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戈壁闪光

作者:兵团日报  更新时间:2021-04-13 08:36:02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杨永青(左二)与连队干部一起规划农业生产。据本报资料库

杨永青(左)接受兵团网记者采访。 据本报资料库

  3月30日,记者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看到,一张泛黄的录取通知书静静地躺在二楼的展柜里。通知书上写着:“杨永青同志:根据你的志愿和条件,已经新疆建设兵团招收工作组批准,特向你致以热烈的祝贺!你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愿去新疆参加生产建设,这是革命的行动,进步的表现,希望你去新疆以后,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发扬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积极劳动,努力学习,不断提高阶级觉悟,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为建设祖国的边疆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这张录取通知书,正是杨永青在兵团奉献青春的开始。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成了她记忆中最宝贵的财富。

  1941年7月,杨永青出生于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的一栋小楼上,那是上海市中心的一座老房子,也是她童年成长的乐园。

  1964年3月,上海市广泛动员社会青年支援边疆,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杨永青所在单位也进行了动员,希望职工把自己在家没有工作的子女送到兵团。一天晚上,杨永青思考再三后,写了去兵团的申请书。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她并没有将报名的事告诉家里其他人。

  1964年5月,录取名单公布,榜单上却没有杨永青的名字。当晚,她用剪刀割破手指写了血书:“冲破万重关、创业在新疆,一心为革命、誓死不回头。”并写了第三封申请书,送到徐汇区的兵团招生处。几天后,杨永青终于如愿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她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到街道领取了黄军装,穿上后对着镜子照了又照,心中无比幸福。

  后来,远在香港的父母得知了杨永青申请去兵团的消息,给她寄来了一封信。父亲在信中写道:“新疆风沙大,冬天太冷。只要你放弃去兵团,我就让你来香港,或者去日本学习无线电技术。”杨永青给父亲回信说:“父亲,今天的新疆已经不是当年的新疆了,新疆变化很大。我经过劳动、锻炼,身体会更好。”

  1964年6月30日,杨永青和300多名青年乘火车出发,7月6日早上到达乌鲁木齐。杨永青被分到了石河子总场一分场上海青年连。在这里,12名上海青年在老战士的带领下,正向苇湖进军,要开出2700亩冬麦地来。拖拉机开足马力,把苇湖滩犁翻,大家跟在后面,把苇草根拾掉,集中起来运出地。杨永青起初觉得这活儿挺轻松,但不一会儿手也酸了,腿也软了,太阳越照越热,汗水沿着眉毛、鼻子直往下淌。她有生以来还从没流过这么多汗,精疲力尽回到住处,她心想:“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第二年,杨永青凭着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被评为“五好工人”。

  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来到石河子垦区,在石河子总场亲切接见了干部职工和上海支边知识青年代表。周总理向知青代表一一询问姓名、年龄、家庭和文化程度。当听说杨永青父母在香港时,周总理鼓励她说:“噢,你来得不容易啊,他们在那里,你在这里照样可以独立生活。”杨永青向周总理汇报高中毕业因身体不好,没有考大学。陪同周总理视察的陈毅副总理说:“农场就是大学,是劳动大学。”

  在接见知青代表时,周总理发表了影响一代青年的重要论述:“一个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前途是可以选择的。”给当时那些出身不好的青年很大鼓舞,坚定了他们留在兵团的信念。

  转眼到了1972年,杨永青的丈夫带着儿子回到内地工作,杨永青则带着女儿留在了兵团。杨永青的丈夫多次劝她调回内地,但杨永青想到周总理的话,想起当年留在兵团的决心,于是,给丈夫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丈夫:“新疆需要我,兵团更需要我,我不能回去,希望你能回到新疆工作。”1977年年初,杨永青的丈夫带着儿子回到了新疆。(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