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黄花分外香 ——谈毛泽东在井冈山、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诗词

作者:党史网  更新时间:2017-08-02 14:20:26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c0fd3bbe581faada8461fdeeee9ae010.jpg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挺进井冈山。从此,在湘、赣、闽等地区,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10月到1934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中央革命根据地战斗了整整七年。这七年光阴,在毛泽东光辉战斗的人生历程之中,在中国共产党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当中,都具有不同凡响的特殊意义。

  在这一时期,面对着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忧伤、斗争的艰苦以及胜利的喜悦,百感交集,诗兴勃发,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等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堪称是他一生当中诗词创作的高峰期之一。

  从书生意气到文人统兵

  1927年,是毛泽东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井冈山,是毛泽东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地,是培养他军事才能的最初摇篮,也是他成为马背诗人的难忘起点。

  1927年以前,毛泽东做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甚至曾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湖南新军中当过半年兵,却从来没有做过军事工作。然而,“霹雳一声暴动”的秋收起义,使毛泽东的个人角色和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转变,穿长衫的他成为一个带兵打仗的军事指挥者,成为一名用枪杆子改写中国历史的叱咤风云的军事战略家,领导着中国工农红军建立了一个新中国。

  井冈山,成为毛泽东率领“霹雳一声暴动”的工农革命军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西江月·秋收起义》开始,毛泽东告别了纯粹的“书生意气”,不再是单纯摹景抒情,他的诗风转入纪实,走向战争。

  战争,在毛泽东笔下,不再是想象中的场景画面,而是他的生存状态,“旌旗”“鼓角”“围困”“壁垒”“炮声”“敌军”“突变”“开战”“战地”“行军”“命令”“席卷”“风烟滚滚”“枪林”“横扫千军”“鏖战”“弹洞”等,这些用于描写战争场面的常用词汇,开始在毛泽东诗词中频繁出现。诗词成为他领导的战争风云的真实写照,成为讴歌中国革命和战争的“史诗”。

  1965年,毛泽东回到阔别38年的井冈山,“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可谓是百感交集。他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诗词作品反映的大小战役,除《西江月·井冈山》所描绘的黄洋界保卫战他本人没有参加外,其余全是他的亲身经历。这些作品向人们介绍了革命形势的严峻和战争风云的艰险,如“秋收时节暮云愁”“敌军围困万千重”“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尤其是“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这两句的表达方式,不免使人想起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句连用四个地名,传达出杜甫返回家乡的狂喜心态。而毛泽东的诗句连写三个地名,紧接着出现三个词组,既化抽象地名为具体形象,又使景物描写有了具体位置,三个地名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足以显示中国工农红军行军之急、征程之难、进军之险。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充满了众志成城、智退敌军的轻松与幽默。“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反映出毛泽东准确判断形势,利用蒋桂军阀混战之际,在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地带,艰苦转战,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战略眼光。这是继开创井冈山根据地之后中国革命的新的飞跃发展。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描绘出一幅红军队伍威武雄壮的雪里行军图,点出了这次出征的方向是风雪弥漫的赣江地区,因为红军此行意在“夺取江西”,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权。“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奇突不凡,直截了当,如一声霹雳,既明确表达了红军出征的时间和目的,形象地描绘了红军行动的气势,同时毛泽东这位胸中自有百万雄兵的革命领袖和军事统帅的高大形象也跃然纸上。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是大气磅礴的战歌。红军埋伏于深山密林之中,加以云雾缭绕,犹如藏龙隐豹,令人莫测,龙冈战役大获全胜,活捉敌军师长张辉瓒。第一次反“围剿”是红军由游击战发展到运动战战略转变中,首次取胜的著名战役,也是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作战方针,以弱胜强的一次歼灭战。诗人以词记事,一次规模很大而又复杂的战役,只用寥寥数语,抓住特征,大胆取舍,就写得有声有色。“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三句话如狂潮奔涌,排山倒海,点明了红一方面军第二次反“围剿”战役的时间和空间跨度,点染了战地山河的壮丽景色,概括地描绘了在辽阔的战场上红军远程突击、连续作战、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大无畏气概。“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当年消灭赣军刘士毅部是朱毛红军1929年离开井冈山、向赣南出击以来所取得第一个重大胜利。诗人描绘那一场决定红四军命运的“鏖战”之“急”时,全然不用正锋直进之法,而是避实就虚,腾挪跳跃,呈现战场附近村庄墙壁上犹存的累累弹痕,让人由弹痕去想象当年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白热化战斗。

  从这些诗词中可以看出,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巩固的军事斗争中,毛泽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初步形成了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创造了一个个战争奇迹,但他还是说自己不大懂军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我不是个武人,文人只能运用笔杆子,不能动枪。”也就是在这时,毛泽东一生仅背过一次枪。在“朱毛”会师大会上,身兼师长的毛泽东挎上了一支匣子枪,并说:“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会师仪式结束后,他就把枪交给了警卫员,从此再也没有挎过枪。然而,中国革命把这位气吞山河、纵贯古今的诗人造就成为中国人民军队的伟大的军事统帅。

