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学斌同志,你作为县委书记,对基层应该很熟悉,请你谈谈基层都有哪些侵害群众利益的形式?又该如何解决?”5月27日上午,在河南省部分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述责述廉会议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向第一个出场的长垣县委书记薄学斌“提问”。同时,还有另外七名来自省直单位、省管高校、省管企业的“一把手”,在现场向省纪委全委会委员述职述廉,并接受尹晋华书记的质询,和台下40余位省纪委委员现场为他们打分。(新华网 5月28日)
召开这样别开生面的“考试”,形式确实较为新颖,而其目的同样直接:明确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同时是对“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的一次抽查检验。“疮疤见光易好,伤口捂着易烂”,通过述责述廉晒一晒问题、找一找症结,戳一戳党委(党组)负责人的“麻骨”,以唤起领导干部对如何落实主体责任的高度重视与责任意识,明确对“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与压力传导。这种方式,考试的结果一目了然,至于效果,则必须取决于后续的“学习”情况。
问题从来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找不到问题,更可怕的是找到了问题没有能力解决,而找到了问题、也摸准了症结,有能力却没有去解决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习惯有时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如果领导干部习惯了不愿意(主动)去纠正错误,那么不仅他们自己最后会受到“不作为”的责任追究,而“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政府干部形象,更是会寒了群众的心。群众对一些地方政府评价之所以不好,除了那些地方政府确实存在着问题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让当地群众看到他们的改变,没有给群众足够的希望。
在这场特别的考试中,几位“一把手”说得也算是头头是道,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问题、症结与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单纯从几位“一把手”的答案来看,成绩至少是合格。但是,群众显然更关心的是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会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然后给群众带来更好的服务、权益与便利。随着正风肃纪、反腐倡廉的持续深入推进,高举清廉、反腐却在不久后即被查处的“老虎”案例已经不少,群众对于空洞的口号已经近乎于“免疫”了,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切切实实的改变,是他们办事时更便捷及更好的服务,或者说,群众想要的不再是由政府官员“画出的大饼”,而是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如果把党风廉政建设过程比喻成一个学期学习的过程,述责述廉考试只能算是开学摸底考,群众想要看到的,是期末时“一把手”们考了多少分,当然,这个分数是越高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