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在外国大量购物,这是中国企业家的痛苦和羞耻,同时也是机遇。因为中国的消费市场非常大,谁也没法垄断。
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投资?
哪些企业值得投资?这个问题,我还真有点发言权,因为这两年我基本上改行了,数码产品留给同事们干,而我在给企业投资,帮助企业发展。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型企业,谁诚信我帮谁。
在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哪类企业特别有投资价值?我们的总结只有六个字——诚信增值模式,大家可以参考,符合这六个字的就可以考虑一下。套用这个公式,只要符合诚信增值模式的企业,都值得直接投,包括我刚刚投资的一个男装品牌。当时我自己去星光百货楼顶五层看了一下,真的没啥可买的,最后花了五万块钱,买了一大堆该品牌的衣服,确确实实服务比较好、比较诚信,产品也比较时尚。
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刚刚我们投了济南的一家做音乐教育的公司,有人很诧异,问我为怎么会投这种公司,我说值得投。为啥呢?大部分的音乐教育都是在考级,而这家公司的目的是要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大家把孩子送到这里,不再是为了考级,而是要提高孩子的欣赏能力,正是这一点打动了我,不知道会不会打动大家?我巴不得他能在北京开个分校,让我的孩子不要从小就那么功利。从前,让孩子们学音乐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将来的考试,或是其他的种种原因,已经够累了,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我相信,稍微有点消费能力并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不见得是让孩子去考试,而是让他们也能从小学一学如何享受音乐,因为我们小的时候并没有这个条件,所以父母也可以跟着去。这么做特别好,在孩子学音乐的过程中,父母也可以蹭课,跟着学一点,说不定什么时候还可以跟着显摆显摆。
再举一个大家普遍能理解的案例,就是海底捞模式。海底捞模式特简单,从来不打折,也不赠送羊肉和牛肉,却老赠送一大堆看似毫不相关的擦皮鞋服务等等,消费者反而觉得特爽,这就属于诚信增值模式。只要诚信,只要海底捞的东西是真材实料,即使做跟自己不相关的服务而不打价格战,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谁都知道便宜没好货,中国很多企业却一直在打这个牌,多数时候是死路一条。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要投资的话,建议大家多投资那些诚信增值模式的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家的痛苦、羞耻和机遇
现在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大幅度增加,其实是个共同的机遇。春节期间,大量消费者到日本购物,特别是买马桶盖的事情,至今争议仍然很大。我认为这不是消费者的错,其实是中国企业家的痛苦和羞耻,同时也是机遇。中国老百姓为什么跑到日本购物,我觉得原因有二,一是消费升级,市场需求大幅度增加;二是在中国消费没有安全感,搞不清楚谁是诚信的、谁是不诚信的,只有个别品牌可能已经受到了了解和尊敬,所以大家可以放心购买。比如一些从没听说过的品牌,还起了洋名字,一听中国企业又起了洋名字,就像孟伊沙一样,最后感觉是“蒙你傻”。可能在改革开放初期,起洋名字是一种时尚,但那其实就是直截了当的不诚信行为。
咱们中国人不太重视自己的品牌,但是海外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如世界500强,反而非常尊重中国的文化品牌,联合利华还花钱租赁了中华牙膏的品牌经营权。光是抱怨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还要虚心向三位老师学习,一是萨马兰奇的奥运会,二是日本的经济团体联合会,听说是由丰田、松下等一批当时不被好的品牌抱团而成,走诚信经营的道路,最后不但造福了日本民族,也造福了全世界,以至于现在日本制造成了高质量的代名词,让大家对日本品牌的识别成本一下就下降了,不需要打那么多广告,只要一看日本制造就放心,这就是他们赢的秘诀。企业成功与民族主义并没有多大关系,重点就是走诚信的道路。
原本,韩国品牌也被人看不起,大家都知道亚运会时韩国捐给中国一批出租车,质量非常糟,还不如夏利。在奥运会之后的第五年,即1993年开始,韩国民族企业开始走诚信的道路,到了现在,大家认为韩国制造的可信度越来越高,以至于韩国品牌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
中国的消费者不但在日本大量购物,在韩国也是如此,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香港制造不争气,原本应该大量流往香港的消费者,最后却赌气跑到了日本和韩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应该好好思考。
中国的消费市场非常大,谁也没法垄断,这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应该是更大的机遇。日本产品能火,韩国产品能火,中国的企业也要把诚信这两个字变成机制,而不是仅仅挂在嘴边。企业诚信不能光依靠政府,日本和韩国企业的诚信靠的主要就是民间组织。过去,中国的民间企业组织本应狠抓诚信问题,但因为种种原因不敢放手去干,但现在可以了,因为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授权,让市场机制成为资源调配的决定性因素。不应该让政府来决定谁诚信、谁不诚信,如果政府管得太多、权力过大,就容易出现问题。正好现在有互联网+,帮助中国诚信企业建立起联盟,抱团崛起,可以容纳更多组织,最后只要以诚信为纽带,就一定会赢得消费者的支持。(本文根据冯军在中国绿公司年会上的发言整理编发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