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参加美澳联合军演。
美国的下一场战争很可能在亚洲,最终的目标是中国。但是,如果认为美国人会立即用飞机、航母发动一场大战,这一定是错误的。奥巴马上任以来,持续压缩财政赤字,就注定战争是以另外的方式起步。
第一,制造冷战的局势,在亚洲开启军备竞赛,在亚洲的很多地区点起小规模的热战。
这可以实现几个目的,首先,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军火商,冷战与热战可以带动美国经济的增长,有助于美国财政走向再平衡;其次,这些小国开启热战或动荡之后,他们的政府更加急于寻找保护伞,有利于大国集结自己的阵营,冷战局势进一步加剧。随着亚洲冷战局势加剧,中国需要加大军费支出,财政支出加大,就会削弱中国的财政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再有,冷战和小规模热战的氛围之下,不利于中国过剩产能的输出,源于只有和平的环境,才更有利于建设与发展,也更有利于产能的输出和经济边界的扩张;最后,中国面对周边的动荡,或深或浅的都需要介入,这就托住了中国发展的脚步。
第二,不断挑动一些国家内部的动荡,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至少需要达到削弱对手的目的。
第三,国际结盟的最有力武器是国际支付手段,没有国际支付手段,国际结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在今天的世界,仅仅喊几句口号,就实现牢固的结盟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世界各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千差万别,结盟过程就更加困难。美元的收缩过程,就是收缩国际支付手段的过程。同时,国际支付手段的收缩,将严重地打击很多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就遇到阻力,过剩产能的出口就更加困难。
第四,冷战氛围的加剧,亚洲资金就会外逃,打击亚洲国家的货币汇率,进削弱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和经济实力,削弱对战争的支持能力。
美国在此时期,基本上不会大规模发动或深度介入亚洲的战争,特别是在战争的起始阶段,,会隐身在幕后,只有战争的胜负出现苗头的时候,才会大规模介入,这一直是美国的做法。一战、二战都是如此,加入战争之后必须有很大的胜算,所以,美国都是在中途加入。他们希望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胜利,达到削弱对手壮大自己的目的。
解放军演习
此时,中国最需要的是一场必胜的战争,这有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的民族凝聚力是强还是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依个人看,不是很强。在国际局势走向大规模对抗的开始,胜负的根基是民族的凝聚力,只有一场胜仗,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民族的凝聚力,这是未来一切行动的基础。 这是团结所有华人包括海外华侨的最有效手段。
第二,未来的战争打的是什么?是军队的战斗力和成本与收获之比。中国的军队已经三十多年未经历战争,必须需要检验自身的实际战斗力;通过一场战争,检验中国在战争过程中的成本与收获之比。即便胜利,如果成本消耗与战果之比过高,就需要检讨自身的部队建设、战略规划等方面,源于未来的战争打的是综合实力,更是成本,谁的成本更低,对战争的支撑能力就更强、更持久,胜算也就更大。
第三,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走出去,但是国际局势千变万化,有些国家的政权不断更迭,也有一些国家的军队推翻文人政府建立军人政府,中国的海外利益难以得到保证。一场必胜的战争,检验自身军队海外的投放能力、战斗力、反应速度等,最终可以清楚地对那些损害中国利益的国家形成威慑,只有如此,一带一路的建设才可能实现。
第四,如果中国要崛起,必须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将军作为国家和经济的支撑点,靠任何其他方式都难以选拔,唯有实际的战争。真正的将军不是祖传,也不是考试考出来的,更不是训练出来的,一定是战火中走出来的。这是将军所要求的特性决定的,在知识、性格、才干、勇气之上,必须有特殊的判断力,也或者说是独到的感觉,这种才能绝不会在一般的场合可以显示出来,唯有战争。
第五,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是信心的崛起,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不会有真正地崛起。美国的崛起过程中,两次美英战争中打败了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树立了美国的信心,所以,美国人无处不体现出自己的自信,这种自信体现在军队的战斗力上、科技创新的精神上、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上,等等。是国家崛起的基石。
没有信心的树立,就没有一个国家的崛起。
夺取一场惨烈的战争的胜利,是树立一个国家信心的唯一方式。
中国需要和平崛起,但和平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威慑出来的。如果一味地用和平崛起作为妥协的借口,恰恰得不到和平。所以,需要向和平崛起的方向不懈努力,而建立自身的威慑力才是和平崛起的基石,如果一味地回避战争,不把自身的愿望建立在强大的威慑力之上,就得不到和平崛起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