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先富们会“达则兼济天下”吗?
封建社会做到“达则兼济天下”没几人,如今做到“达则兼济天下”同样没几人。
当他们形成一个新阶级,我相信“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极少部分人为了自己的良知,为了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为了心安,他们也会做些善事,这值得鼓励。但更多的是富了希望更富,富了希望有权,实现不了就移民。
商人也好,资本家也罢,他们有心或无心,显性或隐性,对普通百姓张牙舞爪。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的资本操作:
脱实入虚,去工业化,发展金融资本,通过控制金钱的流动,制造金融奴隶制。
背后资本控制白宫政客,美国总统也只是资本的代言人。他们当官就是为了发财,通过权力变现,贪污以权力资本化实现。
美国背后的资本还可以控制军队,军工复合体,军队跟资本走,听资本的话。
资本入股投资各媒体,掌控舆论话语权。
通过发动战争转移经济危机,资本在国内过于集中,贫富差距严重,这会引起经济危机,他们可以通过殖民他国转移矛盾,或者离间其他国家相互打起来,自己卖武器转移国内经济危机,美国资本家就是在一战二战中大发横财。
资本家还可以控制医疗、教育、粮食……
他们操控着整个世界,目前很有力量。
再来看看资本背后的贪婪、欺骗和异化!
一、资本商人的贪婪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抗疫时候,核算检测机构“造假门”就是证明。
当然我们同样要警惕官商勾结!
为什么美国麦当劳在高速公路休息区的店,不给加盟,全部由总部直营?
这背后的本质就是资本具有贪婪性。
品牌的出现首先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识别商家所卖的是什么产品,是什么公司,后来才延伸到消费者心理的人格化。但很多人忽略了品牌有一个作用,降低消费者的监督成本。
因为品牌是与消费者进行重复博弈的机制,让消费者有监督自己的机会和权利,产品出事让消费者有惩罚自己的机会。
旅游景点有些店铺有些产品为什么不需要经营品牌?因为很多是做一次性买卖,是一次博弈而不是多次博弈,大部分消费者一辈子就来这消费一次,而且很多时候你不得不在这买,所以他不搞品牌,还屡次出现“宰客”现象。而做品牌是希望消费者多多购买自己的品牌产品,多次消费就会与消费者产生多次博弈。
单次博弈是无法保证诚信的,美国麦当劳在高速公路休息区的店,全部由总部直营。因为高速公路的店往往是一次博弈,一次博弈保证不了产品质量,容易出现问题,出现有损品牌的概率加大。但对于总部来说是多次博弈,所以选择直营。
这背后就是资本本性具有贪婪性,一旦缺乏多次博弈,缺乏监督,他们往往就会“宰乐”。
品牌起到一定的抑制,但如果资本进行或者达到垄断,而且掌握舆论话语权,加上与官僚“合作”,最后一定会放大它的贪婪,会对老百姓张牙舞爪。
如贷款业务,他们诱导人们超前消费,当然,像以前的地主,他们有的手段让你欠钱然后贷款,他们实行高利贷,养着打手,收割底层。
还有近些年出现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金华敌敌畏火腿事件、老坛酸菜事件等等,无不说明资本的贪婪和黑心。
他们是既要,又要,还要,更要,使用一切手段要得更多,欲望不断膨胀,无法满足。
二、资本商人的欺骗
商人或资本家对客户具有双标和欺骗性。
有不少人看不得老百姓对国家有荣誉感,他们不是反对人类具有荣誉感这件事,而是恨国。对于商人或资本家来说,他们还希望人们把对国家有荣誉感这精力转移到对商品有荣誉感。如很多人对苹果手机的虔诚,乔布斯如宗教教主,这就是操控普通人情感,让人们对商品和资本家有荣誉感,因为这样资本家可以获利。
有不少商人看不得有人崇拜伟人,他们其实并不反对个人崇拜,是因为崇拜伟人对他们不利。他们希望消费者崇拜自己,所以频频出镜想做青年们的导师或教父;他们希望消费者崇拜自己的产品,所以把产品人格化,买了我的产品就是代表什么人;他们请明星代言,希望消费者对该明星保持崇拜心理,好让产品大卖。
有不少商人对自己产品出现不好的舆论时,他们认为消费者太不理性了,吃瓜群众盲目相信别人,把坏现象扩大化。其实商家最没脸骂消费者不理性,自己就是经常用一些广告来忽悠消费者。不能自己营销时就忽略自己利用消费者的感性行为,觉得理所当然,而消费者对自己不太理性时就辱骂消费者,实在是双标呀。
很多资本还用消费主义忽悠消费者,比如针对女性,商家造出各种节日(秋天第一杯奶茶),绑定爱情,让女生感性购物。
如资本家对钻石的营销,本质就是一个骗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是资本家推出对消费者进行“洗脑”的广告。
