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沉思录

作者:黄助昌  更新时间:2015-11-06 19:56:48  来源:原创  责任编辑:石头

  1、 北大、清华不录天才。北大、清华聚集全国高考的“状元”和得分很高很高的一批又一批学生,这些学生也享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但为什么从来没有重大的科技、人文方面的贡献?正如钱学森喟然长叹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这些做题高手,在小学、中学都是中国学生中的翘楚,为什么到国际舞台上都偃旗息鼓?我告诉大家:北大、清华没有录取到天才,天才也不可能被北大、清华录取。您试想,应试的学科只要一门考得不甚理想,此学生就与北大、清华绝缘了。必须门门高分且要符合高考答题的古板规范,才有可能被北大、清华录取,而天才却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路与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专业,他不可能在各门学科都得高分的。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物奖的格登、20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益川敏英在中学学习时不是各门学科都优秀:格登对于生物学的“标准答案”的知识几近白痴,益川敏英对于英语更是一窍不通,并且一生都不再学。如果按照我们国家的高考模式,这二位根本不可能进入大学深造,更遑论进入北大、清华。考上北大清华的,都是一些特别刻苦勤奋、做题细心的学生,这些学生大都有类似女性的思维、心理特征。天才被淘汰出局。

  2、 为什么美国的大学从不录取中国高考状元?因为中国选拔人才的制度很不科学,只以分数选人才基本上就是“开国际玩笑”。如果一名高中生仅凭考试高分被录取哈佛大学,社会舆论一定会沸反盈天,成为教育史上的典型笑话。美国高中生升学的 “硬”指标有两个:一是学生在高中四年的学业平均成绩(类似中国每学年的期中、期终考试),二是全国性的考试SAT(或是ACT)考试成绩(类似中国高考)的话。SAT考了满分的,报考哈佛大学等名校,结果却是不被录取。哈佛大学最经典的录取学生例子是一个出生在贫寒之家的女孩,她的母亲靠捡垃圾维生。这个女孩没有抱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这么穷,读书很用功,但更关键的是,她在课余时间做义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身边的穷人。哈佛大学一名校长曾谈到,要成为哈佛的学生,光学习好是不行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开创新天地的创造性;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看他是否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单关心自身专业领域是不足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关注其他方面的广泛兴趣。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是,所有孩子,无论其家庭出身,也无论上哪一所学校,都必须有机会充分实现他们的潜能。机会平等必须意味着追求卓越的机会平等,对平等的要求绝非意味着对平庸的容忍。中国一名16岁的学生,隐瞒了年龄,以成年人的身份在四川灾区做志愿者,因此他被美国9所大学同时录取——这在中国高考制度下是绝不可行的,人民要造反的。

  3、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读书?因为读多了书,花去不少时间和精力,却对自己的教书没有什么帮助,甚至因为视野开阔了,对教科书还有一些质疑,而这些质疑是不能在课堂上讨论的。一旦讨论,必定会影响学生对教科书的坚信程度,进而影响到考试成绩——这是家长和校长不能容忍的。那些拥有广泛赞誉的老师,也往往只是勤奋钻研教材的模范人物。他们也只读教科书及与之相关的教学辅导书。事实上,绝大部分老师只是教书匠,一生也没有读过几部大著,一生也不曾有过自己的思想。

  4、 师范院校毕业去当中小学老师的一入职就发现,自己在院校里所学的东西根本用不上,只有自己在高中时候学的东西才用得上。超出教材的东西根本就不用去看,只有在教材里“勤奋”就行。按照这样的普遍存在,高中毕业就可以教高中,初中毕业就可以教初中,小学毕业就可以教小学。国家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教育资源,老师也没有必要浪费青春,早点作贡献得了。

