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2年的飞天接力

作者:记者杨悦 通讯员孙伟 毛凌野  更新时间:2022-06-07 09:49:39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2022年6月5日,随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23次飞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启了一段新征程——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结束,建造阶段的一系列任务正拉开大幕。

  此时,距离神舟十三号乘组离开空间站不到两个月。

  这是一场梦想的接力,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星夜兼程。

  2022年,距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已经过去19年;距离中国载人航天起步、“921工程”立项,已经过去整整30年;距离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点燃中华民族的太空梦想,已经过去52年。

  19年,30年,52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足以让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长成英姿勃发的青年、历经意气风发的壮年、走向鬓发转白的天命之年;也足以让一穷二白的中国航天事业穿过风雨、蹚过泥泞,走向无限可能的未来,拥抱璀璨无垠的星海。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3张自信从容的面庞——陈冬、刘洋、蔡旭哲3人全部是第二批航天员,正当年富力强之时。

  此刻,在我们看不见的幕后,许许多多航天人的目光欣慰而动容:他们从“两弹一星”元勋手中接过火炬,曾经是50后、60后唱主角,如今90后已走入舞台中央……

  岁月荏苒,长路峥嵘。

  52年的接力探索,是传承,更是跨越。从《东方红》的旋律在太空响起,到中国人建起自己的“太空家园”,一代代航天人踩着前人肩膀,架起通往宇宙的天梯,写下一个个追梦故事。

启 程

一曲《东方红》,点燃中国人的太空梦想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在即,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接受了记者采访。

  谈起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的航天事业,这位满头银发的89岁老人,双眼闪烁着矍铄的光芒。

  即使早已退居二线,戚发轫依旧时刻关注着航天事业的发展。

  不仅仅是他,93岁的中国卫星事业奠基人孙家栋、90岁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这些曾见证中国航天事业启航的老一辈科学家,即使步履渐渐蹒跚,仍然热忱地注视着中国航天事业每一个前进的脚步。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飞天,戚发轫在现场见证火箭发射,他的眼眶一度湿润。

  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任务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成功出舱,王永志把这则新闻看了一遍又一遍。

  2022年4月8日,在家度过93岁生日的孙家栋,仍然惦记着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快回来了”的消息……

  转眼间,又迎来神舟十四号飞船出征。电视新闻里,航天员敬礼致意,长征火箭尾焰点燃,指挥大厅切换成发射成功的大红屏幕。

  看到这一幕幕,或许老一辈科学家们会忆起往昔——那些对着数不尽的图纸、装备埋头奋战的日日夜夜;那些站在发射架前、坐在指挥大厅里,见证过的一个个历史瞬间。

  浩瀚太空,早已停止工作的“东方红一号”卫星,仍然围绕着这颗令人迷醉的蔚蓝星球运行。它宛若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抹星火,照亮了中华民族仰望星空的视野,点燃了中国航天人飞向太空的梦想。

  1970年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荒凉戈壁,“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这里放飞升空。

  这一年,负责卫星总体设计工作的孙家栋41岁,参与卫星研制、身为“东方红一号”任务“十八勇士”之一的戚发轫37岁。

  这一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后来,这一天也被定为中国航天日。

  2020年4月23日,中国航天日前夕,习主席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信中提起:5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在陕北梁家河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

  当太空中响起《东方红》的悠扬旋律,中国人的飞天之路就此启程。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921工程”立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这里开始正式书写序章。

  59岁的戚发轫迎来新挑战:搞过导弹,搞过运载火箭,搞过卫星,如今要研究载人飞船,他得从零起步。神舟载人飞船有十几个分系统,数以万计的零部件,他不仅要带领工作人员克服大大小小的困难,还要承担关乎航天员生命的巨大压力。

  还有一年就要退休,接不接这副重担,戚发轫犹豫了很久。最终,他做出了抉择:“只要国家需要,我服从组织安排。”

  “不仅是我个人,几个副总师都跟我差不多年纪。”回忆起当年,戚发轫不无感慨。起步晚,基础薄,鬓发斑白的总师“挑大梁”,是当年中国航天战线的寻常一幕。

  “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追赶。”这一年,60岁的王永志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追赶的脚步,一刻未停。

  向着目标进发的攻关过程中,王永志力主采用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方案,主持设计出能满足多种要求的载人航天飞行轨道;在设计和制造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戚发轫和同事们直接研制国际先进的第三代载人飞船,航天员返回后让轨道舱留轨工作半年,成为中国航天独创……

  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神舟五号实现首次载人飞行,许许多多的中国航天人,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不知疲倦地奋斗了11年。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上天。飞船发射前3天,恰逢王永志的生日。飞船发射成功后,大家又为他过了一次“生日”。“这是航天事业赠给我的最有意义的‘生日蛋糕’!”王永志说。

  20多天后,王永志来到老师钱学森家中,为钱老庆贺88岁生日。在众多礼物之中,钱老唯独拿起王永志送来的礼物,端端正正摆在书架上。

  钱老满目欢喜地认真端详——那是一艘神舟飞船的模型。“这件礼物,我最喜爱。”这位“两弹一星”元勋发自内心地说。

传 承

梦想接力燃烧,为中国航天不断续航

  “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已经越来越不紧张了。” 回忆往事,戚发轫还记得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时的焦灼:“杨利伟首飞那次,每个航天人都像拉满了弦的弓,紧张得随时可能绷断。”

  2003年10月15日,这是被中国人铭记的一天。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浩瀚太空第一次迎来中国人的身影。航天员杨利伟向地面报告“飞行正常”,太空中第一次传来中国人的声音。

  “别人看来,这一历史在我们手中创造。实际上,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戚发轫心中,如果没有航天前辈们铺路,就不会有他们今日的成功。

