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良:独子政策的祸国大难或许已不可避免

作者:张宏良  更新时间:2016-08-27 11:40:06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8ae0663200f2b0eda429f222788b3497.jpg

  十八届五中全会唯一能载留史册的,就是废除独生子女的亡国政策,这也是习总拯救中华民族的一大决策。当然,五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废除当初邓小平与美国共同制定的这一亡国政策,也是抓住并利用了市场派想把二胎政策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个客观机遇。只是现在废除独生子女政策这个亡国阴谋,或许已经晚了,既便是能够拯救中华民族于不灭,也无法避免30多年独子政策所造成的倒金字塔式人口结构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了。

  特别是在自然资源已经枯竭的情况下,一个青年人头上压着层层老人的倒金字塔式的人口结构,根本无法养活一个民族,中华民族即使不会成为第二个印第安人,其劫难也将会比今天的中东地区更加惨烈。民族竞争,本来争的就是人口和资源,随着人口庞大和资源丰富,谁就必然会最后胜出。可是中国,却是一方面动用国家暴力强制本国节育,实行人类历史上最残暴的节育政策,强制造成中华民族青年人口萎缩;另一方面又同样采取暴力镇压国内工人反抗,以优惠政策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吸引到中国来,持续30多年的掠夺式经营,造成民族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这两方面相结合,最终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亡国大难将不可避免。

  大家看看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人关于独生子女政策必将导致中华民族衰亡的论断,都会知道当年美国操纵北大等中国学界精英,利用邓小平实用主义的野心,把中国推上独生子女这条亡国之路,完全是精心制定的反华灭华阴谋。中国知识分子最龌龊下流的地方,就是30多年来制造了一个所谓“财富都是好政策带来”的最无耻论调。西方和中国精英集团,就是凭借这个论调,借用邓小平之手,把中华民族推入了万劫不复的灭绝深渊。

  其实,随便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财富绝不是什么政策创造的,而是劳动创造的,是毛泽东时代平均一家三四个孩子在改革开放时期都已长大成人后血汗劳动创造的。当时,如果要想这些财富增长得更快,经济运行成本更低,特别是要保证这些新创造出来的财富绝大部分归官僚富豪所有,最好的办法是让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那些青壮年自己不再生孩子,让他们只生产不消费,不仅不让他们生孩子耗费财富,甚至连他们自己的福利保障也要统统废除,这样才能保障经济高速发展,在政治上巩固邓小平的统治,在经济上把绝大多数财富装入官僚富豪和文化精英的腰包,保证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誓死拥护和捍卫邓小平。于是,中国便被他强行推上了这样一条亡国道路。

  如果说最初邓小平是因为狭隘的报复心理而被人利用,并非是主动灭国,但是如果说邓小平直到最后仍然没有意识到独生子女政策是一条亡国之路,显然也并非是事实。只是在家族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选择上,他站在了家族利益的一边。

  回顾中国被推上这样一条灭国道路,不尽让人感叹,世上万法皆空,唯独因果不空。美国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北大一个清华,最终却借北大和清华之手,把中国推上了灭绝道路。当时本来就是依靠谣言起家的邓氏谣言公司,利用北大等精英制造的所谓“错批一个人,多生3个亿”的千古谣言,用国家暴力机关强行阉割了中华民族。如果说在其他问题上,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祸害是个认识问题,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则是贯彻美国灭华阴谋的十足汉奸。道理很简单,美国并没有搞独子政策,欧洲也没有搞独子政策,整个西方国家都没有搞独子政策,如果不是有意识地执行美国的灭华战略,这些全盘西化派本该最反对独子政策才对。可是这些人在此问题上却一反西方道路,把13亿中国人民推入了被强制阉割的恐怖地狱。  

c4c6bc12646d2dd97a12411007556767.jpg

 

  今天活着的人都知道,中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道路,是一条多么残暴血腥的道路。请看下面这些官方公开宣传的口号:"一胎环,二胎扎,三胎四胎杀杀杀!" "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 "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 "谁不计划生育,叫他家破人亡!" "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一人超生,全村结扎!”“喝药不夺瓶,上吊就给绳!”……从这些极为血腥的口号中,人们不难想象那是一个多么残暴可怕的过程!不知有多少妇女如同猪羊般被捆住手脚,扔进拖拉机车斗中拉到医院去结扎,其中甚至有许多尚未结婚的处女。这就是中国历时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人类浩劫,是一场不堪卒读的民族惨祸。

  好在五中全会结束了这场人类浩劫和民族惨祸,但是,我们应该对制造这场人类浩劫和民族惨祸的罪魁祸首进行追惩,对造成这场人类浩劫和民族惨祸的根源进行反思,以避免再次重犯足以亡国灭种的颠覆性错误。 2015-10-31

  张宏良微信公众号:zhanghongliang010

d15e9bec2bced4cc256ae3eb602e03b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