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重上井冈山: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怎么办?

作者:皓月长终公共号  更新时间:2023-07-20 04:19:00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以下节选自《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文章仅作为了解历史,学习交流,仅代表原作者观点,文中背景为1965年。)

  本文内容提要

  这一代不变,下一代、下几代会不会变?有变的社会基础嘛。苏联就是教训。我很担心高级干部中出现修正主义,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怎么办?有没有制度管住他们?

  当然,像“二十三条”讲的,这里绝大多数干部包括党的高级干部还是个认识问题、教育提高的问题。怎样教育提高?现在高干子女特殊化成了“正常化”。这和我们井冈山时期提倡的东西不一样。

  条件好了,共产党掌权了,过去的优良作风还要不要继承?怎样继承?

  过去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要牺牲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会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利用。

  毛泽东说,我离开井冈山已经38年了。这次旧地重游,回忆起38年前的这段历史,心情总是非常激动的。为了创建这块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早想回井冈山看看,一别就是38年啊!我的心情和你们一样高兴、激动,没有过去井冈山艰难的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了。

  毛泽东说,什么事情都是开头难。他讲述了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政变以后的情况;秋收起义的情况;井冈山当年的斗争、生活情况。

  毛泽东说,今天井冈山各方面比起38年前是大不相同了。上山坐汽车,住楼房,吃饭是四菜一汤,穿的是干净、整齐的衣服,真是神气多了,我相信井冈山将来还会变得更好、更神气。但是我劝大家,日子过好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什么是井冈山精神,毛泽东在谈话中说,那个时候,

  “政治上官兵平等,进行民主建军,成立了士兵委员会。赋予士兵委员会很大的权力,军官要受士兵委员会监督,做错事要受士兵委员会的批评甚至制裁。整编前,官兵生活待遇相差悬殊。

  整编后,改成官兵完全一致,军官和士兵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很快使官兵的关系密切起来。”

  这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关系、民主关系。虽然生活相当艰苦,“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穿的是百家衣。自己有什么穿什么,没有统一服装。夜里盖的是禾草,脚上穿的是草鞋。

  有的同志甚至连草鞋都穿不上,打赤脚。上山下山全靠两条腿。所有吃的、用的东西全靠两肩挑”。

  大家是“坚定乐观的”,“红军官兵斗志昂扬,作战勇敢”。“许多同志英勇献身”。

  毛泽东讲了两个多小时,没有人打断他的话。

  据当时接待毛主席的江西省公安厅厅长王卓超回忆:

  主席的谈话是一种漫谈的形式。关于井冈山斗争,主席谈到革命青年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的作用,说牺牲了一大批青年人。他特别提到这么几个人,印象很深。

  第一个是卢德铭。原话记不准确,大意说:井冈山道路的探索是中国革命最关键的一步。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同志牺牲了。他们是一批有信仰有抱负的年轻人。

  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是一个很好的同志,有智慧,能吃苦,在文家市决定进军路线的会上,就是他有力支持我退入萍乡向罗霄山脉转移的提议。他在芦溪一战牺牲了。

  三十一团党代表何挺颖,原是上海大学学生,北伐时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任团指导员。三湾改编任第一团三营党代表,很年轻(1905年生)。

  还有二十八团第一任团长王尔琢,是黄埔一期学生。红四军成立时,王尔琢任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1928年7月打郴州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回到崇义。8月,二十八团二营营长袁崇全和党代表叛变,团长王尔琢前去追赶,士兵们一听团长喊话,跟着回来。

  袁崇全从躲着的寺庙出来,掏出手枪打死了王尔琢,带着几个人逃跑叛变了。当时二十八团第一营营长是林彪,第三营营长是萧克。林彪比较会打仗,被提拔为团长。

  还有张子清,参加过北伐,是秋收起义三团第三营营长。三湾改编时,黄埔一期学生陈浩当团长。1927年12月,陈浩从茶陵率部队没有回井冈山,准备投降敌人,张子清和宛希先坚决反对。陈浩被逮捕后,张子清升任第一团团长。他很会打仗,立场坚定,1928年春下山接朱德的部队,在酃县战斗中负了重伤。那时井冈山医疗条件差,有一点药,张子清都先让给战士用,战士们流着眼泪留给他,他坚决不肯。

  井冈山的官兵关系,比亲兄弟还要亲,还要真。人心都是肉长的。革命的理想使官兵上下一致,整个部队团结得像一个人。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下山,张子清为了不给部队增加负担,主动提出留在山上做辅助工作,调任红五军参谋长。1930年牺牲在永新。张子清是一个非常好的同志,牺牲时也只有28岁。

  毛泽东那天很激动,他说,一回到井冈山,脑子里重现出他们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都是活生生的。他们都是有坚定信仰有牺牲精神的好同志。牺牲时都只有二十几岁呀!