  5、 省市重点中学校长皆是千万富翁。钱来自何处?(1)教学辅导书的巨额回扣。(2)校园食堂、商店的垄断经营权的“出售”。(3)校园工程的贿赂。(4)私人消费,公款埋单,因为审批权就是他自己。(5)择校生的贿赂。仅此五项,一年一百万应该说还算“廉洁”的。为什么能造就千万富翁?因为校长专权,拥有不能约束的权力。

  6、 教辅书的销售量全球第一。世界上,没有比中国学生更累的,因为中国出版社产出了海量的教辅书。这些教辅书迫使学生成为教科书的奴婢。教辅书从来没有产生过新的东西,都东拼西凑。当学生都把时间、精力用于做作业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也被消灭在萌芽之中。

  7、 当前教育体制的得利者排行榜。(1)教辅书书商。(2)眼镜店。(3)校长。

  8、 钳制思路的“功臣”。每一科的考试都有相对应的答题模式,学生如果有自己的独特思路,这是很危险的事儿,因为极有可能被判0分。比如说,一道数学题,你必须按常规解法,才有可能得满分;即使你没有得到满分,也多少能得到所谓的“步骤分”,但不按常规模式去解答,即使答案是正确的,也是极可能不能得分的。基于这样的一种状况,平时教学,老师会欣赏独特解法,但反对这样考试策略,因为独特解法极为危险,只有常规解法才是保险的,即使你根本做不出来,被你瞎蒙,写到了某个公式,就可以得分了。

  9、 学生为何不提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布过一份研究报告: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从未在课堂上提问或参与讨论,而有这一情况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同时,只有10℅的中国大学生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美国大学生则约有63℅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我常常想,教育的方式必决定民族性格。从小学起,我们就一直在听课,只能像容器一身接受知识,一质疑知识就会被老师视为“不敬”“捣蛋”“影响教学秩序”等等;一直不懂其原理,也不敢求教,因为会被人视为“笨蛋”。我们的老师一直手握“真理”,是权威人士,容不得其它意见的。任何知识都预备了“标准答案”的。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是皇帝,学生是贱民。中国课堂是“一言堂”,美国是“多党制”。中国的学生从小学起就失去了发言权,读到大学也就无言以发了。请不要怨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中国课堂从来不是“广场”。因此,中国人即使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也往往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语),如果涉及到大众利益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

 

  10、 为什么一到暑期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溺水身亡?因为我们学校没有教他们游泳。一到夏季,教育部下达“通知”,责令这样“不能”那样“不能”,就是没有责令学校要让学生“能”。生存技能的教学,在中国的各级学校是一片空白。

  11、 教会学生造假制假的教育。高中学生的实验报告是上级教育行政机构要检查的一个项目,目的是督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实际上,只要随便看一看那些实验报告,就能连标点符号都一样。如果检查团到教室去了解情况,早有一套说辞准备就绪,一问,回答措辞全都一样。

  12、 没有从不舞弊的学生,因为成绩成了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通常老师也不会深究舞弊行为,甚至还会鼓励学生在高考中适当地舞弊,为什么?因为高考成绩的高低是评判学校好坏的标准,学生的成绩是评判老师的标准。

  13、 糟糕的学校体育让中国军力减弱。我们的军人来自学校,但学校对于体育教学根本放任自流,根本也没有教学目标。中国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弱,已经不是新闻了。非常有限的体育课还常常被占用,连“放风”机会都没有。体育在国人心中,只是奥运选手的事情,与他们的子女没有关系。学校也是这么认为的,对于那些热爱篮球、足球的学生出台了不少校规,“不准他们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一个学生的身体羸弱,但只要他的学习成绩好,就能获得赞扬;一个学生的身体强健,但文化成绩不够好,老师就会归罪到体育上。前者往往是听话的学生,后者往往是自主的学生。

  14、 不考的就是不学不教的。在中小学教学上,长久存在这种现象。比如小学的〈〈自然〉〉,高中文科生的物理学、化学、生物,理科生的历史、地理、政治,共同不学的还音乐、美术。这些课程是教育部要求学生学的,但是因为升学并不需要,因此普遍放弃,不学。即使课程表上有安排,也没有人来上课;即使有人来上课,也没有学生愿意听,大多数学生都在做与升学考试有用的事情。

