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作者:卫琦  更新时间:2017-12-26 08:32:05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重温毛泽东《实践论》有感

  翻开历史文献的卷宗,我们发现,1956年和1965年毛泽东曾两次公开评价自己的著作:“对已发表过的东西,完全满意的很少。如《实践论》就是比较满意的……”“《实践论》,还有点用。”

  毛泽东为何对《实践论》情有独钟?答案正如他所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了系统完备的构建,开创性地把实践观点作为一种理解人与世界关系的思维方法,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尝试,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取得了光辉成就。

  《实践论》发表时,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毛泽东用“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作为《实践论》的副题。这是毛泽东针对中国哲学史上知和行关系的长期争论给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释,也成为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精彩一笔。王阳明在16世纪提出的“知行合一”,在毛泽东这里,才真正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为今人揭示其核心要义:实践!

  在实践中求真知。真知从哪里来?天上掉下来的吗?头脑里固有的吗?毛泽东明确而响亮地告诉我们:“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实践论》的真知出自残酷而激烈的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毛泽东称之为“血的著作”,因为“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知出自几十年丰富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闪烁着实践凝结的光芒。而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也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选择并坚持真知!

  在实践中练真行。真本领从何处来?毛泽东告诫我们不做“算命先生”“小脚女人”,要敢于实践、勇于实践、大胆实践,不怕犯错误,不怕掉脑袋。毛泽东就是如此从一个爱国青年到一位革命领袖一路走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如此披荆斩棘地一路走来。如今,波澜壮阔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时刻,更需要实践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

  在实践中坚持知行合一。毛泽东用“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醒着我们,知行的合一是历史的产物,是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这个“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国道路。毛泽东也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提醒我们,知行的合一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又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最终知和行才能在实践的运动中达成合一。在风云变幻的复杂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会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必定不断提升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必然不断促进我们提出崭新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

  马克思说:“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今天重温《实践论》,就是把源于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实践论》作为我们的认识和行动的指南,坚持知行合一,把自己锻造成真正“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