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军运会开幕式背后的细节
一次军体盛会,一场视觉盛宴。
“真的是水,竟然不是投影特效”“这水运用得,真是神来之笔”……军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不过几分钟,全场观众就纷纷沸腾起来。
18日晚,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隆重开幕,光是开幕式就亮点满满。真水流入舞台,真人版《清明上河图》出现小桥流水,千军万马场景瞬息变化,水火交融点燃火炬……
这些水从何而来?为什么又会在瞬间消失?场景切换如何密切配合?水中如何点燃圣火?开幕式结束后,军运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在主新闻中心举行开幕式运行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揭开了这些创意的幕后细节。
舞台上的水是哪来的
文艺表演开始没多久,舞台上逐渐出现一条河流,当观众们以为这是投影的效果时,却看到演员的裤脚被浸湿,奔跑时还激起了一片片水花。大家才意识到,舞台上竟然是真水。
“在大型赛事开幕式中,使用真水是十分罕见的。在这次表演中,长江、黄河等水域都采用了真水来表现,和陆地景物一道打造舞台效果。”开幕式视觉总监沙晓岚揭秘,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制作团队把2万多平方米的体育场垫高了2.5米,演员、机器都藏在地下空间中,其中包括一个1米深的水槽。
“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实现很多功能,比如实现大面积的‘母亲河’水区升降、储存和密封,还有演员上下通道,以及麦田、岩石等翻板。”文艺表演时,机器设备在极短时间内将水、翻板等送到舞台上的指定区域,再结合投影特效,表现出各种景象。
场景切换如何密切配合
“开幕式上很多节目有上千表演者,观众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离开的。”杨笑阳介绍,导演团队采用了国内首创、2万多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全三维立体式舞台,舞台上都是暗道舱门,下方设置了许多机关,还有大型的机械运动,容纳着“千军万马”。在全三维立体式舞台之下,“藏有”600余名官兵,他们负责操控25个人员通道、116块道具翻板、29个雾森设备和37个景物升降平台。
副总导演尹伊介绍,部队官兵参演和保障开幕式的人数占整个演职人员的40%,整个地面场景的切换,不少就是由部队官兵手工操作完成。通过舞台的上下空间和区域的分割、打造踏板和出入口,实现了演员的神出鬼没、舞台的瞬息万变。
据悉,自5月以来,官兵们经历了20多次模拟排练,将动作反复锤炼20多万次。为了不影响节目演出,79名服役期满的战士主动申请延迟退伍。
如何“艺术地”表达中国文化,传递和平与爱
舞台变成沙漠,一卷丝绸从天而降,圆月之下,几尊美丽的“飞天”翩然出现,跟沙漠上的驼队一起组成了富有史诗感和画面感的场景……
“丝绸之路的设计体现的是文明的力量。”谈起关于丝绸之路创意的设计,杨笑阳介绍说,丝绸与肌肤是最和谐的,丝绸传到外国后也广受欢迎,于是团队想好好打造丝绸主题。
“丝绸的现代意义在于,其送出去的是和谐、温柔,而不是战争、枪炮,这与一带一路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呼唤和平,中国送出去的都是最好的、善意的文化。”杨笑阳介绍,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导演组在《丝绸之路》节目上用了很多心思。升上天空的巨大丝绸,是目前世界上在舞台上应用到的最大的一块。而“沙漠”上,商人们牵着的骆驼,非常逼真,不少观众都没看出来骆驼其实是由演员扮演的。
路路相连,美美与共。从古代的丝绸之路走到今天,中华民族也在走向伟大复兴中更加开放与包容。开幕式上,复兴号高铁、中欧班列等元素也惊艳亮相。
开幕式文艺演出中,以埙、古筝、古琴、编钟等中国传统乐器为主,交响乐为辅的舞台音乐也十分“抓耳”。据介绍,导演团队希望通过这种音乐形式,梳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和合”思想脉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音乐总监舒楠说:“值得一提的是编钟,无论是主题歌,还是整个的背景音乐,我都用了编钟,编钟恰巧是在我们湖北出土的,每当编钟响起,我都觉得有一种向我们古代文明致敬的那种欣慰感。”
圣火如何从水中被点燃
在最激动人心的点火仪式上,中国八一男篮名将、高级教练刘玉栋跑上“和平台阶”,以“水火交融”的方式点燃圣火。
杨笑阳介绍,本届军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是“和平的薪火”,文艺表演从祖国璀璨的五千年文明讲起,讲述中华文明如何从一堆“薪火”开始传承到今天。“这个‘薪火’,既是人类生活、人类文明当中需要的‘薪火’,也是我们中国为世界和平贡献的‘薪火’。”
“水火交融是通过点燃水柱、水柱下降,沿着七个飘带点燃主火炬台,寓意着和平的薪火沿着‘一带一路’传播到全世界。这是总导演的创意。”技术总监于建平坦言,在水中点燃火炬不是什么新的技术,主要取决于导演团队的创意,“技术主要是为创意服务的,主火炬的点燃方式与整个开幕式文艺表演的‘和平的薪火’主题契合,也体现了军运会体育传递友谊的主旨。”
记者了解到,军运会火炬塔由武汉体育中心北塔改造而成,高46.3米,内部有9层,每层都有着自己的功能,用来维持火炬的运转。火炬采用的是天然气,天然气比较轻,通过水这一介质把天然气托到水柱的上方进行燃烧。
“要解决的困难是火焰在水中燃烧的稳定性、火的颜色和热辐射的范围,既要有可观赏性,又要有可控性。”杨笑阳介绍说,火炬团队在接到任务后,用两个月制订了符合创意的燃烧装置方案,保证控制器可以随时达到最佳状态,还准备了人工保障,可手动点燃。
(本报武汉10月19日电)
图片摄影:柳军、王传顺、张雷、张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