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限制公立医院?

作者:胡懋仁  更新时间:2020-04-09 09:05:56  来源:北航老胡之闲话   责任编辑:石头

  防疫抗疫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现在应该可以这样说了吧?在网络上,有很多人谈到这次战疫中,公立医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说,前些年,国家有些部委发出文件,要求压缩公立医院的数量,扩大私立医院的数量,现在这样的说法被不少的人们所诟病。那个传说中的文件我没有看过,不知道具体是怎么说的。但是,从中国现实的情况而言,公立医院不仅不应该减少,而且还应该大力扩展。

  现实中国医疗资源,虽然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相比,我们的资源应该是比较丰厚的。便与中国人民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现在的医疗资源,绝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城市中,而一些一线城市,所占有的医疗资源就更为庞大。这不是说城市中的这些医疗资源已经过剩了,而是在更多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我们的医疗资源还远远不足。这次抗疫,如果不是全国和省出大力支援湖北,那么湖北的情况还会有什么更要命的状况,还真是不好说。所以,中国如果考虑到全民医疗健康的保障问题,绝对不是去发展私立医院,而必须大力发展和扩张公立医院。

  那些目前在医疗资源方面还相当匮乏的地区,没人愿意在那里建设私立医院。因为那些偏远地区,人民收入普遍赶不上城市,更赶不上一线城市。这些地方的医院,要想靠所谓提高医疗服务来收费,还是不太现实的。所以私立医院不太可能在这些地方建立起来。但是这些地方确实需要增加我们的医疗资源,这是解决这些地方人民享受最好的医疗与健康服务的根本途径。而这些资源的提供,唯有国家的公立医院才能够做到。如果如网上所传,继续压缩医院的数量和规模,那无异于一场灾难。

  再有,我们国家医学院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他们的就业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大问题。如果公立医院数量在不断地减少,那么这些医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让他们去私立医院吗?一来,私立医院不会接收使用这些缺乏临床经验的刚毕业的学生,二来,私立医院会认为,他们要承担更大的医疗事故的风险。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发展我们的公立医院。

  新增公立医院,当然需要一个骨干医生去把架子支撑起来,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应该不会太大。虽然把在一线城市的医生调往这些偏远地区,是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在政策方面把事情做得圆满一些,为这些支援偏远地区医院的优秀医生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与服务环境,如子女就学等问题,以及提高这些医生的待遇、包括解决职称名额、增加进修和出国交流等方面的机会,这都是不太困难就能做到的。在这些公立医院的框架搭建起来之后,再来吸收更多的毕业不太久的医学生,问题应该不是很大。当然,困难总是有的,经验总是需要积累的。但是只要这样的资源已经在那些偏远地区得到了增加,其他问题都不是什么多大的事了。

  建医院,是为人民的健康服务。而私立医院在这方面的作为就是很有限的。我不知道,传说中的有关部委为什么要扩大私立医院的数量,而压缩公立医院的数量,其中的理由何在?如果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理由,那就肯定存在着问题。私立医院背后的资本是不是对这些有关部门下手了?是不是有些官员与这些资本有什么瓜葛?是不是这些官员只认私立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置人民的健康于不顾?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说,卫生部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还说卫生部不要变成城市老爷卫生部。毛主席的批评是很中肯的,也是很深刻的。如果今天国家卫健委对在偏远地区发展公立医院没有什么兴趣和热情,那只能说明,这个卫健委是一门心思只想做城市老爷卫生部了。当然,我希望我的这个认识是缺乏依据的,甚至希望我的这个认识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如果我是错的,那就说明卫健委还是有救的,还是愿意一门心思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服务的。

  这次抗疫斗争反映出我们广大的医疗卫生战线的白衣天使中,素质是非常好的,技术也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是非常可以信赖的,也是可以依靠的。这也反映出社会主义医疗战线上的整体素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制度的优越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需要公有制经济企业,也需要公有制的医疗卫生单位。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外的事实告诉我们,八九十年代英国美国搞的一些国有部门私有化,已经给他们带来的不少的麻烦。中国如果走他们的老路,只有坏处,没有任何好处。因此,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方面,虽然我们允许非公有制医疗单位的存在,但我们国家主体的医疗卫生事业主要还是要依靠我们的公有制体制。如果在这个方面走偏了路,那么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