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赴俄种地 俄罗斯人惊叹田埂修整“那么直”

作者:倪浩  更新时间:2015-11-16 21:27:38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石头

  对地广人稀的俄罗斯来说,大量土地闲置一直是其经济发展之殇,远东地区尤甚。近年来,随着俄开发远东的步伐加快,有关中国人租赁土地耕种的消息不时被曝光。这本是互利双赢的合作,但“中国人”“土地”这样的字眼被个别俄政客刻意提起,一些媒体跟着起舞,一波“中国威胁论”随之出现。中国人在远东租地种地的情况究竟如何?俄地方政府真的担忧土地被“蚕食”吗?《环球时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从种西瓜、大头菜到种庄稼

  “春天撒下一片种,回家去睡觉,麦秋时节回来瞅一瞅,长得好就用收割机收了,长得不好就一把火烧了”。这是对俄罗斯人种麦子情形的一种描述,十几年前刚打算到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种地的李德民被这种说法惊呆了。2004年的一天,他又一次深深地被震撼了,脚下绵延无际的一片土地,全是黑土,上面竟然什么也没有,一直荒着。让李德民感到兴奋和心跳的是,从那时开始,他从当地政府手中拿到了这块土地49年的开发经营权。

  这块土地面积1500公顷,上世纪90年代,曾有朝鲜族人在这片土地上种过水稻,如今还残留着当时的破旧厂房、木头房屋和石头沟渠。李德民不明白,土地如此肥沃,气候如此好,旁有河水围绕,俄罗斯人为什么不种?

  日前,在北京一个律师事务所,《环球时报》记者见到了李德民,他的身份是黑龙江省东宁华信集团董事长,也是黑龙江省对俄农业产业协会会长。

  李德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俄罗斯远东地区大概有1000多万公顷耕地,而其中600万公顷土地分布在与黑龙江接壤的俄远东各州区境内。“苏联解体之后,土地进行私有化,原属集体农庄的土地分到各家各户。俄罗斯人以肉食为主,他们对粮食的需求很少,整个远东地区也不是俄罗斯的重要产粮区,因此当地人没有种地的热情。另外,政府对农业也不支持,农机、种子、化肥、农药等缺少资金投入,当地人也没有能力去种地,土地就荒在那里。”

  李德民回忆说,中国打开国门最早走出去的是农业,中俄经贸合作也是从农业开始的。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最早一批农民赴俄种地,种的不是庄稼。“1992年、1993年时,我们在做劳务输出,当时去俄罗斯的人在当地种西瓜、大头菜、土豆还有花卉等,当时中俄之间还没有出现土地租赁这样的形式。”

  中国人在俄罗斯远东种地的情形就这样持续了十年,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政府号召中国农业走出去,中俄农业合作开始了新一轮发展契机。

  “中国人怎么能把田埂地垄弄得那么直?”

  “我决心把这块地种好,好好规划,做个榜样出来。”李德民说,他组建了最早一批员工团队,平整并深耕土地,修建新厂房,置办农机具,“我请了专业的团队,里面包含农业专家和顾问,分别负责土壤、种植、养殖等,严格执行毛主席1958年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

  1500公顷土地在李德民手上彻底变了模样,当地俄罗斯人看着啧啧称奇:中国人怎么能把田埂地垄弄得那么直?这个“巨型农庄”引起媒体关注,当时媒体报道称:华信集团计划在3年时间内投入1500万美元,届时每年可实现利润超过600万美元。目前,华信公司已投入200万美元购买国内外先进的联合收割机等农用设备,项目建设初期主要以养猪和种植蔬菜、玉米、大麦、大豆等为主,下一个目标是建立加工企业,进而形成产业一条龙。生产出的粮食一部分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一部分作为饲料加工的原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粮食销售是令中企头痛的一个难题。一方面,俄罗斯对粮食的需求量不大,另一方面种植收成要按中俄贸易来走,有配额限制,难以大量运往国内。中企在俄租地通常有产业园区,将所产粮食进行处理,比如大豆加工等,如此循环起来。

  李德民的农庄目前发展到1.5万公顷,分为3个农庄,形成种植、仓储加工、养殖、深加工产业一条龙,2015年4月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境外农业产业园区。这是中俄农业合作的一个缩影。

  李德民说,这是中俄农业合作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之前从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农业合作项目。农庄被曝光后,引起滨海边疆区政府各部门的关注和怀疑。“所有部门全来了,包括政府、检察院、安全部门、农业部门,他们跑到农庄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从事违法行业,是否破坏俄罗斯的资源,是否遵守俄罗斯的法律。等他们现场检查完毕,给了我们非常高的评价,并感谢我们把那里的土地经营得如此之好,而且严格遵守法律。”