  从落脚井冈到武装割据

  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只抓民众运动,正如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中所指出的:“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不成功,共产党“专做民众运动”也不成功,结论只能是“军事运动”与“民众运动”相结合。

  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并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同民众运动相结合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始了我党工作重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实行了由对城市进攻转到向农村进军的战略转变,这代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方向。

  《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所有诗词当中最早最直接颂扬革命的作品,堪称千秋暴动第一诗,言革命宏志,咏革命豪情。“军叫工农革命”,而不叫“国民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而不标“青天白日”,十分直白晓畅地颂扬了秋收起义的革命性质。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起义军破天荒地使用了“工农革命军”的番号,第一次打出了绣着“镰刀斧头”的红旗,象征着工农联盟,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武装暴动的序幕。工农阶级从此有了由自己的兄弟组成、真正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子弟兵!正因为如此,《西江月·秋收起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诗词作品中,“工农”和“红旗”成为两个使用率非常频繁的特殊语汇。二者既体现着中国革命的主力大军,又昭示着中国革命的目标方向。

  毛泽东就是凭着这样一支工农革命军首先在井冈山立稳脚跟,然后向赣南、闽西迅猛发展。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打破反动派军队重重围剿,队伍不断壮大,并创建了一块疆域5万多平方公里、28个县境、250万人口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十万工农下吉安”,表明了古田会议后工农武装初次军事行动排山倒海的气势。“百万工农齐踊跃”,是革命队伍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的写照。“唤起工农千百万”,反映革命军民奋起抗敌,势不可挡,显示了革命战争战无不胜的巨大威力。

  毛泽东总结各地特别是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从理论上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即“工农武装割据”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他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了中国国情,认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势必造成由各个帝国主义支持的各派军阀割据和白色政权之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这就势必削弱白色政权的统治力量,从而有可能在其统治薄弱而我党有群众基础的地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于是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得出结论:“我们只须知道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不断的,则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并且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

  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独立自主地探索着中国革命的道路,而且义无反顾地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高举革命的红旗,捍卫革命的红旗。而作为这种革命生涯的直接反映,“红旗”在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根据地时期的诗词作品中,多次出现,成为他反复吟咏的重要意象。“红旗跃过汀江”,“风展红旗如画”,“风卷红旗过大关”,“赣水那边红一角”,“不周山下红旗乱”。就是在其他时期的毛泽东诗词作品中,“红旗”也是屡屡用之,如“红旗漫卷西风”(《清平乐·六盘山》),“红旗卷起农奴戟”(《七律·到韶山》)。“红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既代表着红军,代表着红色政权,又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村包围城市为根本特征的革命道路。毛泽东一生伴随着红旗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红旗就是他的生命。毛泽东有关红旗的诗句豪壮雄浑,热情奔放,风格多样而又独特,浸透着毛泽东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

  从三落三起到逆境超越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毛泽东作为中国20世纪的三大伟人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但是,在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之前,毛泽东在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中因受到以“城市中心论”为特点的“左”倾路线的打击而遭遇过许多的磨难和坎坷。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主要是三次‘左’倾路线时期,给我的各种处分、打击,包括开除党籍、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赶出红军等,有多少次呢?记得起来的有二十次。”具体说,毛泽东一生中曾经经历“三落三起”,并且都集中出现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

  尽管连续受到错误打击和排挤,毛泽东始终坚信马列主义,忠于人民,坚持共产党的党性原则,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依然一心想着党和红军的安危,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根据地时期创作的诗词中,《采桑子·重阳》《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生动展示了毛泽东身处逆境而又百折不挠的伟人风范,谱写了旷古绝伦的革命人生的壮美颂歌。

  红四军七大之后,遭遇第一次“大落”的毛泽东离开部队前往闽西一边养病一边指导地方工作。1929年9月下旬,红四军攻克上杭县城后召开中共红四军八大,毛泽东提出“红四军党的是非不解决,我不能随便回来,再者身体不好,我就不参加会议了”。前委给毛泽东以“党内警告”处分,毛泽东只得坐担架赶到上杭,但已错过会期。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继续治病,住在临江楼。《采桑子·重阳》就是毛泽东在重阳节之际的感怀之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毛泽东以唯物主义者的艺术眼光,把握到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法则,既非哀叹,亦非悲歌,而是蕴含着深邃的人生感悟,更寄寓着革命者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吟秋赏菊,是千百年来诗人们吟咏的传统主题。毛泽东笔下的“战地黄花”见证着工农革命的波澜壮阔,特别是他把初稿中“战地黄花不用伤”改成“战地黄花分外香”之后,更是把对菊花的抚慰规劝提升为充满激情的赞美称羡,表达了在革命战争环境下观赏馥郁芳香的菊花的特殊感受、镇定闲适和对人民革命战争的由衷赞美。“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没有悲天悯人,悲秋伤己,消极失落,不像秋瑾那样充满“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叹惋愁绪,而是描写秋风扫荡酷暑、涤荡尘埃的威力,也隐隐透露出诗人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面对秋景,诗人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去感伤严寒的冬季将至,却超越自然憧憬着明媚的春光,热情讴歌壮美的革命人生,深蕴着诗人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

