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子成为旧照片,当旧照片成为回忆,当我们成了背对背行走的路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固执的一步一步远离,那些农民工,那些旧时光,那个社会,那个再也没有回去的路……
有一位叫王福春的摄影师,用了40年记录下火车上的中国人,尤其是这些候鸟式的农民工,看完,感慨啊,这个社会。
曾经的火车叫绿皮火车,
或许还怀念它的人都老了吧
……
它窗户是可以打开的,
尽管拥挤、闷热、潮湿、
却总有一些关于它的记忆
在脑海里翻涌。
当广播响起:“旅客们,开往XX方向去的K35次列车已经剪票进站了,请乘坐K35次列车去往XX方向的旅客带好行李物品准备进站。”
上车,就是一种竞争
每逢春节来临,成千上万中国人,
把一年积蓄的血汗钱,
藏在衣服夹层里,
藏在内衣里,藏在内裤里
……
背上儿女,拖上大包小包,
只为挤上那辆朝着家的方向奔驰的列车。
先上去的人把窗户打开,
只要想上车,办法总比困难多。
即使列车已经缓缓开动,
总有人一头扎进车窗,
拼命钻进车里……
“没有任何人能阻挡我上车的脚步”
这就是一场拼尽全力的战斗,
这时身边不管是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大家都会帮忙搭把手。
每个火车站都有兜售的小商贩,
他们沿着车厢叫卖:
茶叶蛋、包子、馒头……
当火车缓缓加速驶出城市,
在山川田野间呼啸而过。
这是中国人既期待又害怕的旅程,
也是中国人既幸福又痛苦的时刻。
人生百态,万般滋味
那时的绿皮火车总是很慢,
从清晨时刻到午夜时分,
十几二十几个小时甚至两三天。
火车上有满身泥汗的小女孩,
她疲惫地依靠在车门头,
在这个狭窄逼仄的角落里,
站着睡着了。
也有眼神戒备的父亲
他紧紧抱着幼小的婴孩
有为了让孩子睡得舒服点儿的父母
给孩子的特殊“座位”的母亲;
无论在哪里,
总舍不得让孩子受苦;
火车上也有身怀绝技的能人,
为了睡个好觉拼尽全力。
卧铺里的人只想静静;
硬座的人想办法创造卧铺的条件;
而没有座位的人,
只能在过道里占据一席之地;
一家四口挤在过道里,
生活,是挺苦的,
但只要家人在身边,
就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有人看着倒退的风景,
不知前方的路该怎么走;
有人已经在路上走了很远...
一辆辆疾驰而去的绿皮火车上,
载着众生百态、喜怒哀乐、归心似箭。
唯有乘过的人,尽知其味。
车厢里充斥着艰辛与无奈,
却也装满了温柔、美好与期待,
那少有的温情总能让人心变得柔软。
大爷坐火车搞得腰酸背痛,
大妈笑呵呵地给他按摩
相互扶持,老来作伴;
为了让孩子睡个好觉,
妈妈坐了一个晚上,
白天换他们静静地守着妈妈...
长大了一定是个暖男吧...
独自带小孩的父亲
终于把孩子哄睡着,
脸上止不住灿烂的笑容;
在长途火车的卧铺车厢里,
谁也不认识谁,
大家做着同样的体操动作舒展筋骨,
相视一笑。
渐渐熟络起来的人们打起了斗地主,
即使下车后便各自散去,
但此刻他们谈笑风生是最好的牌友;
还有棋友...
也有悠闲地搓着麻将打发时间的人,
猜猜这是开往哪里的火车?
时不时还有兜售小商品的人,
他们提着篮子在各节车厢穿梭
“睡着的醒一醒,没睡的别装睡啦!”
一声响亮的吆喝,
搅活了车厢沉闷的空气,
全车人顿时来了精神!
火车上永远都像一个菜市场,
拉家常、吹牛皮的声音此起彼伏,
相互让座、创造座位更是常有的事,
充满着生活气息。
又一年春节如约而至,
绿皮火车渐渐消失,
但地球上,仍燃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
中国人回家的脚步。
那个时代终将逝去,
只愿一切驶向更好的未来。
我们进入新世纪,在世界第二大GDP的号角声中
有一种回家的方式,
虽然不用抢票,但却异常艰辛。
他们是选择冒着寒冷,
骑行十几个小时回家的铁骑大军。
铁骑大军是春运期间特殊的一群归乡族,
他们大多为农民工,
网络抢票抢不过别人,
飞机票更是舍不得买。
因此他们选择骑上自己的摩托车,
冒着严寒冬雨
自驾十几小时踏上回乡的归途。
一路艰辛,风尘仆仆,
“再难也要回家”。
一位背负着超大行李的母亲,
怀抱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
前方是家,
这一刻负重前行的妈妈,
爆发了最大的能量。
宝贝,妈带你回家!
等车时无处栖身,
不舍得花钱住旅馆,
只能睡车站里。
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呢?
在自己伟大的祖国这样漂泊着,
年复一年,
整整四十年了过去了,
何时是尽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