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荣辉(左二)与部分队员合影。资料照片
全荣辉(左一)与队员一起工作。资料照片
1月4日,在距离祖国一万多公里的南极中山站,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全荣辉顺利完成全部科考任务,结束一年多的南极生活,启程回国。
我国在南极科考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这背后离不开那些辛苦付出的科考队员。在南极科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月5日,记者连线全荣辉,听他讲述真实的南极科考生活。
“修理设备成了家常便饭”
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全荣辉依托国际子午圈空间站科学计划,前往南极探索空间物理和空间科学的相关问题,在此次南极考察任务中主要负责中山站高空大气等空间环境观测任务,负责高频雷达等多套空间环境观测设备的运行、数据处理和维护工作。
在很多人看来,南极冰川遍布,应该很湿润。但其实不然,“南极气候除了十分寒冷以外,还特别干燥。”全荣辉说,恶劣的气候环境,也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所以修理设备就成了家常便饭。他表示,在修理时也会遇到很多难题,“有时会缺少一些硬件,南极不比在国内,可以及时购买,我们只能到处寻找合适的配件,配件没有的话就只能想其他方法了”。
全荣辉回忆,在刚刚到中山站时,有一个高频雷达出现了很大的故障,需要更换主板,在更换完以后发现CPU也没有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从另一台电脑上拆下来了一个CPU,想着安装到高频雷达上,但安装时缺少硅脂(用于CPU背面与风扇之间,主要是粘贴和散热作用)。“当时雷达备件里缺少该物资,我寻找了站上其他任务系统的物资也没有找到,最后在网络电子工程师那边找到最后剩下的一小管。”雷达的操作系统和国内Windows的系统也不一样,需要重新学习,才能进行实验相关参数的调整,“所以挑战还是挺大的”,全荣辉笑着说道。
除了设备时不时地“罢工”,在野外考察时,还经常要面临天气多变的考验,全荣辉在野外考察时就遇到过几次突发天气。一次,他到离站区两小时路程的地方安装设备,半路天气从多云转为阴天,很快又刮起风,飘起小雪,“我们及时决定马上返程。刚到站区天气就变成大雪加大风,能见度几乎为零,如果当时决定错误了,可能就会迷失方向回不来,遇到更大的危险,比如摔伤、冻僵等。所以一般到野外都必须先看过天气预报,多人同行。”全荣辉说道。
黑夜漫长、低温彻骨,“这里的苦其实也很甜”
漫长的黑夜、彻骨的低温、空寂的雪地、稀少的物种……南极令人生畏的不仅是严苛的自然环境,还有极端条件对人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但在全荣辉看来,“这里的苦其实也很甜”。
“我们都知道,在国内,缝隙或洞穴是越深的地方越黑,但在南极的冰盖上面,缝隙有近百米深,人从上面向下看,底下是发蓝色的光,把冰挖上来以后却发现是透明的,这个‘蓝冰现象’很是神奇。”全荣辉在和团队外出爬过山谷时,还经常会看到像花朵、拱门、虫蚀样的奇石。
在南极一年多的生活,除了科研,还有很多其他活动。“借助地形与独特的气候,南极可谓一个天然的滑雪场。”全荣辉用来观测的地方位于中山站附近的一个高地上,除了滑雪,每天正常巡视的爬山,也是他在南极的一种独特的锻炼身体的方式。
中山站的二楼是休闲区,包括一个大会议室、医务室、体育馆和餐厅。全荣辉喜欢打乒乓球,空闲时间常找两三个好友切磋球技,在中山站举办的乒乓球比赛中,全荣辉还获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获得了两个具有南极特色的笔记本。
在站里,全荣辉还有另一层身份——中山站图书管理员。他介绍,中山站图书馆中的大部分书是捐赠的,还有一部分是队员带来的。“原来的图书室已经摆满了书,我和队友又另外布置了一个。”
全荣辉介绍,南极的饮食多样且独特,配备厨师长级别的大厨,购置的食材来自天南地北。“科考前期,伙食很丰盛。但是过了半年,带来的食材只剩下洋葱、土豆、山药这种耐储存的菜。这时候蔬菜就十分珍贵了,不过我们这里有一个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可能两三个星期会吃到一次小白菜、黄瓜类的绿菜。”
“这颗时空胶囊里,有我对它深沉的眷恋”
南极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不变的,是每个人回答时对南极流露出的眷恋和那份独有的南极情结。
克服了重重挑战,全荣辉在科研上收获颇丰,他在工作中获取了大约63TB的观测数据,服务于多个国家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日、中美、中挪等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在子午工程调度执行方面,他先后参与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保障任务、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保障任务、太阳活动事件探测计划、突发金属层与热层金属层大区域多站联合探测计划等。
在南极科考的一年中,全荣辉也没有丢下原本的工作,作为南航航天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所长与研究生导师,他每周会不定时进行1~2次的电话会议,督促研究生学习进度与所里的相关工作进展。
“初到南极,虽说心情很激动,但是看到送我们的直升机撤离时,想到自己距离家乡一万多公里,内心还是会感觉到孤独。”全荣辉告诉记者,他一个星期会跟家人联系2~3次。
谈及此次南极科考之旅,全荣辉的感受、收获有很多。“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盛。”全荣辉说,“站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不仅有多功能的房间,还有丰富的食材,越冬保障、通信设施等都越来越完善。”
“在中山站,也感受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队员们除专业性工作以外,还必须参与集体劳动,比如卸货,物资搬运与分类,帮厨等等,另外还要一起处理各个岗位上的高难度工作。”全荣辉告诉记者,他负责的测高仪700千克线缆铺设工作,就是全站队员一起出动进行拉接和铺设的。“在大家的相互帮助下,碰到的困难很快就能解决。”
现在,全荣辉已经在返航途中。对南极深沉的眷恋,让他生出强烈的保护意识。“南极是唯一一块尚未被人类开发的洁净圣地。我们去做科研,也应该要保护它,而不是破坏它。”全荣辉说,南极或许承载着地球未来的命运,“这颗时空胶囊里,有我对它深沉的眷恋”。
(本报记者 崔兴毅 本报通讯员 刘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