资本家通过长期大量的广告对人们灌输一种认知:钻石很漂亮、很珍贵、很稀缺、很坚硬。把钻石与爱情绑定在一起,把爱情比喻如钻石那样的坚硬,送钻石给女朋友就是一种深爱,而且钻石还会升值。
希望爱情的长久就买一颗吧、爱她就给她买一颗吧、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高贵就买一颗吧、想投资升值就买一颗吧、想让爱情浪漫就买一颗吧。
钻石压根不稀缺,光俄罗斯一个陨石坑的钻石诸量就可以满足人类几千年的市场需求,很多地方也存有钻石,而且钻石也可以人工制造,压根不值那么贵,再说爱情也不能简单通过物品来衡量。经过资本家的广告洗脑,一些女性陷入消费主义中去,放大她们的虚荣心,把爱情物化。
像电影圈,很多人拍不出好作品不自我反省,把责任全部推到审核原因。
这也很有欺骗性,很多人信服这舆论。
我是希望电影多拍点左派类型的电影,但他们希望多拍资本化的电影。
像郭老师批判阿里影业李捷时说:电影业是被电影圈大腕、大鳄们自己玩坏的。你们拍电影夹带私货、歪曲历史、养水军、搞饭圈、搞对赌协议,搞爆款,搞过度商业化,偶像化,去专业化等,现在不过是遭到反噬而已。
资本不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仅不会,还会搞出一套一套的说辞欺骗人。
三、资本商人的异化
《共产党宣言》讲道:“它(资本)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资本的发展异化,会抹去一切向来受到人们尊敬和敬畏的职业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师、诗人都变成为金钱所雇佣的劳动者,它把人性之中神圣的光辉全部都亵渎,而人们也终于不得不用冷冷的眼光去看待人与人的之间的生活地位,以及相互的关系——纯粹的就如同动物一般,只不过在动物的世界,是吃掉对方的躯体,人类的世界,是吃掉对方的资源和人性。
曾举过明星和粉丝被资本操控异化例子:
娱乐圈缺乏监管,必然会出现:
明星逐渐商品化,粉丝逐渐奴隶化。
资本一旦参与而没有限制,就会把一切事物演化为“商品”,包括人们的情感。
光鲜亮丽的明星,多是依附背后的资本,会逐渐演化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商人和导演是这一“商品”的“购买者”。娱乐圈逐渐变成一个出卖“商品”的地方,一方面它对娱乐圈外部推出娱乐产品,供给大众消费,资本方获利,明星也能从粉丝中剥削一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在娱乐圈内部,它也出售精致的容貌和肉体,供给“资产阶级”购买和消费。
而年轻人被资本炒作明星的舆论影响,产生“颜值即正义”的审美观和是非观。
这源自日本漫画《草莓棉花糖》的广告语“可爱即正义(日语かわいいは正义)”,传到国内后,演变为“颜值即正义”。
这种现象流行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媒体追求“流量为王”有着巨大关系。
因为一方面,一些明星作为一种资本的特殊“商品”,看中的就是他们的美貌;另一方面,一个观众要全面了解一个艺人,需要花费很高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但如果只看颜值,其成本会降低,让年轻人沉迷于颜值、肉欲,加上背后设计的虚假人设,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炒红一些明星。
娱乐圈的明星对学生影响巨大,明星之间的粉丝互喷,背后有资本炒作推波助澜;很多明星出轨离婚,败坏道德;很多明星文化水平不高,可又有很多人采访,经常讲些似是而非的鸡汤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明星言行举止宣传着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有些明星为了上位愿受潜规则,这种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年轻人,导致人们对丑陋的容忍阈值会越来越低!
娱乐至上,资本受益最大,明星具有两面性,一边受资本压迫,一边又从资本对粉丝的压迫分到超额的利益。而粉丝只享受到低趣味的追星过程,真正的观众看不到高质量的作品,没背景只想做好演技的演员缺乏上升通道,留给社会的是坏风气。
狂热粉丝把明星捧上天,明明观众才是明星的衣食父母,明星要敬仰观众,可在资本包装下,他们成为了上帝,粉丝变成卑微的下人,制造这种阶层颠倒非常坏。
娱乐圈,我们需要警惕把阶级矛盾转移,警惕把演员商品化,警惕把粉丝奴隶化,警惕是非观颠倒,警惕带坏社会风气。
这只是娱乐圈而已,其他圈同样如此!
警惕资本对人民:贪婪、欺骗、异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