  井冈山斗争说到底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是一场枪杆子青年运动。井冈山斗争高举五四反帝反封建的大旗,进一步反剥削反压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五四青年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井冈山斗争是伟大的,这些为革命牺牲的青年人是伟大的。

  他还说,一想到建立红色政权牺牲了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担心。

  一般党员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权利,你提意见他们不听。

  官僚主义作风反了多次,还是存在,官僚主义思想也比较严重。打击迫害、假公济私、忽“左”忽右、形“左”实右的事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你们知道得比我多。

  报喜不报忧,也是官僚封建东西,做官的有特权、有政治需要、人情关系。县官不如现管,假话满天飞,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蜕化和变质。

  这一代不变,下一代、下几代会不会变?有变的社会基础嘛。苏联就是教训。我很担心高级干部中出现修正主义,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怎么办?有没有制度管住他们?

  当然,像“二十三条”讲的,这里绝大多数干部包括党的高级干部还是个认识问题、教育提高的问题。怎样教育提高?现在高干子女特殊化成了“正常化”。这和我们井冈山时期提倡的东西不一样。

  条件好了,共产党掌权了,过去的优良作风还要不要继承?怎样继承?

  毛主席很强调路线,这点给我印象很深。主席结合当年井冈山的斗争,说了这样一些话。

  他说,路线对头,也会出现打败仗的时候,有时候是敌人太强大,有时候是我们的判断出现错误。不能简单地以一两次失败、挫折来判断路线问题。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我们就会变得比较聪明起来。

  当年在井冈山,开始不会打仗,后来是“十六字口诀”越用越活。战争时期,检验路线正确不正确比较容易,王明说自己的路线正确,根据地是整片整片失去嘛!张国焘说自己路线正确,八万人过了两次草地,大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

  和平时期检验路线正确不正确就要难得多。这个胜仗和败仗,不光看有哪些成绩和错误,还要看举什么旗帜。看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当时我们几个人都感到苏联这样的事情离我们国家、离中国共产党很远。记得主席一边抽烟一边说,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人家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了几百年,比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区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上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帝国主义在能源、资金等许多方面都有优势。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既合作又排挤,怎么可能让落后的中国独立发展,后来居上?

  过去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要牺牲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会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利用。

  主席说,我们要摸索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的一些好制度,好作风。主席像老师考学生一样问我们,井冈山精神是什么?

  我们回答说艰苦奋斗。

  他笑了,叫我们再想想,说艰苦奋斗只是一个方向,只是一点,还差两点,要从制度方向想。

  汪东兴加了一条支部建在连上。

  主席点点头,继续说,在井冈山时,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风,现在比较提倡的是艰苦奋斗,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

  支部建在连上,随着我们掌握政权,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建有党的组织,成为领导机构。党的力量加强了。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治民主,保证我们党不脱离群众,比井冈山时士兵委员会就要差多了。

  全国性的政治民主更没有形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有效的方式,井冈山时期士兵委员会是有很大作用的。

  主席将井冈山士兵委员会的作用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他重新提起《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他写过的话:“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说全国都需要推行政治民主。

  我记得,当时刘俊秀请教主席说:现在工厂都有工会,农村有贫下中农协会,这和士兵委员会是不是差不多的组织?

  主席说:两者不一样。士兵委员会可以监督连长、营长、团长,它有很大的权力。现在工厂的工会可以监督厂长书记吗?谁又来监督我们的市委书记、省委书记?谁来监督中央的领导?

