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在坚持敢于斗争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作者:孙明增   更新时间:2021-12-01 08:33:01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光明论坛】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⑩】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坚持敢于斗争是我们党赢得过往一切胜利的核心密码,更是我们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真经法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敢于斗争。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继续坚持敢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历史自觉,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坚持敢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推动事物突破特定存在的限度,使此事物转化为他事物、此过程转化为他过程。坚持敢于斗争,就是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敢于直面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积极推动事物在矛盾斗争中发展前进。实干成就伟业,苦难铸就辉煌。没有敢于斗争的精神,就会在乱云飞渡中迷失、在泰山压顶下退缩、在糖衣炮弹下投降。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改革开放、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坚持敢于斗争,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热血与荣耀、梦想与荣光,是我们党吓不倒、压不垮的风骨和品格。这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深刻感悟,更是奔向未来的信心之源和根本保证。

  “赶考”无止境,奋斗不停息。过去一百年,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承平日久,最怕的不是风险挑战,而是失去斗争意志。在新的赶考路上,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党仍将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新征程,再赶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在肩,必须坚持敢于斗争,勇搏风浪、奋楫向前。

  坚持敢于斗争,就要增强斗争意识、把准斗争方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在苦难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时刻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们党正是因为在不同历史时期,保持斗争意识,科学分析形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在风险挑战来临时,能够掌握战略主动、遇变不惊、化险为夷、取得胜利。同时,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

  坚持敢于斗争,就要砥砺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马克思说:“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在党“不惜国内打烂了重新建设”的决心和气魄下取得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是在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果断决策下取得的。对于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国家政权稳定,危害国家核心利益、人民根本利益,有可能打断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向来果断出手、坚决斗争。在新的赶考路上,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鲜明亮剑,面对矛盾冲突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危险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错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

  坚持敢于斗争,就要加强斗争历练、提升斗争本领。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坚持敢于斗争要加强斗争历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坚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提高见微知著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洞察先机、趋利避害;提高战略谋划能力,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排兵布阵,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定期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赶考路上真正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时代大潮奔腾不息,试卷的内容会随之更新;人民的期盼在逐步提高,答卷的要求会随之提升。我们要以“赶考”的心态坚持敢于斗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征程上铸就新的时代辉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孙明增,系天津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