  2004年,年过七旬的戚发轫终于卸下重担,时年42岁的张柏楠接任他,成为飞船系统的新任总设计师。两年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成功,周建平接任王永志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1957年出生的周建平回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上天,我当时小学尚未毕业,印象最深的是‘东方红一号’播放的乐曲,百听不厌。这对我后来选择航天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有直接影响。”

  一代人启迪一代人,一代人鼓舞一代人。航天人的接力从未停止,梦想的力量在燃烧续航。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珍贵而美好的传承。

  时间和任务自然而然地轮转,老一辈航天人渐渐退居二线。50后、60后、70后的航天专家,逐渐成为飞天之路的铺路人。80后、90后的年轻人慢慢成为中坚,成长为新生力量。

  翻开尘封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末,酒泉基地,鬓发斑白的基地领导顶着瑟瑟寒风翘首以待。当前来援助的苏联火箭专家走下飞机,这些曾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将军们不禁吃了一惊:“这么年轻!”

  谁能想到,半个多世纪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培养出一批“跨世纪”的人才。这些航天人才,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具年轻活力的“宇航之鹰”。

  神舟十二号任务发射指挥现场,人们记住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容易。前来观看发射的戚发轫院士指着她,笑着说:“看见她,就‘容易’了!”

  这位1978年出生的女总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挑起了大梁。许多与她同龄、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的航天人,已成为各系统的顶梁柱。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90后高健那充满活力的“北京明白”,赢得万众关注。28岁的他,已经成为神舟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北京总调度。

  坐在席位上,这位看似平静的年轻人大脑保持着高速运转。每一句口令背后,都是庞杂繁多的资料数据和夜以继日的推敲筹划。

  当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人们从电视新闻中看见了穿着橙色搜救服的开舱手冯毅和苏黎明。两位年轻搜救队员分别执行两次任务的开舱,成为航天员太空归来见到的第一个人。

  此前执行过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共计11次开舱任务的李涛,终于卸下重担,将责任交托给年轻的搜救队员们。

  载人航天工程背后的各系统团队中,许多被看见或没被看见的新一代航天人接过前辈的火炬,接力奔跑在这条遥远而又艰险的飞天路上。

  神舟五号飞天之际,年逾九旬的钱学森一直关注着新闻报道。任务成功后,他第一时间向一线航天人表达了祝贺和赞赏。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满头白发的前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来到垂直转运现场。他站在高耸入云的火箭下,环视现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满怀欣慰。

  52载漫长接力,每一代航天人都坚定地走在前人铺就的路上,每一代航天人身后,都有期待关注的目光。

亮 相

一张张新面孔,不断刷新中国航天事业的青春“封面”

  当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再度登上太空,无论航天员、幕后的航天人,还是热切关注中国航天的国人,都少了一丝紧张,多了一分自信与从容。

  从杨利伟首次飞天在轨飞行的21 个小时,到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常态化驻留6个月,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跨越了19个春秋。

  我们依然记得,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里,杨利伟对着镜头,举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一面蓝色的联合国旗,用中文、英文分别道出问候:“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问好,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

  这是第一次,在距离地面343公里的太空,出现黑发黑眸的中国面孔,传来字正腔圆的中国问候。

  在那21个小时之中,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在太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次”——第一次太空进餐、第一次太空休息、第一次天地通话、第一次从飞船上拍摄地球……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之前,国内大多数普通民众对航天了解甚少。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后,无论耄耋老人,还是垂髫幼儿,几乎无人不知杨利伟,无人不晓神舟五号。

  后来,从神舟六号到刚飞上太空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频次日渐增多,驻留时间一次次延长。就这样,一位位中国航天员踏着坚定的步伐,在浩瀚太空中亮相登场,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在太空中闪耀。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从空间实验室到建立太空家园……有外媒评价:“短短几十年,中国已经从航天领域的‘新手’晋升到‘大师’,这简直是个奇迹。”

  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落地,面对迎接的人群,航天员杨利伟脱口而出:“我为祖国骄傲。”

  神舟六号在轨飞行,航天员费俊龙在太空潇洒地连翻3个筋斗。

  神舟七号任务中,航天员翟志刚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茫茫太空留下中国人首次出舱的足迹。

  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沉着驾驶神舟飞船进行手控对接,打出漂亮的“太空十环”。

  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播下科学和梦想的种子。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首次实现太空中期驻留,叩开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第一次进入天和核心舱,进驻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第一次在轨驻留6个月,创下中国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一位位航天员的面孔从陌生变得熟悉。当年的新面孔成了老面孔,老人又带着新人再度飞天。

  2年之内,3次载人飞行,9名航天员登上中国空间站。如此高的任务频率,如此多的新面孔,让国人振奋之余,也渐渐习惯中国载人航天不断加速的脚步——航天员的面孔代表着中国面孔,他们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青春“封面”。

  当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向苍穹,航天员乘组首次全部由第二批航天员担任。这一次,1978年出生的陈冬已经担任指令长。

  从60后、70后到80后,如同奋战在其他岗位的航天人一样,航天员们同样用一代代人的青春接力,书写着中国载人航天的每一页注脚。

  2020年,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宣告结束。着眼于未来的空间站建设,入选的18名预备航天员中有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4名载荷专家。他们成为中国航天员队伍的新成员,将开启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

  奋斗岁月,弹指一挥间。“921工程”立项之初定下的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规划即将实现,建造空间站的最终目标已经触手可及。

  星空浩瀚无垠,探索永无止境。一代代更年轻的中国航天人,依旧会沿着这条从历史岁月延伸而来的飞天之路奋力奔跑。

  辉煌属于昨天,新的梦想就在前方。

  (本报酒泉6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