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三大痛点!

作者: 李太云  更新时间:2025-04-03 08:01:19  来源:李太云说公众号  责任编辑:复兴网

  (一)三大痛点

  (1)民间中医无证行医。由于没有纳入国家统一管理,这个数据无法准确统计。我们经过反复抽样调查和大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前中国大约至少有90-135万民间中医,其中大约至少有80~120万民间中医是属于无证行医。因此,这是目前民间中医群体最大的痛点。

  (2)人民需要更好的中医。国家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以来,公立医院的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缓解,人民的医疗费用依然高企,而且众多患者的病痛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公立医院越建越多,床位越来越多,医生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的问题却迟迟不能解决,反而患者也日益增多、发病率不降反升、疗效差强人意,这些社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和反思。人们可能早已发现,现代西方医学和体制内中医并不能解决所有健康问题,因此才会四处寻访民间中医,才会对民间中医有巨大需求。

  (3)国家养老与医保困局。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责,国家养老和医保面临困境,亟待解决这一潜在的巨大的社会问题。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认为,国家及时将民间中医纳入法律管辖范围,并制定相关配套的有效监督管理模式,已迫在眉捷。

  (二)四大问题

  (1)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医学界,存在三种医学:现代西方医学、体制内中医、民间中医,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否定的事实。但是当前的司法体系和行政管理中,有意忽视民间中医群体,变相打压迫害民间中医从业者,这一做法有违医学发展规律,有违医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事实上剥夺了人民群众自由择医的自由。

  现代西方医学在科学研究和外科手术方面确有其优势,但是这并不妨碍传统医学按照自身规律发展,并不一定非要将传统医学改造成与现代西方医学一致,或用现代西方医学来考核、评价传统医学。

  按照《中医药法》第三条,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法律明文规定传统医学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为此要求各级部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为何又以西方医学的标准和制度来要求和约束中医药的发展?

  (2)民间中医面临的问题

  民间中医缺乏法律保护。无法是《医师法》还是《中医药法》,都没有给予民间中医相应的法律地位,没有承认民间中医的法律主体资格,有意忽视这一庞大群体的存在,导致基层相关部门在行政综合执法或司法实践中,选择性执法,造成打压、迫害民间中医的冤案频发。

  民间中医取证困难。民间中医无证行医被认为是非法行医,而民间中医想要合法行医,只有参加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一途;但是参加确有专长考核的前提是“合法行医”五年以上。如此混乱而自相矛盾的要求,让民间中医取证合法行医变得异常艰难。

  传统医技药方传承面临散失之虞。很多年迈的民间老中医将自己掌握的特色有效医技药方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因为非医学专业的年轻人不敢去学习传承这些技术,因为他们一样会面临“非法行医”的囧境,而医学专业的年轻人则不屑于去向“非法行医”的民间中医人学习。

  (3)人民的需求问题

  新冠疫情以来,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期待不断提升,但是体制内的院校派中医明显无法满足人民的期待。患者因为不了解民间中医、没有途径认识和选择民间中医,或者因为民间中医不能报销医保,而选择了公立中医院,但是中医院事实上西医院没有本质区别。

  中医是古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它原本存在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之中。而现在,中医被西方医学逐渐和平演变成了实验室医学,人民想看中医就必须去医院,这是有违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

  (4)国家财政面临的问题

  老龄化问题已经不可逆的摆在了所有人面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国家养老和医保支出的巨大困境暂时还找不到解决出路。而民间中医合法行医之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此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立即成立专注于协助国家解决民间中医和人民需求的民间中医协会,补齐当前中国医学、基层医疗卫生的最后一块短板,协助各级中医药管理局解决民间中医合法行医、民间医技药方合法传承应用等问题,推动中医生活化,让老百姓人人都能学习和使用中医,为国分忧,为民省钱,为患者谋健康,共同努力夯实全民健康基础,推动实现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间中医李太云,2025年4月2日于泉州中约堂中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