  15、 学校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每个学校在现今的评价机制运行中,只能趋向同一,这将教育的灾难。没有特色的教育产品,务必使人才的培养趋于单一。单一的人才,务必使某个领域的人才过剩,而其它领域的人才却捉襟见肘。我们不止一次见到,当读大学时,某一专业是热门,大家趋之若鹜,但当大学毕业,却成了冷门,人才市场上无人问津。

  16、 鼠目寸光的功利。爱因斯坦是考不取北大、清华的,因为他用一部分时间拉小提琴。能够考取北大、清华的,都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高考科目上的人,根本没有时间去学高考科目之外的东西的,文科生是不学物理、化学、生物的,理科生是不学历史、地理、政治的,文科理科都是不学计算机、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的。学校全部时间都用于高考科目的魔鬼训练中。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开设的高中课程对于每个高中生来说,有一些课程是形同虚设的。也就是说,考取北大、清华的文科理科生连计算机、体育、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基本常识都普遍陌生的,更不要说有修养;文科生连物理、化学、生物常识也是不了解的;理科生对于历史、地理、政治常识也是不了解的。

  17、 “布鲁诺学术分类”、“知识黑洞”、脑科学理论都告诉我们,当下中国整齐划一的只靠书面考试来选拔人才制度不知让多少天才夭折在襁褓、摇篮中。一定要让学生有充足的选择学习的空间,才能够充足让学生的兴趣与学校教学一致。我对英语没兴趣,学习其它语种也能得到满足;我喜爱物理和历史,那么这个成绩应该计入高考,而不是象现在这样的高考,将二者割裂。每门学科都有相同的学分,学生只有在高考中取得相当的学分,就可以读大学。

  18、 闲暇对学生的重要性。中国对考试过于重视,以致让学生只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程。中国学生几乎没有假期,寒假、暑假都要做大量的作业。如果没有闲暇,学生就根本不能走出教材的束缚,也根本没有时间从事自己乐于做的事情,也不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并不是让学生一天到晚忙乎做作业就能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是一个结合体,比如社交、运动、慈善等等都是当前中国教育所缺失的东西。更于关键的是,没有闲暇,就会让人体会不到人生的美好。

  19、 大学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中国,你必须得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在第67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拍摄了中国青年人生活状态纪录片《为什么贫穷》(英文名:Education,Education)的BBC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这样说到。读了四年大学,一走上社会,一切都露馅,书本知识完全是纸上谈兵,更可悲的,除了书本知识,什么也没有。知识并不能产生力量,只有能力才能产生力量。

  20、 毕业率很高,就业率很低。在中国,几乎找不到毕业率低于97%的院校,大多数大学是“0淘汰率”。是不是中国大学的教学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呢?不是,因为在中国进大学难而毕业太容易,只要学生交钱了,就没有领不到毕业证书的。如此办学,自然教学质量也就很差,也就根本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据统计,2005到2011年六年间,全美大学4年制学院毕业率平均仅53%,不少学校的毕业率甚至低于30%——这在中国,一定引起社会动乱的。来自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预计显示,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而中国的这个比例仅是10%。

