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些网友以懒惰、吸毒、超生等等眼光看待“大凉山”,除了一种歧视之意以外,还透出浓浓的优越感。但是,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今天的种种问题,不过是所有目前相对发达地区的昨天而已。
正在玩耍的凉山娃(网友摄影)
近年来,“大凉山”在有意无意中,持续以贫困落后、悲苦艰辛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其贫困面之大、贫困程度之深、贫困原因之复杂、贫困形式之多样化,以及贫困所带来的其他副产品之“丰富”,几乎让它成为贫困地区的一个代名词。那么,当如何看待“大凉山”及与“大凉山”一样的贫困地区,在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却仍然有着让人们震惊的贫困呢?
曾获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教授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认为,“发展”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以及缺乏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在我看来,目前贫困地区的种种贫困问题,也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因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当地与外界认知、追求、发展落差等各方面的矛盾。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贫困,才能更好地理解贫困主因,找到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之道。
资源的流动,让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最悲伤作文”后续:一个凉山干部的来信》一文中,我从大凉山客观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人文传统、资源条件等分析了“大凉山”贫困的原因。而如果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贫困,贫困的存在(“存在”指人们的观感,而非“产生”)及受到的持续关注,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各地发展的差异,使得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愈加明显,两相对比,就自然会产生令人震惊的效果。
在现阶段,贫困问题几乎都是发展中的问题。由于基本保障机制,目前已经不存在温饱上的绝对贫困,当前的贫困问题大多数经过差异化比较的结果。因此,发展不足的地区、发展缓慢的地区和发展严重落后的地区,在这样的比较之中,差距越来越大,成为不发达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
在资源的分配上,国家层面因为要让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发展,必然在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面进行倾斜;但从地区层面来说,却肯定是向条件艰苦的贫困地区倾斜。但贫困地区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些地方依然能“开眼看世界”,当地区的客观局限限制了当地的发展速度,导致本地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未来预期与其它地方有了差异之后,首次分配的资源将会进行二次、三次分配。资源的第二次、第三次分配不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主要是以资源本身的市场属性进行自由流动。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生产资料的市场流动中,这种现象本就十分正常。在资源的再次分配中,发展缓慢的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资源流失严重,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以“大凉山”地区为例,在每年的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招考中,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各少数民族聚居县的招考人数最多,报名人数及竞争性都堪比外界。由于当地教育水平难以与外界相比,当地人很难和外地人员竞争,许多考上的都是外地人。从加强民族融合交流、引进外地人才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一个好的现象。然而,他们留不下来!在获得了进入“体制”的身份后,这些相对于本地干部职工而言更有“竞争能力”的人才,又凭借着自身的优势或考或调,离开大凉山腹地;有的甚至宁愿交纳违约金离开“大凉山”。
四川凉山美姑县火窝爱慕小学支教老师给学生们讲故事(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凉山”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性公共服务的困境,很大程度就是在市场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现象并非凉山所特有,而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只不过,在深山之外的地区,由于各自的发展差距不大,不会体现得如此明显,更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恶性循环。而在凉山、湘西等地区,各种资源在市场中被进行二次、三次分配,涉及的不仅仅是人力资源,还包括了自然资源和其它物质资源,甚至包括发展资源——比如用地指标。于是,资源流失的贫困地区,再次被拖住了发展的脚步。
“精准扶贫”要以发展为核心
发展中的问题,还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
近年来,中央频频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精准扶贫”。许多媒体和专家在解读“精准扶贫”时,更多地是从技术层面,对个体扶贫攻坚中实现“点”和“户”的“精确帮扶”进行理解。但其实以“精准”为理念,可以在更高层面上得到更多的启迪,而不是局限于个体技术层面。
在凉山,两个不同背景的区域,在发展上形成了明显的二元结构态势:地处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试验区的安宁河流域5县1市,经济发展态势和社会发育程度明显优于“老凉山”区域,其中有三四个县市处于四川县域经济前列。这些发展相对较好的县市,虽然在政府资源首次分配时相对处于弱势,但在二、三次市场资源自由配置时,往往也成为其他县的“吸血者”。
