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3.15,流水的道歉信!资本为何能一直肆无忌惮?

作者:红色青年白依依  更新时间:2022-03-17 07:52:29  来源:红色依依  责任编辑:石头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中央电视台从1991年起都会在这天晚上播出“3.15晚会“,揭露、曝光社会生活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例,并想以此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除了央视曝光一些资.本黑幕之外,各个地方媒体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配合,如我昨日写的《记者曝光双汇工厂真面目,资.本的罪恶远超想象》就是江西地方电视台揭露的案例。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央视“3.15晚会”的带动下,每年确实能够让广大群众看到很多资.本的罪恶,也能让广大消费者在短期内提高警惕,规避一些消费陷阱。

  如在昨晚的“3.15晚会”上曝光的“部分老坛酸菜包竟是在土坑腌制而成”和“被操纵的口碑”等确实让人感到愤怒、恶心,至少会使得部分消费者在短期内至少不会再购买“老坛酸菜”系列的方便面。

  然而,这样的曝光到底能解决多少问题呢?又是否能促使曝光企业终止违法、违规、坑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呢?

  我想,只要看看“3.15晚会”前后的一些现象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3.15晚会”之后立即迎来的便是各曝光企业的调查声明或者道歉信,好像这一切都在资.本的预料之中,而公关团队也早已准备就绪、蓄势待发。

  更有甚者,竟然有企业曾在“3.15晚会”还未播出该企业违法违规的行为时,就已经将事先准备好的声明发了出来,使得本想用迅速道歉来换取大众信任、谅解的行为变得画蛇添足而徒增笑柄。

  2020年的“3.15晚会”因疫情原因延期至7月16日晚。就在当晚,“趣头条”抢先央视晚会一步发出了声明。

  也难怪如今“3.15晚会”被许多网友戏称为“道歉晚会”。

  第二,纵观前些年的“3.15晚会”曝光名单,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违规违法问题会多次重复曝光,也就是说以前曝光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例如:

  1、app随意泄露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

  2013年:安卓手机APP存在盗取用户信息隐患,网易搜集邮件用户资料;

  2015年:联通公司员工偷偷利用消费者留下的身份信息再次重复激活开卡,完成开卡任务,余下手机卡20元/张卖给卡贩子,卡贩子卖给诈骗犯;

  2019年商场探针盒子获取顾客隐私拨打骚扰电话,直接对标今年人脸识别摄像头;

  2020年315点名50余款手机软件涉嫌窃取用户隐私,特别是一些借贷APP,直接成了重灾区!

  2、医药产业乱象。

  2013年:央视曝光膏药虚假宣传,神医实为演员;

  2014年:鱼肝油企业违规生产婴幼儿食品;

  2019年:医疗垃圾黑色产业。

  由此可见,“3.15晚会”的曝光很有可能已经流于形式,资.本对此也早已司空见惯且应对“3.15晚会”曝光的手段已经非常成熟。正如一位网友制作的流程图一样,在遭到曝光后的一小段时间里,企业道歉、成立调查组,等舆论平静后又恢复如常。

  这也更使人感到忧虑,长此以往下去,消费者权益日大张旗鼓搞的“3.15晚会”还有什么用呢?公信力就会渐渐丧失,人们也会变得麻木。

  行文至此,我再次想到了微博某网友的经典评论:“平时不监管,三一五搞出来丢人现眼,该打的何止是厂家。”这真是一针见血啊!

  资.本家为了利润不仅愿意违法违规,甚至“资.本家为了利益,可以卖出绞死自己的绳索”。因此,我们不能期待资.本遵守法律法规,即使是这些法律法规很多还是维护他们整个大团体利益的!

  所以,相比之下,地方的监管则更为重要。无论是“老坛酸菜问题”亦或是“双汇工厂问题”,一方面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资.本的丑恶嘴脸,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地方上的监管存在很大问题。

  如果我们没有“刮骨疗毒”的决心,从根本上采取措施的话来解决问题的话,以后的“3.15晚会“只怕也会无人问津。

  还是那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切莫再让大家失望。如果一次又一次地让大家失望,那最后换来的只能是大众的麻木和对基层的不信任。

  民心不可欺,古人尚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天我们切不可做“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行为。

  “打铁还需自身硬”、“团结起来就是力量”,对于广大消费者群众来讲,恐怕也不能将希望寄托于资.本的善心和地方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