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劣食盐农村泛滥 监管不能放“马后炮”

作者:直隶巴人  更新时间:2016-07-18 10:01:01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石头

  贵州警方最近侦破一起假冒伪劣食盐系列案件,犯罪分子竟然将畜牧用盐违法销售给群众食用,而这种盐在农村地区广受欢迎,被用于腌制腊肉、香肠、日常炒菜等。

  畜牧用盐饲料添加剂氯化钠,本应销售到饲料生产行业和农村养殖户用来给牲畜吃,想不到这种不含碘,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技术标准,人不能食用的盐却在贵州农村长期大量泛滥,贵州市场每年只需5000吨饲料添加剂氯化钠,而2014年7月至今进入贵州的饲料添加剂氯化钠超过20000吨,多出来的15000吨哪去了,显然是卖给了千家万户被吃掉了。数额之大很是触目惊心。

  畜牧用盐在农村泛滥,不仅扰乱食盐市场,更主要的是长期食用这些假劣盐,将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影响人口素质。碘缺乏最主要危害是影响胎儿和0至3岁婴幼儿的脑发育和体格发育,过去克汀病在黔东南州部分地区是重病区,发病率较高,表现为患病群体智力低下,成年后身材矮小,有大脖子、流口水等症状。因此畜牧盐卖给人吃,其危害虽然当下不明显,但却是祸害子孙不能容忍的罪恶。

  那么为何这些畜牧盐会在农村泛滥?一是利润惊人。食盐定价为每吨4000元左右,而饲料添加剂氯化钠每吨800元至1200元,劣质工业盐每吨约300元。贩卖假冒伪劣食盐的利润可达到20倍,接近贩卖毒品的利润,巨额利润让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二是监管失灵。犯罪分子之所以无所顾忌把假冒伪劣盐往农村销售,很大原因农村是监管盲区。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用于生产饲料和养殖牲畜,属农业部门主管,根据《食盐专营办法》《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的规定,畜牧盐属食盐专营的范畴。由于多头管理,出现法规政策“打架”现象,往往是没人管理,导致市场监管出现漏洞。也由于农村地域广大,监管只等群众举报,而不是沉下去主动查处,让奸商轻易就把钱赚了。

  另外群众防范意识差。由于在边远的农村市场,老百姓辨识度低,一看是白色的,一尝是盐巴的味道,价钱很便宜,就买回家食用了。这也给了罪犯可趁之机。

  2017年1月1日盐改方案开始实施,农村食盐安全到时将面临更大挑战。因此打击贩卖假冒伪劣食盐违法犯罪,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自身防范意识,能够辨识假劣盐,自觉不买假冒伪劣食盐,并踊跃举报不法商贩,另一方面监管不能总放“马后炮”,要加强监管,不能等着老百姓把畜牧盐吃进肚子得了病,才想到来堵这个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