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网编者按图
民族复兴网编者按:比拼实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用毛主席的话来说,世界上的形势,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通篇没有逻辑的文章是没法点评的,推荐给大家主要是为了观察一下右翼的说法。
比拼实力的时代,阳谋在旁,陷入阴谋论不会让竞争对手白痴,而是会让我们自己变得简单易怒。
美国不加息,很多人认为是个阴谋,我至今没有弄懂中间的逻辑。如果美国加息,新兴市场资金继续大规模流出,难道就不是个阴谋吗?美国不加息,对欧美的股、债市场没有什么好处。
有人痛心于中国央行被忽悠,在欧元、日元汇率上升期增加了黄金、欧元、日元外汇资产,当美元上升时,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债务上升,政府不得不抛售美元维持汇率稳定,这将导致市场预期恶化人民币加速下跌,最终不是发生债务危机就是发生金融危机。
还有种说法,加息会促成美国国内通胀,因为美元加息后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导致日元、人民币等套利资金换成美元流入美国,而世界其他地区资金下降,这使得美国资金泛滥,而其他地区资金紧张,不得不进入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不必加息已然如此,而美国8月CPI环比下跌0.1%,高通胀很遥远。
中国政府拥有如此之多的外汇储备,到底是买铁矿石、油田、日元国债还是法国国债,由中国政府自己说了算,没有谁拿着枪顶在中国政府的脖子上强迫购买日债。
到今年年初,中国陷入官方外汇储备过多的甜蜜烦恼中,两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既然不能分给全民增加消费,购买资产与投资就是必然的选择。中方不是买美债就是买其他资产品,没有一种其他资产的市场深度广度比得上美债,美债占据资产的大头,顺理成章。指责央行没有在2003年以后大规模购入石油、铁矿石企业等,应该回过头去看看中国某些企业高价收购后巨额亏损的现实,实际上,多数国有大型企业的收购,投资回报率惨淡。近两年企业在欧美澳新等大规模投资,资产价格不高,从品牌到技术已有成效。
央行进行的欧元、日元多元化配置,未必陷入惊天阴谋,是判断不全面与国际地缘政策影响的总体悲剧。
央行从2010年开始对外汇储备进行了多元化配置。这场多元化配置不如人意,有两个信号。
首先,根据央行数据,我国8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从3.65万亿美元下降至3.554万亿美元,减少939亿美元,为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单月减少额创有记录以来最高。外汇储备下降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央行出手稳定人民币汇率,二是外汇储备委托贷款项目在8月份进行部分资金提款;三是8月份国际市场一些主要金融资产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调,其他金融资产相对美元下调,也就是说,其他资产以美元计价下降,出现亏损,不得不计提。
其次,今年8月,央行副行长易纲承认,欧元、日元兑美元贬值很多,对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元计价有影响。
中国究竟投资了多少日元欧元资产,产生了多少亏损,属于国家金融机密。根据2012年来自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路透社报道以及中国外贸收支中各币种的比例的估算,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美元资产占据大头。
2012年6月国外投行计算当时中国官方欧元资产20%,从2010年到2011年期间,所购买的欧元资产亏损,但从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欧元兑美元处于上升周期,在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周期,双方利率欧美都极低,除非是在2009年高位买入的,从汇率市场而言亏损不至于那么大。中国当时加大了对欧洲救助基金(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ESM),由欧盟预算担保,与德国国债差不多,市场收益率在2%到3%之间。
中国官方一度增加了日债与日股的比例,现在看来让人惊诧。2014年去年2月12日,江勋先生在《证券时报》撰文表示,中国在2010年成为日本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至2011年末持有日本国债18万亿日元(折合1.46万亿人民币),按年激增71%。日元兑美元到2012年年中开始逆转,此后美元进入升值周期,如果中国持有日债,做多日股,做空日元,应该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
中国一度获利,2012年8、9两月期间,在日元最高点时,中国开始抛售日本国债,减持量接近2.8万亿日元,外管局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大幅增持日本股票,并获利丰厚。这不是糟糕的投资,日方也配置了一小部分中债,甚至亚元一度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事情似乎皆大欢喜。但此后发生一连串事件,从TPP到抛售日债、日本极右翼上台,形势急转直下,中国陷入被动。这中间美国“功不可没”。在欧元出现后,中日韩再来一个亚元,绝非美国乐见。
庞大的官方储备在投资时,必须考虑到政治、地缘、经济趋势、两国情绪、市场涨跌种种因素。阳谋是有的,说阴谋,未必。政府部门掌握庞大的资金,除非政府足够高效、廉洁与市场化,否则,中国的情况可以预见。
储备下降,藏汇于民,必然伴随经济下行周期,就是目前所看来的结果。如果储备上升,经济周期上升,同时藏汇于民,意味着中国外汇体制与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变革。
阵痛是不可避免的,改良制度让企业家留在当地,而后逐步藏汇于民,让小老虎们到国际上去投资吧,别尽盯着外管局了。这种体制、这种数量、这种复杂程度,谁来也只能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