  21、 中国的教育不可能早出人才,因为不读书就创业被国人普遍认为是“好高骛远”。中国高中永远产生不了这么两个人才:一个是俄亥俄州雪克黑茨市哈沙维布朗高中的爱丽娜·奥聂思凯斯基一直关注着水污染,选定解决金属离子污染水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在3000个小时的屡败屡战后,她终于发明并申报了自动微电子化学传感装置控制电镀系统的专利技术。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电镀时排入水中的金属离子。她还是西门子-西屋科技竞赛地区决赛选手;英特尔科学英才半决赛选手;校世界事物联合国俱乐部主任;校报主编;疗养院志愿者资深协调人;丹麦人在二战纳粹大屠杀中帮助犹太人的历史的研究者。第二个是匹茨堡福克斯切派地区高中的迈克尔·米尼克创作了4部音乐作品,其中的2部为情绪忧郁症患者筹得4000美元善款。他被《匹茨堡邮报》评为2000年最雄心勃勃的新一代音乐家,曾任校报总编、校社团主任、学生理事会部长等职,最后哈佛大学将其录取。因此,也决定了中国的大学产生不了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这三人都是大学没读完就创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麦可思研究院(MyCOS Research Institute)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不到2%,而对应的欧美毕业生创业的数据则是20%。报告还显示,中国年轻创业者具备的技能更低,抱负也没那么大。中国年轻人中相当大一部分人的创业计划是开餐馆或办小店,而美国年轻人通常希望创造出下一个Google或Facebook。

  22、 中小学生在学校里找不到自己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谁都知道,但学校却让不少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比如,有学生想成为画家、音乐家,但学校并不能给他启蒙,虽然有绘画课程、音乐课程,但因为学校根本不把它们当作“主课”。对于想搞体育的,更是充满歧视。学校只教“知识”,因为这样“知识”只是升学所需要的。我们学校为了升学,可以无视学生的兴趣。

  23、 如果文科学生想读数学系,行吗?根据我们的高考制度,你门都没有。如果理科学生想读中文系,也是门都没有。类似情况不胜枚举。文科生也考数学呀,为什么不能读数学系?理科生也考语文呀,为什么不让他读中文系?

  24、 文理分科,使很多人才被埋没。因为每个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所长来选择学习,比如一个学生既对历史感兴趣又对生物感兴趣,怎么办?按中国的高考制度,根本没有办法调和。再深层次思考一下,中国大学根本产生不了复合性的人才,边缘科学当然也很难建立。

  25、 中国中小学校应该实施学分制,不能规定学生必须学什么,而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什么。

  26、 高考制度更应该改革。笔试部分:(1)课程通识考试(所有学科内容包含在内),标准化试卷。(2)专业能力考试(某一课程的内容)。请注意,前者的考试为“通识”,后者是“能力”。如果这样高考,学业负担一定会减轻,优秀人才一定会脱颖而出。

  27、 从幼儿园至大学,都必须制定一整套课程系列,即“生存技能”。这是必修课,但决不能是卷面考试,而是面试实际的操作或生存能力。比如说,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游泳,且每学期的成绩单都必须有此项成绩的真实报告,此成绩单是升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应当列出各种生存技能、生活技能、救助技能的具体项目和基本标准,强令各类学校切实实施,不能发书、发课本,不能搞书面应试(书面考试最容易走过场,走形式)。还有: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至少一门体育技能且达到一定的标准,这种体育成绩作为升学的必备条件之一(中国的国情是:不是用于升学的,就是无用的,学校也不会考测,至少不开设课程。鉴于此,我将它列为“必备条件”)。

  28、 课本不统一由学校发售。让学生自由购买,以杜绝每年大量的纸张浪费(因为有很多书籍根本不是“书”,一发下来,根本没人看,纯粹是有关利益方推销的废纸)。还能让课本得到多次使用的机会,节省学生的学费。

  29、 教育平权。名校做大,越做越大,巨无霸;“非名校”没有了生源,濒于瘫痪、倒闭。政府应当致力于师资、教学设置、生源等方面的均衡,而不能特别扶植某学校。名校可以做强,但不能做大,一旦做大,就形成垄断,让非名校举步维艰,最终也损害到名校自己。

  30、 任何考试,都允许考生带工具书。这样考,就可以杜绝考纯记忆的知识(比如,字音、历史日期、数理化的公式、概念等等);这样考,就迫使命题者创新,命出很有新意而又真正能考测到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这样考,将会让课堂教学呈现出为学问而争辩、而出谋划策的“头脑风暴”。

