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0月27日我国“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为何毛主席总是那么自信?

作者: 济学公共号  更新时间:2022-10-29 07:22:36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李克勤(jixuie)题记: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之后,帝国主义及及国内外反动派一方面恐惧,另一方面又自我安慰地说新中国“有弹无枪”,意指我们只能在固定地点爆炸核弹,而不能用导弹发射原子弹。反动派一贯的毛病就是他们总是低估人民创造历史的力量,他们不可能想到两年后10月27日,我们的导弹核武器试验就成功过了【2】。说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完全说得通,因为毛主席从建党到党建,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3】,不仅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这一命题,大大发展了唯物史观,而且一生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想法说法做法。在老人家带领党、军队、国家和人民团结奋斗实践中,经过一个又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那些想法说法做法,不断得到补充、调整、充实、完善,这就是道器变通之变——那是道器变通之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通——道器变通之魂始终存在——推而行之谓之通——想不通的想法能够逐渐变得想得通,说法说不通的也能逐渐说得通了,做法行不通的也行得通了,这就是觉悟了人民大众的力量,这是“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真实写照。这是毛主席独树一帜的道器变通,称之为毛泽东文化,完全想得通说得通想得通。在这样恢弘的道器变通里面,夺取全国胜利是水到渠成的,抗美援朝取得胜利也是水到渠成的,我国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当然也是水到渠成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当然是水到渠成的。如果你相信唯物史观,你就没有什么想不通的;如果你不相信唯物史观,抱着只有少数英雄才能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那你就不可能看到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那你对新中国的成就总归是会想不通的。

  这是两弹结合的科研人员召开庆祝会的场景。请注意,这里的科研人员不是单纯的科技工作者,而是包括解放军指战员、工人、科技人员在内的所有研制参加者。如此浩大的系统工程,其必要条件是任何一个元素都不能缺少。就人员因素而言,那就是说群众才是真英雄。这并非否定杰出科技人员的作用,而是把他们放在群众中去考察,才能看出其真正的价值。钱学森【4】、邓稼先【5】就是科技人员的典范。

  社会主义大协作,这是毛主席道器变通的特色,用资本主义物质刺激,金钱挂帅的那一套是解释不通的。

  毛主席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道器变通里,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不主张靠物质刺激,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其实这与物质是否丰富无关。也就是说,即使物质丰富了,器层面的物质刺激所产生的的动力,毕竟是有限的,既然是有限的,那么,依靠物质刺激,恐怕就难以保证被刺激的人,能够激发出所有全部力量。毛主席是如何激励革命者和建设者的呢?概括起来说,是在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依靠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也就是在道层面使得人们获得精神上的高度认同,从而激发出组织系统内无与伦比的士气出来,组织里的个人就自然而然迸发出冲天的激情与干劲。【6】

  要想得通,必须看清楚资本主义之道,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道完全是两码事。不区分这两种道的本质区别,只盯着器,那就必然会片面甚至错误理解器的形成过程。因为器是靠人来制造的,而人的行为是靠思想驱使的。人的思想意识是道层面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认识世界,只顾及那些看得见的东西行吗?

  改造世界,只顾及那些看得见的东西行吗?

  为什么要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就是从社会角度来认识存在与意识关系的。

  存在主要指的是看得见那一部分世界因素,而意识主要指的是看不见的那一部分世界。

  唯物史观看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社会存在,从而一切信奉唯物史观的人,才会有人民意识。

  连这样的社会存在都看不到,那还谈什么人民意识呢?除非假装有人民意识。

  这一点,必须在道层面有所领悟。否则,后面的一切就免谈。

  那道器变通之道,形而上者谓之道,是道器变通之根,不能不深悟。

  那道器变通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是道器变通之基,不能不珍惜。

  那道器变通之变,化而裁之谓之变,是道器变通之源,不能不延续。

  那道器变通之通,推而行之谓之通,是道器变通之魂,不能不随身。

  必须郑重强调,作为两弹一星工程里的两弹结合试验,是毛主席亲自领导的,这样的领导为什么不可缺少?

  这里谈一个细节,看毛主席在最紧要时刻如何激励研制人员的。

  影视作品里有这样的镜头,用作解释历史可以说得通:

























  千万不要小看这这简单的一段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科学实验不能没有风险,从主观愿望上讲,人们都希望万无一失。如何处理冒险与可靠的关系呢?

  光有主观愿望——万无一失,不准备付出代价,那只能导致裹足不前。因为不冒风险的科学探索,根本就不存在。

  在最危险最紧要时刻领导者自己能否承受最坏的结果,那是考验其是否真正有担当精神的关键点【7】。

  毛主席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老人家在道层面进入到全心全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境界,他相信群众与相信自己,在道层面达到了通——想得通说得通想得通的境界,所以他带领大家推而行之谓之通——道器变通是水到渠成的。

  象这样的领导者不可能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那样缺乏自信的话。这样的领导者是不会依靠考核别人来推进科研工作的。这样的领导者最严厉的考核是针对自己的,也就是说,他通过战胜自己,而战胜一切困难和危险的。

  要别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那不就是把责任都一股脑推给别人了吗【8】?

  蒋介石常常有那样的说法,蒋介石又有多少成功呢【9】?

  蒋介石不相信群众实质上就是不相信自己,这一点和毛主席正好相反。蒋介石想不通说不通想不通的很多事情,在毛主席这里就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了,这是偶然的吗?

  毛主席在各个历史时期,在最危险的时候,总是抱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情怀,总是相信革命会成功,所以在导弹核武器试验的最后阶段,他就必然会充满信心地重申“我相信会成功”!

  这对于群众会产生怎样的激励呢?

  毛主席为何能够卓有成效地激励象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10】?

  最后再次强调一点,毛泽东文化里的人民群众,指的是所有热爱社会主义的人,包括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

  56年前的1966年10月,新中国成立只有短短17年,我们就搞出了导弹核武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不妨想一想,那意味着什么?

  在地球上,谁还敢欺负我们中国人?

  我们该怎样对待那些创业者呢?我们该怎样对待领导艰苦创业的那个人呢?

  这样的问题是否关乎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