  《菩萨蛮·大柏地》和《清平乐·会昌》都是毛泽东在遭受人生第三次“大落”时的作品。大柏地是离江西瑞金县城北60里的一个小镇。1929年1月,为开辟新的根据地,朱毛红军主力由井冈山向赣南进军,2月10日至11日,在大柏地设伏击败尾随的国民党军刘士毅部,歼敌近两个团,这是朱毛红军离开井冈山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1933年夏,正值蒋介石部署对中央苏区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大“围剿”,已被调离军事领导岗位,专任政府工作的毛泽东到宁都视察工作,在返回瑞金时途经大柏地,回想起当年战果辉煌的大柏地战斗,面对自己军权旁落,想到眼下根据地面临的严峻形势,触景生情,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是“古战场”的凭吊之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首句七字珠联璧合,节奏短迫,横空出世,突兀奇妙,下句愈出愈奇,将彩虹比作“彩练”,一个“舞”字独具匠心,使原本静态的彩虹灵动起来。“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雨过天晴,山林如浴,草木郁郁葱葱,使人想起李大钊在白色恐怖时期东临碣石所写的《山中即景》的诗句:“是自然的美,是美丽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云在青山外,人在白云中。云飞人自还,仍有青山在。”显示出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怀,给人以“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的启迪。“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诗人回想起当年辉煌战事,深感这个景色美丽宜人的根据地来之不易。“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根据地更加美丽壮观。毛泽东不因战争的破坏性而叹息,却着眼于革命战争能够摧毁一个旧世界,催生一个新世界,这就是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争观。处在逆境中的毛泽东在困难中看到光明,表现出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和对革命美好前景的坚定信念。

  《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在长征前夕作的,是他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创作的最后一首词。毛泽东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

  1934年4月至7月,毛泽东由瑞金到达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搞调查研究和指导地方工作。“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天刚蒙蒙亮,毛泽东携战友就兴致勃勃踏上登山的路。“踏遍青山人未老”,心情郁闷的毛泽东意志上始终没有消沉,依然在不辞辛劳为革命事业而四处奔波,豪情未减,青春犹在。但不可否认的是,“踏遍青山”的孤寂身影也难以掩饰毛泽东胸中的愤懑无奈。如果此时的毛泽东能够在军事指挥所调兵遣将,而不是“踏遍青山”,红军的命运不会是濒临绝境,根据地的命运不会是丧失殆尽。字里行间不难品味出唐朝诗人彦谦在《道中逢故人》的感伤:“愁牵白发三千丈,踏入青山几万重”。毛泽东把自己的惆怅埋藏心底,正如清朝沈德潜所云:“转作旷达,弥见沉痛矣。”

  “这边风景独好”,不仅仅是对会昌景色的欣赏,更是对革命根据地的深情赞美。“这边”的根据地充满希望,“那边”的白区天昏地暗,两相对照更显出根据地的无限美好。革命根据地承载着毛泽东的奋斗与探索、理想与追求,而一想到由于“左”倾路线错误致使根据地日渐丧失,毛泽东又怎能不痛心疾首,忧心忡忡。“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心情沉闷的毛泽东依然“心潮逐浪高”,视通万里,他把看不到的“远景”融化在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眼光之中,诗人的心情也随着眼界的无限开阔而豁然开朗,体现出博大的胸襟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总之,毛泽东处在逆境中所写的《采桑子·重阳》《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三首词,所传达出的情感和作者的处境呈现出一种矛盾状态,现实中屡屡受挫的毛泽东在诗词作品却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乐观积极、信心百倍的阳光心态,恰恰是他成为一代伟人的原因所在,也是他之所以人人敬仰的人格魅力。

  毛泽东诗词作为历史的产物,堪称艺术珍品,堪称记载风雷激荡的中国革命历程的史诗,是领袖本人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是一个领袖人物在革命过程中的抒情言志,反映了毛泽东面对严酷的现实斗争所特有的进取心态,也是毛泽东的思想不断升华的映照。这些馥郁时代气息和饱含战斗激情的诗词,激情洋溢,大气磅礴,体现了人民军队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冲锋向前的宏伟气魄,蕴含着深刻的革命哲理和人生感悟。​​​​
党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