  31、 考试舞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论科技怎样发达,也不能终止舞弊现象的发生。你看现在高考,摄像头、屏蔽仪都用上了,但舞弊仍然猖獗。如果高招办能将高考现场的视频公之于众的话,你就将会看到舞弊人次大大高于官方公布的数据。纵然有视频,教育厅也不能判定某考生舞弊(比如偷窥)。事实上,绝大多数班主任在高考前夕的“最后一课”教的就是“如何打‘擦边球’”。

  32、 杜绝考试舞弊现象,是保证考试公正公平的前提,必须彻底改变“几十万人考同一种试卷”的现状。可以按标准试场(30人)出30套试卷。30套试卷在内容、难度、思路基本上相同,但给出的信息不尽相同,比如说,同一内容的数学题,难度、思路相同,只是数字不同;同一英语听力题,听的内容完全一样,但考试角度可以不同。事实上,有的大题可以完全一样,比如作文。出卷者完全可以在内容、难度、思路等方面控制到“零距离”,从而真正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33、 高中会考或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或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已经彻底堕落,舞弊几乎公开化(老师公然到考场上发答案的现象年年发生),成了败坏教风、学风、社会风气的罪魁祸首,只有诚实而又学习差的学生才会不及格。将这种考试成绩纳入“大学录取”的成绩中去,让会考成为一个严肃有意义的考试,不再是儿戏,不再是玩弄、践踏考试的尊严。

  34、 为了做中国是搞素质教育的表象,虽然现在也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但因为不是高考内容,考试就是让学生抄一抄答案交上去了事,教育局对此也心知肚明,过场走完了,“素质教育”完成了。

  35、 “县一中现象”或“超级校”,即每一个市县最好的中学都是在县政府所在地,集中了全市县最好师资,集结了全县最优的办学资源,垄断了全县最优秀的生源。三十年来,如此的推波助澜,使“县一中”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彻底打破了以前公共教育资源共享、均衡的良好局面,致使其它学校严重萎缩,不得不撤校或合并。择校成为了家长不得不为之的选择,而由择校带来的腐败从来没有得到遏制、查处。不只是学校的行政人员或官员,就是小小的班主任都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或多或少的捞钱。

  36、 在“县一中”或“超级校”,又分为“零班”“奥赛班”“普通班”。当然这种分班是根据考试成绩而分的,貌似公平、公正,但家里有钱、父母有权或有关系的学生,虽然分数线不够,也可以进入所谓的“零班”或‘奥赛班’的,而普通班的学生自然全是普通老百姓的子弟。

  37、 由于教育工作总让我们的国人无比敬畏,也似乎不会产生什么重大的贪腐,所以谁也不怎么关注,最多打击一下‘补课’的教师,而对学校的财务监督则形同虚设。即使乱收费,也是经过“家长委员会”同意了的,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又都是由“零班”“奥赛班”学生家长,以及地方官员、老板为主体的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哪里有公心为普通家长表达心声?学生受到了什么教育呢?学生会想:自己的能力并不重要,只要有钱有权,任何规则都是放屁;老师表面道貌岸然,其实也是媚钱媚权。

  38、 每当特别重要的上级来学校视察或检查学校工作时,校长都要分别召开多次师生大会,将一套谎话连篇的说辞教给师生,让学生为“实验报告”造假,让教师和教务人员为各种文件造假。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怎么能够热爱真理、追求公义、诚信待人、敢说真话、摒弃假丑?

