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计划与规划

作者:李旭之  更新时间:2015-12-07 09:25:27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我国搞社会主义经济,早在一九五三年开始,就有个五年发展计划的制度,从一五计划贯彻到2005年结束的第十计划,五年计划制度从2006年开始,计划改为了规划,现在正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单从计划一词变成规划,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上明显的变化。再从词语的特性上,计划是具有较强的指令性,线条鲜明,而规划则柔性得多,如氤氲般的。从执行上看,计划因为线条的鲜明,任务的明确,执行起来更容易在目标上追求和在完成上衡量,而规划就不具有这些执行力了。

  中国人向来崇尚中庸之道,但崇尚不等于就能做到,又向来爱走极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决定,社会主义经济必然是一种有计划的发展制度,如果没有了计划,任凭经济自由(散漫式的)发展,就肯定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这印证了我国从一五计划直到十三五规划中,是一条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所要求的。计划经济时代,制定计划的部门,也许计划的本领不高,也许权力的滥施,也许有从中有意搞破坏,将中国的计划经济推到了一个极端,给计划经济造成了诸如死板、没有活力,捆手脚等的恶名。但无论怎样,在一穷二白的旧中国走来的新中国的前三十年中,正因为计划经济制度,才快速完成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短短时间里,从旧中国只会制作桌椅板凳的落后农业经济,达到了能生产汽车、坦克,核潜艇、铁路四通八达,更拥有了原子弹导弹和卫星的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之列,这是计划经济最大的功劳。计划经济的弊端,主要使人们感受到的是在民生领域。那一时期,中国如想完成工业化,是必须先完成重工业建设的,否则就不可能再完成轻工业的建设,不否认的说,在重工业有一定基础后,轻工业的建设的确发展慢了些,影响了民生的提高,使一些人由此非常不满计划经济制度了。说到底,搞社会主义是新鲜事物,我们计划的本领还不是很高的原因吧。

  舍弃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就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现在一切由市场决定,如若有人再说计划经济的一点好话,非常有可能就给扣上反改革的帽子。计划经济也因此成了一个带有恶名的有罪经济制度。我国的五年经济发展制度,必然改成规划了。但是任何一个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从来都有自己的一个发展计划,除非真的就是过一天算一天的除外。何况一个国家呢?尤其是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呢。当初邓小平同志也说过,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市场。本来也如此。但现在我们的经济基本上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不如看几个例子。我们搞市场经济,一切都交给了市场,其实现在除了已经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之外,政府所能控制的经济几乎没有了。原来在计划经济下,党和政府拥有自己能够直接可以调动的经济,但现在党和政府能调动谁呢?党和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有谁能执行呢?政策再好,也是出不了中南海的,并不是下层有意违抗不执行,而是无法执行。譬如住房,现在各地的住房都控制在私人性质的开放商手中,开放商拿着房子,目的并不是为了让群众住上房子,改善居住条件,而是想用房子来挣更多的钱,其目的完全不同于党和政府的目的。政府要控制或者想降低房价,让更多的群众住上房子改善居住条件,但是所有的房子,政府都调动不了,不是自己的,又何从控制房价呢,只能任凭开放商不断推高房价,美其名曰市场决定。群众的怨声载道,只能对政府越来越不满。

  再看农业。我国农业从有组织的集体经济改变成小农的个体经济后,不仅彻底断绝了农业机械化的出路,也使农业的种植呈现出了无序的状态,农民种植什么,种植多少,只能跟风市场的变化,跟风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旦风向改变,农民的悲惨,在新闻报道中已经到处都是,看到有的农民把正在生长的农作物铲除,看得只叫人心疼不已。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多数农民来说,意义有多大呢?

  工业上的情况更不容乐观。中国二十多个工业领域,已经超过八成是私营企业。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的私企老板,最关心的是追求自己的利润,至于自己的企业和产品能否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不会去考虑的,外资企业更没有义务去考虑。所以,中国的私营企业,因为实力有限,重复生产的多,低端产品的多,相互压价残酷竞争的多,而换代升级、产品研发、填补空白等任务是不大可能完成的。在遍地私营企业的中国,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进步一直进步不大,多数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唯一能拿得出来领先于世界的,只有没曾舍弃计划经济的铁路行业和航天技术,才创造了中国高铁速度和航天成就。

  计划与规划的最大的一个差别体现在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上。在计划中,不论什么企业和经济体,都属于党所拥有的,其中的任何一个劳动群众,直接在党的领导下,党直接联系于群众,党和群众直接接触,体现了党的群众基础的所在,党的计划直接由劳动者去完成,因此执行效率是最高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最快反馈到党的计划部门予以调整。

  相反,在以私企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中,党和群众的联系,因为私人老板存在于中间,割断了党和群众的直接联系,群众直接受私企老板控制,群众在私企中的生产生活情况,群众不仅不能向党内直接反映,而且党对劳动者是盲眼。这也是几十年中工人不断起事,政府部门不能妥善解决的直接根源。农业中也是如此,农民单打独斗之后,农村中的党组织已经形同虚设,或者有的向黑帮团伙的性质发展。党和工农群众的脱离,使我们党不再拥有群众,丧失了群众基础。

  工农是社会的最大主体。党和政府脱离群众之后,不论再好的计划还是规划,都不会再获取工农劳动者的响应,劳动者只会受到企业老板的指挥,至于国家的发展规划,早已经跟每一个劳动者无关了,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地位烟消云散了。

  规划的执行情况,也许只能依靠统计局来做数据了,因为群众也越来越不相信统计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