  主席还说,我们这支军队为什么能成为新型的军队,就是在改造旧中国的同时,也改造了我们自己。人的思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井冈山上的袁文才、王佐,就是被改造了过来,为井冈山根据地作出了贡献嘛。

  红军中的不少干部原来是旧军官,一个月拿不少大洋,后来不是心甘情愿和士兵一样嘛。关键还是要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才能官兵一致。一、四方面军会合时,一方面军有一万多人,四方面军有八万人,张国焘说他的人多,队伍要听他的。其实人多人少不是关键问题,要紧的是问题的本质,就是路线正确不正确。

  主席最后总结说,今天的井冈山比38年前是大不一样了。上山有汽车,有楼房,吃饭是四菜一汤,穿的是整齐干净的衣服,和过去是大不一样了。

  将来,井冈山和我们整个国家一样,前程是好的、光明的。现在日子好过了,井冈山艰苦奋斗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这个精神不简单地是几根灯芯。

  (1927年上山不久,毛泽东向大家宣布了一个关于用油的规定:各连及机关办公时,可以用三根灯芯,不办公时,连部只留一根灯芯,供带班、查哨用,大家都严格遵守。)

  主席继续说,我早就说过,绝不要实行对少数人的高薪制度。

  应该合理地逐步缩小而不应当扩大党、国家、企业、人民公社的工作人员同人民群众之间的个人收入的差距。防止一切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享受任何特权。

  苏联修正主义正是由于有了一个特权阶层,把列宁的党变成了修正主义的党,国家也变了颜色。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要在怎样防止特权阶层方面有一整套好制度,要继承井冈山的好制度、好作风。

  井冈山精神不仅仅是艰苦奋斗,士兵委员会和支部建在连上意义一样深远。它们都是井冈山革命精神。

  毛泽东再次谈到干部特权和干部子女教育问题,说现在的干部特权对我们的孩子也有影响。

  他们比一般工农子弟条件优越,别人没有的东西,他们能有;别人不能去的地方,他们能去。他们可以看内部电影。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

  我们的干部子弟中,有些现象令人担心。井冈山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毛泽东为什么这么看重士兵委员会,把它同支部建在连上。和艰苦奋斗同列,其深层的理论意义在于党、政府、军队的权力应该而且可以通过普通群众监督、制衡。

  25日,毛泽东写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一天,毛泽东还对中央常委接见军委作战会议全体同志时指示纪要作了批示。

  5月26日下午,毛泽东在住地附近散步。一面在山路上观看对面群山变幻不定的白云,一面向井冈山管理局的负责同志询问井冈山的建设情况。

  毛泽东说:“中国人民的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没有战斗,没有工作,没有流血,没有牺牲,不去推翻反革命政权是不可能的.敌人的几百万军队,是不会自行灭亡的。”

  晚上,毛泽东又找汪东兴谈话。

  毛泽东说:“这次重上井冈山,往事都想起来了。有些事情还想和你说一说。我们军队里也不那么纯,军队里也有派嘛!军队里有要闹事的,历史上也经常有闹事的。不知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我信。我们军队几十年经常有人闹乱子,闹就闹吧,闹一下不要紧,闹一下就不闹了吧。最大的闹乱子的是张国焘。张国焘说他的人多,队伍要听他的。其实人多人少不是关键问题,要紧的是问题的本质,是你的路线正确不正确。比如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只剩下八千子弟兵,可长征保留革命的种子,后来建立陕甘宁根据地,队伍又壮大了。”

  毛泽东说,“大大小小的事没有断过,井冈山闹过,闽西闹过,赣东北闹过,中央苏区也闹过。他要闹,你有什么办法”。

  27日,毛泽东安排身边工作人员及专列工作人员第二批参观井冈山。毛泽东让汪东兴给党中央、国务院周总理发电报,报告主席平安无恙。如中央有重要文件,可派飞机送往南昌樟树机场,然后用汽车送上井冈山。

  下午3时,中央派人将文件送到井冈山。毛泽东当时正在聚精会神地写诗,《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5月28日上午,毛泽东散步后,回到住所看中央送来的文件,其中有关于苏联赫鲁晓夫下台后的情况简报。

  下午3时,毛泽东找汪东兴商量安排接见井冈山革命老同志,井冈山上的负责同志,宾馆的服务、警卫、医务人员,工厂的工人、山区农民,还有湖南来的送毛泽东上井冈山的同志等。

  29日,毛泽东同张平化、刘俊秀、汪东兴谈话。毛泽东告诉他们:

  “我们已住了一个星期,该走了。”毛泽东听取了关于接见各方面人士的安排情况。毛泽东表示:下午见面,见完就走,不要他们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