  39、 禁止双休日的“补课”。这种“补课”既剥夺了学生的休息时间,也剥夺了学生追寻兴趣的时间。按理说,“补课”只是学习较差的学生的需要,但现在却是全体学生的需要。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不得不在自己已经弄懂的学问上反复折腾,让他们没有了进一步深刻思考追求最新知识的时间,让他们身心疲惫,让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兴趣渐减。补课的盛行,直接让学生没有自由的空间,而封闭在教室里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创新灵感的。

  40、 补课,实际上是虐待学生。如果我这样表述还认为空洞的话,那么让全体家长投票表决,是否赞同“补课”,我想,我们家长大多数是会赞同“补课”的,因为他们喜欢虐待自己的孩子;再说,把孩子放在学校,家长不用操心。若放在家里呢?家长不知所措。那问一问高中生自己吧。补课不补课,让当事人自己说了算,怎么样?家长说,他们是孩子,不懂事,怎么能让他们自己说了算呢?因为高中生根本不会要求“补课”的!以前小学、初中也盛行“补课”(初三还在补),后来教育部强行禁止了,学校乱了吗?社会乱了吗?没有!

  41、 高中能不能读三年?这个问题可能有人觉得突兀。事实上高中新授内容都只用了二年,第三年都在为应试而搞“题海战术”。三年的内容用二年时间去完成,这完全不符合教学规律。如果说符合规律,干嘛高中要三年制?干脆像文革时期那样缩短为“二年制”好了!多少学生在高强度快速度的鞭打下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成为了高考的“殉葬品”!因为这种残酷的淘汰式的教学,根本就是为提高升学率而搞的,根本没有为了教育本身。多少学生不是输在智力上,而是输在体力上!顺便说一句,大学本科能不能让学生真正读上四年?大专能否让学生真正读上三年?社会太浮躁,大学堂里能不能放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不能收了四年的钱却让大学生读不到三年的书?不能收了三年的学费却让大专生只读不到二年的书?

  42、 禁止“教辅书”泛滥。事实上,“教辅”都是一些拼凑的题目,根本没有什么能启发人的创新思维的东西,但确实是获取高分的“宝典”——它是应试教育产下的怪胎。中国学生的读书量在全世界是最低的,但在做题上是全世界最高的。外国出版社总是以出版最新著作而获利,中国出版社都以出版这种拼凑的“教辅”而获暴利的。西方总在出“新”,中国总在出“旧”,并且还是让他们在求学时期专注于“旧”。我们放眼世界,哪一个国家出版社是把“教辅”作为创收的主要来源?没那么一个市场!“教辅”的泛滥,是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的罪魁祸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教辅,就限制了让学生无限机械做题的可能,就能阻止学生作业负担不断高涨的趋势。

  43、 不要让高考神秘化。从高一开始,谁也不知这一届高考会怎么考,考什么,因为新“考纲”要等到高三才露出庐山真面目。按道理说,发了什么教材,就学什么教材,也就考什么内容,这应该是教学常理。不,考什么,要等“考纲”下达才知道的——这就是很诡异的事情。因此,在高一,师生根本不知这一届的高考会怎么考。各省市教育厅也“沉默是金”,于是,各种芜杂的信息贯穿整个高中教学。“高考权威”出现了,他们靠“内部信息”发大财了,编“信息卷”,活跃于各个高考论坛上,像搞学术研究一样揣测命题的方向。他们的话就是“真理”,因为他们自己是省市“权威”,能影响到命题,有不少还直接参与命题。等到“考纲颁布”下来,师生才发现有那么多学过的东西却不在高考范围之中,还发现那么多没怎么学过的又是必考的,这下慌了,恶补,疲于奔命,后悔没把“权威”说的当回事啊!果真是“高考权威”啊!后悔没买“高考权威”的“教辅”“信息卷”啊!