凉山大区域内,因发展不均衡导致资源再次分配时的单向流动,同样在更大的范围内发生。凉山各县市,包括发展较好的县市的各种资源在市场导向中,集中向省内更有吸引力的地区流动,特别是成都、绵阳和德阳等。四川除了成都平原外,没有更多分散的点吸引资源,这也造就了成都“一枝独秀”的现状。无论是从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大家都希望本区域内“百花齐放”,但西部地区除了省会之外,其它局部地区普遍缺少竞争力和吸引力。这种对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往往不以政府意志为转移,这也是无法回避的矛盾。
因此,如果精确考量这些地区的贫困成因和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我们会发现,当前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最关键的问题是发展慢了,虽然在纵向比较中已经得到进步,但在横向比较中反差极大。许多贫困“副产品”也是发展差异带来的问题(不良生活习惯、童工和留守儿童现象、盗抢现象、超生问题、毒品艾滋病等等)。如果细化考察个体贫困现象,除了少部分因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外,基本上也都是个体发展缓慢的问题。
大凉山深处的普通家庭(网友摄影)
把握住贫困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再来思考扶贫,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发展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先扶志”等等理论和口号,其实早已经深入政府扶贫工作血液,而发展问题,特别是如何准确找到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所需要的外界助力,是目前“精准扶贫”的关键。所以,把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系统化地思考贫困地区发展所需,才是让这些地区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
“大凉山”的发展需要什么
当前,一些网友以懒惰、吸毒、超生等等眼光看待“大凉山”,除了一种歧视之意以外,还透出浓浓的优越感。但是,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今天的种种问题,不过是所有目前相对发达地区的昨天而已。凉山有四百多万人口,其中彝族人口二百多万,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就有上百万人在外打工,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童工。他们打工致富的愿望如此强烈,我们真的能说他们懒惰吗?各种问题的存在不是抛弃“凉山们”的理由,恰恰是帮助“凉山们”的原因。
要解决发展问题,第一位靠的是教育、卫生等基础性人才,特别是教育人才。凉山很清楚自己的缺陷,鉴于单纯引进人才的难处,还制定了一些本土化人才培养计划。比如,从2013年起,凉山实施“英才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凉山本地籍贫困大学生,以提前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解决他们的大学学费,毕业后按协议在凉山相应机构提供一定年限的服务。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能帮助的大学生人数不可能太多,对于凉山基础型人才的巨大缺口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我曾在一篇文章提出这样的理念:对于凉山所需要的人才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留下来的能力”。在一些地方,小学毕业生担任小学代课老师,初中毕业生担任中学代课老师,原因就在于“符合条件”的外地老师留不住。我曾提出基础人才本土化的设想:在少数民族聚居县乡镇行政、事业单位招考中,对本地籍报考者降低准入门槛,比如降到高中或中专,通过这种方式择优进入的本地籍考生,会比考进来的外地大学毕业生稳定得多,也可能更容易适应当地的工作生活环境。但类似的这些方式突破了原有的相关政策规定,需要有特殊政策给予支持。
另一个大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大凉山腹地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础设施的落后,特别是交通条件。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县,从县城出境的道路基本上都只有一条是柏油路,其它的县道、乡道、村道都是土路,条件艰苦。再者,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投入巨大,以当地的财力根本无力承担。如果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借助当地的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相信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也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大凉山腹地的布拖县,彝族同胞在参加当地盛会火把节(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以及基础设施,是当前困扰“大凉山”的最大问题。在教育方面,凉山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从今年起还实施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免费教育,力度不可谓不大。同时,在医疗卫生、文化事业上,凉山也出台了许多富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这些“软件”方面的改革要想看到成效,恰恰最需要时间;而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虽然见效较快,却又非常需要财力来支撑。同时,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比如一些本土化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则需要政策的特殊倾斜。
当前,有不少公益组织进驻凉山,是对政府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行为不规范、成分复杂化、目的多样化等等,甚至有一些问题反而使得凉山的扶贫工作更加复杂。当地肯定非常欢迎真诚帮助凉山、帮助贫困群众的公益组织进入,与当地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但是一定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和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开展业务,这也是当前“凉山们”的发展特别需要的。
H·G·威尔斯说:我们在教育和灾难之间展开了竞赛。事实上,对于贫困,我们也是在发展和贫困之间展开了竞赛。“凉山们”目前只是暂时处于落后,而这场竞赛的结果将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宽容、耐心、智慧、思想以及真诚付出的爱心。
廖德凯 四川省凉山州委组织部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