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大柏同志图文《七十年代的县委书记》

作者:一兵  更新时间:2017-11-20 16:04:01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c3ee91d1cd1727b07d6899769920dcf4.jpg

摄影/唐大柏 (1973年)

 

  向朋友们介绍著名摄影家唐大柏同志[注]编撰的组图《七十年代的县委书记》。

  当今年轻一代已很少知道我党上世纪70年代县委书记的形象了。当年唐大柏同志做为湖南日报摄影组长,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留下了那个时代县委书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真实记录。2007年,唐大柏同志根据当年到基层采访时的所见所闻编撰了组图《七十年代的县委书记》,这是我们了解当时我党干部形象的宝贵资料。

  组图中表现的三位县委书记的故事都是唐大柏同志在现场随机遇到的真人真事,并未事先安排。这三位书记分别是“晒得最黑的是陈书记”(湖南浏阳县委书记), “跑得最快的是曾书记”(湖南汝城县委书记)与“穿得最土的是刘书记”(湖南邵东县委书记)。毛主席曾经生动地将共产党人比做种子,人们比做土地,他说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每一个地方,都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毛主席党中央为我党制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年的县委书记深入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起到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带头人。上世纪60年代我党出现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到了70年代,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仍然发扬着光大,这在组图中得到了非常生动的展现。这就是当时的党风,是普遍现象。

  我们在照片上看见当年县委书记们参加劳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风范,与当今现实对比,有隔世之感。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若非亲眼见到图片,则会当做天方夜谭。如今“某些”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用最新流行的语言描述就是“钱多、房多、女人多”。面对如此强烈的反差人们要问:——同样都是党内干部,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哩?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所走路线的方向不同。最近的例子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改革开放标兵”安徽小岗村,现任支部书记严德友在公共媒体访谈中公开宣讲“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我党喉舌CCTV也在节目中公开宣称共产主义理想为“乌托邦”(白岩松语)。在这种自私自利思想路线引导下,产生上面讲的那三多——“钱多、房多、女人多”——是当然的结果!

  当今,我党执政的物质条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干部联系群众的模式也可以与以往有所不同。但是当年我党干部那种艰苦奋斗,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则应该保持发扬,这才是我党生命力之所在。  以下请看唐大柏同志的编撰的图文。

 

七十年代的县委书记

图文/唐大柏

 

  在七十年代后,我曾拍过不少县委书记。那时,农村正处在大兴水利、大搞农田建设、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大学、大赶、大超的群众运动中,群众很忙,干部很忙,指挥一个县的县委书记更忙。他们要制订建设规利,要下乡调查,要亲自去作试验田,还要带头到工地参加劳动。有的县委书记长期在农村蹲点,住在农村、吃在农村,和农民一块干活,真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称得上是人民的好长工了。我镜头下的几位县委书记,就是其中的代表。

  晒得最黑的是陈书记  1979年,我拍摄《浏阳河》照片,一路听到很多关于(浏阳)县委陈再仁书记的生活故事。陈再仁是全省优秀县委书记,人民日报曾介绍过他的事迹。人们说得最多的是陈书记艰苦朴素,关心群众。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在收割晚稻的田间碰上了陈再仁书记,那时他正拿着镰刀站在稻田和一位老农交谈,我用望远镜头拍下了。休息时,我冒失地问陈书记:“你为什么晒得这么黑?”他说:“我的脸比较宽,容易显胖,而老百姓最不喜欢肥头大耳的县委书记,尤其是我们浏阳县,是个革命老区,我们教育群众的最好方法,是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为了让自已缩短与群众的差别,我坚持参加劳动,使自已晒得黑一点,瘦一点,能更好地接近群众,为群众办事。现在看来,效果不错,不少群众不叫我书记而叫陈老头了。”他的一番富有风趣的话,弄得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82ea7dfae37dec0794c1352101e30db5.jpg

浏阳县委书记陈再仁

 

 

  跑得最快的是曾书记

 

  1973年,我去汝城县龙虎洞水库配套工程的工地上采访,从车窗里看到一个很热烈的劳动场面,我要小车司机停车让我们下去拍些照片。车停了,我们直奔工地了解情况,正好一对对担土民工朝我们前方跑来,听说他们在搞劳动竞赛,看谁担得重,跑得快,通过跳板不跌倒,就是优胜者。我本能地拿着相机拍下了这一难得的瞬间,当我打听跑在最前面的民工是谁时,大家都咯咯地笑了起来,有位小伙子对我说:“那就是我们的县委书记,怎么样,帅不帅?”我连声说:“帅极了!帅极了!有县委书记带头,难怪工地这样的活跃。”

fb167d53f88eae981ec3b01889504b71.jpg

汝城县委书记曾春桃

 

  穿得最土气的是刘书记

  1973年,我去邵东县采访“农业学大寨”。走进这个县境内就听到巨大的爆破声,闻到浓浓的火药味,到处写着“横下一条心,舍得一条命,石山不炸平,坚决不收兵!”等标语横幅。我准备先找县委书记刘中心了解情况,然后下去拍照,不料刘书记不在,县委办公室的同志接待了我。他们开玩笑地说:“记者要找我们的书记,可不容易,我们的书记叫刘中心,他基本上不坐办公,哪里搞中心工作,哪里最繁忙,他就在哪里现场办公,县委有台旧吉普车他不坐,说下农村还是单车好,车子留着接待客人。”经打听,才知道他在火厂坪公社龙兴大队指挥改造乱石山。我坐着县委的车子赶到了火厂坪公社,可公社办公室的负责人说:“书记来来去去从不打招呼,都是直接上工地,你们去工地找他吧!”后来,好不容易在去乱石山的田野里碰上了他。他留着很深的头发和胡子,穿着一身破旧衣服,肩上挂着一个黄色旧挎包,衣服和鞋子上还有很多黄泥浆,看得出他刚从工地下来。在我的镜头中,他打扮得比当地干部和老百姓还土气。

4485f91c73ee94353d0b31e24b7aa7a0.jpg

邵东县委书记刘中心

 

  网友跟贴:

  马德(2007-01-16 19:12:03):

  70年代我曾经在山西省静乐县县委通讯组工作。有一段时间是跟县长刘三虎下乡蹲点。我们蹲点的村子叫木瓜山。那时蹲点,真是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先说住。就住在一户农民的家。和房东老汉的二小子住一间屋,睡一盘炕。北方农村冬天取暖,全凭这一盘炕,上炕(离灶火近的那头)最暖和,下炕(离灶火最远的那头)最冷。刘书记坚持睡下炕,房东的二字睡上炕,我睡中间。……那时候学大寨,寒冬腊月的要动员群众去搞农田水利。刘三虎县长和我每天早上总是最早来到工地,和社员一样拉车子,抡镐头,手上的裂口一道一道的。当时村里的老乡和县长很熟,开口闭口叫老刘,很少有称呼“县长”的。

  牟树华 (2007-01-16 15:07:43) :

  64年我们这里发大水,我亲眼看到身材不到一米六的县委书记樊林照淌水下乡,路上的水没了他的腰。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水中樊书记的样子。(如今)还是那条街上,还是那些并不富裕的老百姓,县委书记从办公楼到宾馆都是一溜豪华车绝尘而去,好威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