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大寨,甚至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还干过建大寨田的农活,因此早就想过去看看。最近,应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几位师生相约,并受大寨村党支部李副书记邀请,来到大寨,近距离接触这个神奇的村庄。我们一行6人就住在李书记家里。
“七沟八梁一面坡”,是大寨的真实写照,放眼望去,大寨很平整的土地不多。不只是大寨,整个昔阳县的农村也大体如此。这里位于太行山区,是部分山地覆盖厚厚的黄土,土壤结构并不理想,土壤不稳定。这样的生态环境,按照现代机械化大农业的要求,是不适应种植粮食的,或者也不适宜人类居住。
然而,大寨存在的意义就是改变了不能生产粮食的现实,在上个世纪缺乏机械能投入的前提下,用肩抗人挑的原始办法,硬是将“七沟八梁一面坡”改造成了高产稳产的海棉田。大寨的有机粮食记录在上世纪70年代就突破了亩产千斤。大寨能够种植的土地,都是人工平整出来的,最大的地块也就四五十亩,很多土地不足半亩,更少的只有几个平方米。
大寨人靠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即使在自然灾害面前,不仅没有向国家要一斤救济粮,还每年向国家贡献20万斤粮食。如果全国农业都努力干,不抱怨不等靠,在并不适应农耕的黄土高原上都能够为国家贡献粮食,全国那些自然条件好得多的地方从事农业生产,应当更没有问题,中国人吃饭问题就很好地解决了吗?这才是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原因所在。
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有些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向中国伸手要援助是,机制的周恩来总理就向他们推荐大寨,甚至还陪同他们乘直升飞机到大寨看大寨人辛苦劳作的场面,亲自见证了中国人在困难面前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国外友人就彻底打消了等靠要的念头。除了山西昔阳县大寨,河北遵化县的沙石峪是向社会主义国家宣传革命干劲的一个榜样村。
大寨是个农户只有100多户的小山村,经过土地整治以后最多的时候土地七八百亩。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大寨发展了森林公园两四五百亩。现有耕地500多亩,150亩发展了苹果,还有较好的坡地和沟底面积约350亩,分到100多户里。这些土地还有集体的农业组耕作,主要是耕地、播种和收获,个人负责施肥和锄草。目前大寨主要靠天吃饭,当年建设的非常好的水利设施,今天有些已经失修不能用了。
来大寨的名人非常多, 从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到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再到各级领导人,硬是明星加上知名作家,不计其数。大寨人对大寨精神的创始人陈永贵非常尊重,在大寨修建有很好的墓地,是按照陈副总理(陈永贵生前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拿公分的总理)选的的地址修建的。大寨还修建有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纪念碑,大寨有郭老三分之一的骨灰在此落地。郭老为什么对大寨那么重视,据介绍是郭老佩服大寨人的精神,大寨人在常人认为不适宜居住的地方不仅满足了自身粮食安全,还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粮食。
由于名人效应,来大寨的游客也非常多,每年有近30万游客。但已经大不如前了,外地游人到山西旅游,首先想到的是五台山、晋祠、平遥、乔家大院这样的风景名胜或文化景点,只有对那个年代有特殊感情的人才会想到大寨。
今天的大寨农业已经严重萎缩,几百亩地生产的玉米与外面市场上一样面临八九毛钱一斤的命运。当前大寨的主要收入是工业与旅游。下一步大寨的农业向何处去?大寨能否带领全国农村走生态农业道路呢?这是摆在大寨人面前的全新课题。
大寨人至今还过着集体生活,农民人均收入1.9万元,这在全国农村中依然是较高的。农民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还有不少优惠,这让外界很羡慕。
下面附上几张现场拍摄的图片。
蒋高明,山东平邑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联合国大学咨询专家。曾任UNESCO-MAB-China副秘书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学者等。最早提出自然恢复理论以及“畜南下、禽北上”战略构想;针对风沙源治理、食品安全、生物入侵、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等建议,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研究成果曾两度进入西方大学教科书,并被美国《科学》杂志长篇报道。2006年创建弘毅生态农场,坚持“六不用”经营农业,即不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人工合成激素和转基因,并身体力行地在全国推广弘毅农业模式。
来源:弘毅生态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