  44、 当然,我也知道,教育厅这么晚颁布“考纲”的用心在于让广大学生接受素质教育。但事实上,全国所有的高中都在高一上学期就分文、理科的,而教育部规定必须在高二下学期才允许分文、理的。如此大规模的违规,教育部或当地教育局不能不不知道吧。

  45、 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只需回归常识,即发给学生的教科书都必须确保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开足课时,配匹专业教师,并有严格的正规考试,而不是将其中的一些非高考科目列为“副课”而弃之不顾。化学、物理、生物等实验也不能弄虚作假,“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也不能走形式。我想,中国学者在论文方面总出现“抄袭”现象,与中学的许多弄虚作假搪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例行检查”有关。

  46、 音乐、体育、美术等也是“文化课”。就目前现状而言,高中教育完全没有将这些课程视为未来公民必需的基本素养,更没有将视为“文化”。这些课程形同虚设,没有一次象样的考试。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从不把当作一回事。要想以音乐、美术、体育为自己职业方向的高中生只能去省城天价培训班去学习,在自己注册的高中学校就根本学不了(这些课程没有按教育部规定开足,甚至根本不开),但他们还得交学费,哪怕你根本没有在注册的学校。我们的教育方针不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吗?事实上,全中国的高中生无一人得到过“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中国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所以我们不能嘲笑考艺校的那些考生不知巴金何许人、不知四大发明有哪些,甚至不知“五星红旗”,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在课堂上学过几天,因为“专业成绩”很重要,这些东西并不很重要。反过来,问一问文科、理科学生,足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有哪几个?贝多芬是哪国人?谁是印象画派的鼻祖?……。这些学生绝大多数也答不出来,因为他们根本不用学这些东西来考大学,甚至他们鄙视这些。

  47、 开一张清单给你们看,这些书籍都是学生碰都没有碰一下的,老师讲都没有讲一下的(因为这类书籍太多,做也做不过来,讲也讲不过来)。这些书籍,一发给学生都成了“崭新的废纸”。语文:1、《语言文字应用》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2、《新闻阅读与实践》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3《中国小说欣赏》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4、《中华文化经典研读》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5《文章写作与修改》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6、《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数学:1、必修课本(4)。2、选修3-1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3、选修3-4课本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4、选修2-3课本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5、选修2-1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只讲二分之一。物理:1、选修2-1课本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2、选修3-3课本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生物:1、选修(1)课本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2、选修(2)课本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英语:1、选修(11)课本以及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2、必修(2)讲了二分之一,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没做也没讲。3、选修(6)学了二分之一,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没做也没讲。这只是理科生提供的一份不完全的清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事实上历史、地理、政治、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实践等等课本配套练习册《示范课堂》统统都是“崭新的废纸”。这些书籍都是按教育部规定必须配备的,其中大部分是“崭新的废纸”,其实还有学校或老师要学生付钱的大量练习册以及试卷也有不少沦于“崭新的废纸”——多么大的浪费!现在的高中生都是“著作等身”,但真正给他们一生受用有多少呢?财力的浪费,资源的浪费,智力的浪费!

  48、 中小学体育联赛势在必行。体育要成为全民性体育,不从高中、初中、小学抓起,怎么能真正成为持续的体育强国?体育人才也人才,不只是科学家才算人才!中小学教育不只为了培养科技工作者或科学家,也应当成为体育明星、音乐家、画家的摇篮!体育明星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往往比科学家还要大,中国缺少世界级的明星,而中小学生正是这方面人才的“预备军”。只要运用好中小学这个巨大的人才储备库,中国杰出人才才会有真正的“接力”!

  49、 计算机教学比英语更重要。英语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语言,每个学生花在学英语方面的时间比学母语还多,但真正用得上英语的人微乎其微,而运用计算机应该是每人一生的功课。但是,因为计算机不是高考科目,课时明显不足,师资明显不强。虽然大中小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但都是走形式,各个学校自行考试,考试规格太低,成绩也极不真实。英语要学,计算机更要学,如果两者只选一项计入高考总分,就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吧。

