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修建宫殿所用的木材和地面铺设的金砖,都是通过大运河运来的。李韵摄/光明图片
紫禁城大殿前的丹陛石,使用的汉白玉是用“旱船滑冰”的方法运输进京城的。李韵摄/光明图片
【你不知道的紫禁城】
两千余年来,大运河以其沟通南北、漕运货运的强大功用,孕育了沿岸各城市文化。对于终点北京、对于紫禁城来说,尤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建造紫禁城的许多建筑材料,都是通过运河运到北京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整座北京古城都是从运河上漂来的。
中国的传统建筑主要以夯土墙、砖石墙和木结构为主体,因此砖瓦与木料用量极多。紫禁城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所需土木石材数量之巨,可想而知。南方的木、北方的石,来自五湖四海、精挑细选出来的珍贵建材,经由大运河汇集京城,再由成千上万的工匠用智慧凝聚成了紫禁城。不可想象,如果没有大运河,就地取材建成的紫禁城会是何等样貌。
在明初修建紫禁城时,备料工作持续了近10年,各地的石料、木料被采集、输送到北京后,现场施工才大规模地开始。把备料和施工加在一起,前后历时13年,紫禁城方才建成完工。
紫禁城的营造用材中,最难采集和运输的首推石料。比如天安门前的华表,金水桥及紫禁城各大殿台基、石阶、护栏和各种雕饰等,都是用汉白玉制作的,石料用量非常大。汉白玉这种白色石料的产地多集中在北京西南郊的房山、门头沟等地,花岗岩则来自离北京200千米之遥的河北曲阳。在明清时期,远距离运送巨大而沉重的石料确非易事。于是聪明的工匠想出了“旱船滑冰”的办法,即在沿路打井,取井水泼在地上,结成冰,再将石料放在冰上,以人力拉拽前进。这虽然不是运河运输,却也是仰仗“滴水成冰”的特性,堪称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的智慧。
故宫三大殿南北两面都有巨大的丹陛石,这些丹陛石都由汉白玉雕刻而成。其中保和殿后的丹陛石由整块巨大的汉白玉雕刻而成,长16.75米,宽3.07米,厚1.70米,重达250吨,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也是中国最大的一块。上面刻着九条吞云吐雾、威严赫赫的神龙,石雕下端雕有五座流云水纹的宝山,石雕周围刻有精美的花纹,被称为“云龙石雕”。这块前所未有的宫殿用巨石料,从开采到运送进京城,耗费了极为庞大的人力物力。仅仅是从山中开采这一项,就征用了1.6万人。在运往京城的漫长道路上,官府更是动用了两万余民工、千余头骡子。运送使用泼水成冰道的方法:每一里挖一口井,沿途共打了140多口井。隆冬严寒时从井中汲水,泼于路面,形成厚厚的冰道,再用粗大的绳索在冰道上拖曳巨石前行。就这样一路喊着号子,用了28天才将巨石运到京城。
紫禁城宫殿所用的木材,均木质优良、不易变形和开裂、易加工、耐腐蚀,而且体量巨大。与产自北方的石料相比,巨大木料的运输过程注定更加曲折。这些珍贵名木大多产自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中,经过千辛万苦才能砍伐、运输到山沟,再编成木筏,等待雨季涨水时推入江河,沿流北上。这些用于建造紫禁城的名贵木材被称为“皇木”。皇木在沿路有官员值守,从不同的砍伐地点到北京,短则两三年,长的要四五年。有些木料在长途运送过程中不慎滑入漩涡,年深日久,便能形成所谓的“乌木”。比利时耶稣会士金尼阁整理翻译利玛窦的意大利文日记而成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曾提到过紫禁城宫殿建筑修缮所需木材的运输方式。书中说,人们通过运河把大量的木料运到京城,用于皇宫的建筑和修缮。运河沿岸几千名纤夫步履艰难地拖着一根根大木扎成的木筏,后面还拖着其他木料,如长蛇一般。有的木筏甚至长达1千米。纤夫们有时一天要走5千米路。木料来自中国遥远的四川省,运到京城有的需要两三年,每根大木要耗3000两银子。
在北京通州至今尚存的砖厂、皇木厂等地名,就是因储存“金砖”、皇木等建筑材料而得名。通州张家湾镇皇木厂村还遗留着几十块重达数吨、甚至数十吨的花斑石。通州三教庙还陈列着从运河出土的十余米长的千年皇木。
(作者:单霁翔,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