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犁州友谊医院驻昭苏县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阿克塔斯村“访惠聚”工作队。
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这片富饶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交汇交融。各民族的兄弟姐妹们,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赞歌。
医者仁心化危急
参加“访惠聚”工作之前,我曾听到过一个感人的故事,那是51年前,风华正茂的伊犁州友谊医院张林医生响应党的医疗下乡号召,来到了天山牧场,也就是今天的昭苏县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一天,来了一位急症患者,是位蒙古族妇女,名叫托娜,检查后确诊为“宫外孕”,病情十分危急,如果不立即手术,一定会有生命危险。可那时的条件非常简陋,张医生顾不上考虑太多,抢救生命是医生的神圣职责。没有手术台,就把桌子拼起来,没有无影灯,就用手电筒代替,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手术成功了,张医生顾不上休息,在病床边守了整整一天,直到患者病情稳定。在那样的环境下做手术,要担多么大的风险啊!放到现在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时光流淌,这段情经久不息,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张林医生(左)和女儿张莉(右)与托娜老人(中)合影
正是追随着这个感人的故事,我自愿报名参加了友谊医院首批“访惠聚”工作队来到这里,切身感受这里的大爱和民族情。
结对认亲续前缘
巧的是,张林医生的女儿张莉也在友谊医院工作,而且结对子的亲戚就是托娜。还记得那天张莉一进门,老人就一把紧紧地抱住她,嘴里不停地念叨:“你来了,太好了,你的爸爸、妈妈好吗?如果不是张医生,我活不到今天,也看不到我的重孙子啊!”离别时,老人一家人依依不舍、紧紧拥抱张莉,老人摘下手上的一枚银戒指硬塞到张莉手中,一定要转达对张医生的感激和她的一片心意。此情此景,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动地掉下了眼泪,这不正是最纯朴、最温暖的民族团结情吗?
正是张医生这条纽带,紧紧连接起友谊医院与胡松图哈尔逊民族乡的情谊。精神在传承、感情在延续,2016年友谊医院与胡松图哈尔逊民族乡阿克塔斯村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单位,和这里47 位牧民结对认亲。
民族团结显真情
7月22日,现已84岁高龄的张林医生带着77岁的老伴、女儿、女婿一起来看望已经86岁的亲戚托娜。来到村里,当得知托娜已在山里的草场等待,张医生夫妇顾不得休息,甚至顾不上喝口水,直接赶去山里,车还没到托娜老人的住处,烈日下,远远看见老人在儿媳妇的搀扶下,弓着已经挺不直的腰身努力翘首望着亲人来的方向。车还没有停稳当,张医生夫妇就急迫地跨下车,托娜老人蹒跚地赶过来,三位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问候的话语全成为呢喃,每个人的眼里都蓄满了激动的泪水……
张医生夫妇心疼地搀扶着托娜,边走边说:“都告诉你了,你的腰、腿不好,不要出来等我们了,你怎么不听话呀?快回屋休息休息吧。”他的女儿、女婿忙着从车上卸下为亲戚带来的各种礼物。来的前一天,两位老人就忙着买东西,采购了面粉、清油、西瓜、桃子,还特意为托娜的孙子们买了饼干、点心、糖果等食品和日用品,总想把伊宁市的好东西多带些过来。出发这天两位老人6点钟就起床了,激动地等待着天亮、等待着出发,急迫地想早点见到亲人们。在女儿、女婿和安娜的陪同下,带着满满的爱、载着深深的情,翻越崎岖的乌孙山盘山路,颠簸了5个多小时才终于来到这边境牧场。
孩子们紧紧偎在张爷爷、朱奶奶的身边,亲亲爷爷、奶奶的脸,摸摸爷爷、奶奶的手,忙不迭地把爷爷奶奶带来的糖果点心往嘴里塞,噎得直打嗝,调皮可爱的模样惹得大家开心地大笑。
张医生的爱人从包里取出特意为托娜老人精心挑选的一只银手镯,小心翼翼地为托娜戴在手上,托娜激动万分,泪眼婆娑、嘴唇不停地抖动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轻轻地一遍遍地摩挲着这只满含爱的手镯,接着张医生的爱人又从包里取出细心挑选的红色石榴石的手链,为两个孩子戴上,孩子们兴奋地举起戴着手链的手臂,乐得直翻跟头,一家人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托娜老人的儿女们早早忙着准备饭食,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来接待远方的亲人,张医生坚决不让做饭,宁愿忍着饥饿也不肯给托娜添一丁点儿的麻烦,而托娜早已安排子女宰了羊,炖好了肉。大家喝着奶茶、吃着肉,共同享受此刻的温馨。
我们要走了,托娜一家人满含热泪、依依不舍,一次次地拥抱、一遍遍地亲吻、一声声地念叨……临走,托娜老人拿出一沓钱,磕磕绊绊地追着要给每个人都发一张,她的女儿也拿出早已包好的一只大羊腿,一定要张医生带走,这些都被张医生和他的子女们婉言谢绝了。他们就是这样,时刻都在为对方着想,都在想着对方。
耳朵听到的远远不及眼睛看到的,身在其中的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两个民族、两个家庭的感情是那么真诚、那么深厚,每一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爱、发自真心的笑。
爱,在传承,爱,在延续,爱在你、我之间。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各民族团结起来来维护,一个昌盛的民族,需要各族人民心连心、手挽手。每一个人都能像他们一样珍爱这民族团结,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也一定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强,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