  50、 英语教学是中国教育效率最低下的一个课程。为什么?学了,只对考试有用,不能得到广泛的运用。教学效果也只在书面考试上,学了十几年还是“哑巴“。

  51、 美国空军飞行员的学历至少是硕士,而我们中国的宇航员如杨利伟等人只是高中生(花了不少时间学习高等院校的课程,这何尝不是额外的浪费呢?)。我们的硕士里不可能出飞行员、宇航员,为什么?因为读书把他们的眼睛、身体素质搞坏了。我们的应试教育不能为特殊人才提供成材之路,所以只有在高中生(往往高中还没有毕业)选择那些身体上符合标准的,而被选择到的人又往往是学习能力不怎么优秀的(能考取大学的,不会选择当兵)。

  52、 别看中国在国际大赛中总取得为数不少的金牌,但实际上中国学校的体育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国人轻视搞体育的学生。为什么?因为搞体育,没有前途。因此,只有那些在高考科目上能力非常弱的学生,才被逼上梁山,搞体育。再看那些金牌的含金量,都是一些“小众”项目,“大众”项目如三大球,冲出亚洲都难。为什么?学校根本没有取到培养体育人才的作用(顺便说一句,绘画、音乐人才的培养,中小学都没有尽到培养的责任,都“外包”了)。

  53、 每年也有不少展示“素质教育成果”活动,而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又将“素质教育”理解成一台文艺晚会,弄一些学生登台表演一下,“素质教育”大功告成。

  54、 中国体育大学应该说是中国体育专业学习的最高学府,但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大学生运动会上,鲜有好的成绩。为什么?因为这些考入的学生高考成绩较高但专业成绩平平也行,而专业成绩高但卷面成绩低的人根本入不了这个大学的门。也就是说,李娜、姚明、刘翔等是根本入不了中国体育大学的。

  55、 做大做强的办学观念是当权者的观念,只为了政绩就敢堂而皇之造成史无前例的教育垄断,这种垄断造成了三十年来的教育越来越不公平竞争,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城市花上亿元打造“超级校”,而广大农村的学校却一直在“希望”中,校舍破败,电脑老旧,教学上稍微有点名气的老师都被上一级的学校挖走。

  56、 金钱和权力充斥着中小学,金钱与权力都可以让人进入重点校。重点校里又有重点班,平行班的学生要进入重点班也可以由权与钱来搞定。这又是教育不公平的恶劣现象,但国人已经熟视无睹,竟然也默认其“合法性”。

  57、 北大、清华在全球排名之中,长期不能超越日本、香港、新加坡的某些大学,为什么?因为做学术的从来不如做官的。中国大学教授的学术地位不少是靠一官半职来体现的。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只是凭借当大学校长才被“选”上的。

  58、 教师的道德出现了史上最大的滑坡,总以蜡烛自喻的老师在金钱至上的风气之下也千方百计搞钱了,更有甚者竟然成了衣冠禽兽,性侵学生了。

  59、 中国中小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上网成瘾?因为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形同虚设。为什么会形同虚设?因为它不是高考科目,老师根本没有教学生最基本的编程,学生根本无法进入计算机知识的深处。西方总是出现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儿童和青少年,而源自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产业革命总是后继有人。我们中国的大学生即使考上了计算机、网络信息方面的专业,也只是知道它们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学科,是能够获得丰硕薪酬的职业,但中小学实在没有教给他们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中国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了西方12年(小学、中学的时间)。我们的进入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大学生在此之前,没有老师教给相应的知识、技术。很简单的五笔输入法都不会,只会用拼音输入法,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功劳。

  60、 “超级中学”并不是因为老师的能力特强而升学率奇高的,是因为地方政府用行政手段将智商高的学生全都集结这个学校而特牛的。我们中国官员从来就会人为地制造“虚假繁荣”,“放卫星”,制造“不平等”,将学生也分成三六九等。用纳税人的钱搞“形象工程”,甚至把学校当作产业来办。

  61、 高考是公平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唯有“公平”是不够的。科举考试也公平的,但却没有出现过一个科学家,为什么?因为考试内容绝对统一,且不能自由选择、质疑与诠释,严重禁锢了国人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