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要多做有益于全球抗疫团结合作的事

作者:张斐晔  更新时间:2020-04-15 10:42:57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日前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刊登了对英国剑桥大学政治学家大卫·朗西曼的专访。朗西曼在专访中表示,中国被西方许多人当作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替罪羊。他指出,历史上这样的情形屡见不鲜,“西班牙流感”事实上是在美国堪萨斯暴发的,西班牙却背上了骂名。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频频用“武汉病毒”“中国肺炎”等“贴标签”手段污名化中国的行径,早已遭到国际各界批判。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近日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污名化》为题发表社论,为曾将新冠病毒与武汉关联道歉,随后《自然》杂志在其海外社交账号上发布同样的内容,并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上发布了中文版本。这一“道歉三连”的举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理解和认同。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也表示,病毒没有国界,不区分种族、肤色和财富。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始于北美,我们也没把它称作北美流感。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表示,此种“幼稚”言论将有损全球应对这场危机的努力。

  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双重标准的“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更可怕、危害更大。在全世界积极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对中国搞污名化不仅无助于各国自身抗疫,也无助于抗疫国际合作。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

  全球抗疫之际,更需要的是团结与合作,而非隔阂与误解,更不需要傲慢与偏见。为此,各国媒体需要积极作为。当然,某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心中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不是一时能够消除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消除隔阂、误解的一个有效方法便是真听、真看、真感受。自武汉“解封”以来,数十家外国媒体来到这座他们曾“猜测”“臆想”了几个月的“神秘之城”实地采访报道。通过其报道可以看出,外媒亲自看了不可思议但真实存在的高质量医院建设。《明镜周刊》记者探访了武汉雷神山医院,称雷神山医院10天之内即宣告完工,可收治2000名病人,9个省驰援武汉的15支医疗队伍来到这里投入工作,投入使用两个月后,目前这里还剩下15名病人。“若无法实地参观,所有人都可以质疑上述数字,但在实地参观后,人们可以肯定地说上述数字是真实的。”该记者认为,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参观。

  外媒当面倾听了来自一线抗疫专家的声音。美联电视新闻报道了对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和中南医院副院长章军建的采访。张定宇说二次疫情暴发可能性较小,但是由于新冠病毒不可能在短时期消失,武汉还是需要留足床位、空间给可能的病人。章军建表示,抗疫不分东方和西方,一定要隔离,要戴口罩:“我们做的事你们不要不屑一顾。”他还认为,武汉史无前例地采取封城措施抗击疫情给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外媒切身感受到了解封后的武汉正在迅速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过早”这一武汉当地吃早餐的习俗在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限制之后已经恢复。报道称,营业的早餐店和吃早餐的人已经多了起来,虽然只能外带,但是很多市民选择在路边食用早餐。美联社报道称武汉口罩生产商满负荷运转,努力满足海外需求。美联社记者采访了武汉一家口罩生产商,该生产商表示他们正在抓紧完成来自海外的订单,需求目前主要来自疫情严重的欧洲国家和美国,这些国家的需求现在已经增加到以前的10倍。

  肆虐全球的疫情让人类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什么是命运与共,什么是感同身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媒体作为传递信息、沟通民心的桥梁更是有着重大的责任和作用,完全可以通过客观、公正和全面的报道,引导全球各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团结携手、守望相助、命运与共,多做有益于全球抗疫团结合作的事。

  (作者:张斐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