  俄罗斯农牧业产业联盟主席刘远君告诉《环球时报》,无论是对中国人还是韩国人、日本人,俄罗斯的态度总体是一致的,政府欢迎外国人来投资,活跃市场,但他们又存在两面性:既欢迎,又提防。

  李德民的公司解决了当地就业。“学校开学时,我们给学生们买录音机、电视机,老师和学生都很高兴。我们还坚持为当地贫困户送水,十几年一直没断。”“有一个当地人在我们这里工作了十几年,原来家里什么也没有,现在什么都有了。房子装修了,家电买全了,车开上了。”

  2009年,李德民的农庄所在镇政府举行纪念活动。“镇长在主席台上讲话时,张口就说:感谢阿尔马达公司(华信集团在俄子公司),感谢中国的工人,因为引进了中国工人,引进了中国的种植技术,使我们这个地区的农业有了快速发展。”李德民没料到镇长会讲这一番话。2013年,滨海边疆区政府报告中写道:阿尔马达公司引领了滨海边疆区的农业发展。

  “不能一窝蜂全上,不要内战”

  历史上俄远东地区耕地开发以中国人为主,但随着俄远东土地对外开放,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新西兰等国的企业陆续入驻。“情况不是很乐观,中国面临很多竞争”,李德民说,“俄远东开放是对全球开放,从政策层面的意图看,他们是在各国竞争中寻找平衡点。”

  对中国企业形成竞争压力最大的是日韩企业,日企在精细农业中占据绝对优势,而韩企抱团出海,财团支持的优势让中国企业自叹弗如。李德民说,“我最担心的是韩国企业,他们企业数量虽不多,但是非常团结,而且政府给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拥而上。”刘远君说,中国人在俄种地采用低成本扩张,只考虑个人利益,最主要的反映在哄抬土地价格上。刘远君很费力地在俄罗斯注册成立农牧业产业联盟,并担任主席,目的就是想把远东地区的中国种植户集中起来,形成合力,避免内战。“同时要求这些联盟成员科学种植,大豆必须轮种,三四年不换茬,俄罗斯政府就要把我们的土地收回去。”

  “中俄两国贸易刚开始时,很多中国人给俄罗斯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比如随地吐痰,大声讲话,甚至不遵守法律。连俄国人喜欢的鸽子和狗都当作饭菜给吃了。”刘远君说,2000年后,随着国内正规企业进入俄罗斯,俄罗斯对中国人的印象逐渐好转,这样的形象千万不要再去破坏。

  在俄滨海边疆区,东宁华信集团业务规模最大,对于其十几年的辛苦经营,日本企业选择避让,韩国企业的势力范围在收缩。李德民说,这轮竞争,中企一定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不能一窝蜂全上,不要内部混战,千万不要只为占据产业低端而打得头破血流。“外国人没中国人有闯劲,中国人的效率他国比不上。”

  资金问题,他们有话说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俄罗斯搞土地开发的中国公司中,黑龙江占据绝对主力。黑龙江农委的信息显示,东宁县境外农业开发区域已经拓展到俄罗斯6个州25个区。该省对俄农业产业协会透露说,到2016年该省企业在俄罗斯农业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万亩。

  黑龙江同江龙健经济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永彬2003年去俄罗斯种地。“当时一批犹太人在那里种地,俄罗斯集体农庄解体之后,他们就离开了”,“当时很少的俄罗斯人在种地,他们的种植水平根本没法跟中国比。”张永彬所在公司在俄历经一个高峰后,逐渐收缩,最多时十几万亩,现在五六万亩。“我比较后悔的是,当时没把这个事看长远,其实当时也不敢看长远”,他说,“这几年中俄战略关系发展这么迅速,尤其2014年,迎来这么好的政策环境。”

  张永彬认为,他之所以不敢大量投入,是因为中俄农业政策以及汇率方面的不确定性,另外就是没有资金支持。“我们的资产都在国外,银行贷款时资产抵押我们达不到要求,要搞农业基础设施的话需要几千万甚至上亿元投入,没有政府政策支持,我们根本做不到。”

  黑龙江特大型国企龙兴集团投资的中俄桥超前发展综合园区,是中国在俄进行农业开发的龙头项目,目前也存在大量资金缺口,最近该集团旗下融资平台中铁龙兴与北京信广集团达成合作,以寻求多种方式融资。李德民也说,他的资金缺口达几亿美元,“我们走出去了,金融没有走出去,这是不行的。”

       编辑:杨洲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