是民心所向;你尊敬人民的领袖和“守护神”,人民也才会尊敬你。而那些叫嚣“毛主席不比我们高明”的人,早已被人民唾弃!

  12月17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嫦娥五号带回的珍贵的月球样品,将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乡进行异地容灾备份。去年4月24日的中国航天日晚会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表示,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一部分保存在北京,而另一部分将保存在湖南,以告慰毛主席:“毛主席曾说过‘可上九天揽月’,现在我们实现了‘九天揽月’,所以把月壤放到湖南也是对毛主席的一种告慰。”

  笔者在此前的一篇文章(月壤告慰毛主席,实至名归!——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其二))里指出,吴伟仁院士是毛泽东时代培养起来的工农兵大学生,今日中国的栋梁之材大多是毛泽东时代培养出来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中国航天的起步与发展;没有对毛主席的自力更生发展道路的坚持,中国航天也会遭遇被外资扼杀的命运。所以,“月壤告慰毛主席,实至名归!”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同志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容灾备份”这个词,笔者觉得用得非常好!

  所谓的“容灾备份”,本是IT领域的一个概念,现在已经被其他领域广泛使用。容灾备份是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系统,目的是应对人为误操作、软件错误、病毒入侵等“软”性灾害以及硬件故障、自然灾害等“硬”性灾害,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

  “可上九天揽月”这句话出自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尽管这首词意境优美、豪气冲天。但熟悉这首词创作背景的人都应该知道,毛主席的这首词创作于1965年5月重回井冈山期间;也应该知道,当时的毛主席是处在怎样的逆境中——逆境中毛主席却创作出一首斗志昂扬的词作,这毫不奇怪,“诗人毛泽东”一贯是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积极向上的。

  “井冈山”对于一生领导中国革命的毛主席十分具有特殊的含义。如果是秋收起义的失败还是源自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僵化指挥的话,那么井冈山才是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走“红色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起点。

  1965年5月,毛主席在井冈山宾馆对身边的人若有所指地说:“路线对头,也会出现打败仗的时候,有时候是敌人太强大,有时候是我们的判断出现错误。不能简单的以一两次失败挫折来判断路线问题。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我们就会变得比较聪明起来,当年在井冈山,开始不会打仗,后来是十六字口诀越用越活。战争时期,检验路线正确不正确,比较容易,王明说自己的路线正确,根据地是整片整片失去嘛!张国焘说自己路线正确,八万人过了两次草地,大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和平时期检验路线正确不正确,要难得多。这个胜仗和败仗,不光看有哪些成绩和错误,还要看举什么旗帜。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zb主义道路。张国焘的路线不对,在一定的时间内,比我们的势力还要大,但长久地看,就不行了。中国走zb主义道路,也可能会是这样。党内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充分认识。我们反复说,中国还存在走zb主义道路的危险性。苏联已经是xz主义当道了嘛。”

  据李银桥的回忆,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毛主席曾说:“军队不跟我走的话,我可以重新到乡下去组织游击队……”这段话的另一个版本是:“你解放军不跟我走,我就找红军去……” 但无论如何,毛主席对井冈山的深厚情感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又怎会在1965年自己最困难的时刻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

  笔者猜想,毛主席是把诞生工农红军的井冈山当作中国革命“容灾备份”的精神和物质支柱!“重上井冈山”在毛主席的语境里,也就有了更加特殊的含义。

  毛主席对于文革初期全国到处建毛主席塑像、挂毛主席像片的行为十分反感,抱怨说:“我的像到处挂,叫我给你们站岗放哨,风吹雨打日头晒,残酷无情!统统摘下来,不摘下来,我就再也不进大会堂。”到处建塑像的行为很快被毛主席亲自严厉制止;而毛主席走后,对他的遗体的处置实际上是完全违背了他的意愿的。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辩证法的魅力总是这么强大。

  就像毛主席十分反感“个人崇拜”,却因为“我猜他们的本意,为了打鬼借助钟馗”,而允许一定程度的“崇拜”。他是甘愿把自己当作“钟馗”,同时也是预备好了“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后来,事物的发展的确如毛主席所预料的那样……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的检验,困惑于“国有疑难可问谁”的广大劳动人民还是找回到了毛主席那里。从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到全国各地“幸存”的毛主席塑像,再到韶山的毛泽东广场,不论是风霜雨雪,还是严寒酷暑,总是阻挡不了亿万劳动人民“朝圣”的步伐。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韶山无疑已经成了亿万劳动人民寻求解放的“寻根之地”:到韶山看一眼毛主席,追寻人民领袖、风雨兼程的足迹,结交志同道合的友人,寻找精神的慰藉和信仰的力量;到毛主席的著作里去读懂毛泽东思想,寻找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智慧。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面对或是被抛弃或是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亿万劳动者信仰的韶山,无疑就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容灾备份”之所!无论他的思想怎样被损毁,总能在韶山找回。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时右派可能利用我的话得势于一时,左派则一定会利用我的另一些话组织起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毛主席领导亿万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历史的真实写照,更是今人破除迷雾、指引未来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