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学文 :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清和抵制错误文艺思潮

作者:《求是》  更新时间:2018-07-19 10:13:27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董学文 :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清和抵制错误文艺思潮

f85edfe32a2f734ae83eea871fc69d53.jpg

        进步的文艺思潮是推动文艺健康发展的动力,错误的文艺思潮是阻挡文艺健康发展的障碍。对于错误文艺思潮,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予以清醒认识,自觉地加以抵制和批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确保我国的文学艺术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前进。

当前错误文艺思潮的特点与危害

          当前的错误文艺思潮有的是长期存在的顽疾,有的是新近变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无视价值、善恶不分、行为没底线,用劣币来驱逐良币。对这些思潮的影响,须格外加以抵制,绝不能熟视无睹、掉以轻心。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两种:  

  抽象人性论思潮。这是文艺上的顽疾,长期受到批评,但至今没有偃旗息鼓,且有泛滥之势。文艺当然可以而且应当表现人性。但问题的关键是“何谓人性”,“怎样表现人性”。人性是具体的,其真实本质是在综合的社会属性中展露的。纯粹的肉体属性,不是人的本质。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批评黑格尔时还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鲁迅也说:“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把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观念性和动物性的关系弄颠倒,给文艺赋予纯肉体的性质,否定文艺介入社会和人生的功能,这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抽象地表现人性和人的价值,离开具体的历史境况和社会环境,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抽象人性论,是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文艺的常规症候。它抛却了人性中一切社会、时代、历史的因素,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而孤立地去描写所谓超阶级、超社会、超历史的人,或把人性还原为动物性与生理本能,提倡抽象的“情”、抽象的“爱”,把所谓“人性深度”的开掘变成“性本能”的开掘,这类作品必定迫使文艺进入一条反理性、反艺术的死胡同。  

  不难发现,这一思潮常与“去价值化”、“去思想化”相伴随。有的论者鼓吹文艺创作要“肉身化”、“私语化”、“欲望化”,主张将文艺引向对自然人性的张扬和对感官刺激的渲染;有的作品龌龊不堪,肮脏丑陋,肆意在抽象“人性”中撒欢打滚、乐此不疲。这种害人、害己、害艺术的思潮,我们必须加以戳穿和反对。其实,一切文艺创作都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互动,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本质,提炼生活中蕴含的真善美,从而给人以审美享受、思想启迪和情感洗礼。作品的好坏,从根本上讲,是由它反映与展现的精神和灵魂世界的优劣所决定的。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让文艺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靠拢,不能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  

  隐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变种,它与文艺上“去历史化”、“去主流化”、“去中国化”的倾向密切相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往往是通过文艺作品否认历史规律,否定党的领导,只承认支流而否认主流,热衷个别现象而否认事物本质,孤立地表现历史中的局部失误而掩盖整体,肆意贬损英雄,抹杀先辈功绩,抹杀民族奋斗的历史,消解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所谓隐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则是一种以更具欺骗性、更具隐蔽性形式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它在本质上同历史虚无主义是一样的,只不过改换了手法、改换了策略,变得更加晦涩、更擅伪装、更能迷惑人。隐性的历史虚无主义文艺作品,通常是借“翻案”、“反思”或“还原”之名,将正面的历史空洞化、黑暗的历史漂白化、洁净的历史污秽化。它着意诋毁、任意涂鸦、轻蔑经典,在文艺领域造成极坏的影响。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隐性历史虚无主义作品在散布错误历史观和价值观方面已呈现出一些特点:议题设置得更加广泛,涉及的领域开始向生活底层延伸;手段更为巧妙、含蓄,喜欢以小见大、以偏概全、软中透硬;传播途径和方式多发生在娱乐性或消遣性的网络平台;打着“研究”或“探讨”的幌子,表现出向所谓学术化方向转移的架式。

  比如,有些文章,故意掀起一股“民国热”和“民国范儿”热;有些演出,大肆调侃和消解历史上的红色文艺经典作品;有些小说,把过去的历史处理得浑浑噩噩、善恶不分、面目可憎;有的影视作品,视角倾斜,美丑翻转,嘲笑英雄、揶揄时代、奚落历史;有些论文,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的所有发展进步一棍子打死。凡此种种,都说明隐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领域是无孔不入的,它消解人们的正确认识,吞噬人们的理想与信念。  

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战胜错误思潮

    错误文艺思潮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多方面的背景和原因,但归根结底是由于疏离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造成的。如何克服和抵制错误文艺思潮的侵蚀与影响呢?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那就是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两条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文艺开出的健体强身、抵御各种错误文艺思潮的有效良方,也是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指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旗帜鲜明地指出和分析了文艺领域存在的各种弊端和消极现象,对妨碍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繁荣的错误思潮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他说“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要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创作中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这些分析和批评,是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实事求是面对问题、深入细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典范例,更是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辨析错误文艺思潮的有力武器。  

  针对“去思想化”、“去价值化”的错误思潮,他指出:“对文艺来说,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关在象牙塔里是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的。  

  对于文艺上虚无历史虚无英雄的思潮,习近平总书记也发出了有力的抨击之声。他指出,在某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文化“垃圾”。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他殷切期望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要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要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能做亵渎祖宗、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他还明确讲到,对待历史须有史识、史才、史德,“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他们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要增强文化上的自觉和自信,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只要我们把各种错误文艺思潮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加以对比,就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是最符合艺术规律的科学真理。要想认清各种错误文艺思潮,我们就得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个分析问题的显微镜和望远镜。要想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不被各种错误文艺思潮所左右,我们就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解决文艺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化解矛盾的能力。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只是意识形态说教、已经“陈旧”、“过时”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它只会给各种错误文艺思潮留下钻空子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就给了我们战胜各种错误文艺思潮的法宝。 

  同时,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本质要求,因为唯物史观始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才能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家才会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作品才不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才会对抽象人性论、隐性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影响产生强大的免疫力。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有正确文艺观的指导,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中,将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怀有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这才是决定文艺创作命运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