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开”以来,压缩国家科研、国防经费,全力解决生活短缺物资,使社会生活物资得到了极大地改善。顾此必然失彼,顾彼必然失此,这本来很正常,无可非议。但是很长时间以来,一小部分“公知”把持舆论工具,利用某些人只看到眼前利益的狭隘眼光,用生活物资短时丰富一叶障目,全面否定计划经济时代,给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没有效率”,“公有制养懒汉”的错误认识。有些人搞“忆解放之苦,思改开之甜”,甚至歌颂民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污蔑为悖逆“天道”,把解放初期抹黑为历史上最苦难的时期,造成青少年对历史的误读,这必须予以纠正。
“改开”以前几十年,新中国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其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举世瞩目,这毋庸赘言。但是,解放初期生活物资短缺,人们生活比较艰苦,这也确实是事实。其形成原因是:一、基础薄弱,鸦片战争以来,国家积贫积弱,连年战争,使国家千疮百孔,百废待举,经济复苏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新中国是人民国家,国际资本势力怕中国成功引起世界人民觉醒,因而联合打压新中国,中国必须备战,不能全力投入经济建设。三、中华民族复兴,必须夯实基础:科研、重工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扫盲教育等国民教育工作、消灭传染病等卫生防疫保健工作、扫除黄赌毒等移风易俗、社会风气改良工作,都是中华民族复兴所必须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不能转换成衣食住行等生活物资。前辈们含辛茹苦,艰苦奋斗,“成功不必在我”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今天以及今后的所有成就,都不能忘记是他们打下的基础。四、由于私有制有几千年的历史,私有制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几十年时间就能扭转。社会主义建设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旦遇到困难,如果没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智慧,就可能老马走熟路,走回老路。资本主义复辟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新中国还必须与资本主义复辟进行不懈的斗争。在以上四个方面因素的困扰下,新中国一段时间物资紧缺,这是历史的必然。尽管如此,新中国仍然取得了不可抹杀的进步,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们不能跟日本比,虽然战后日本也一片废墟,但日本科技基础摆在那里,这是原子弹炸不掉的。美国的扶持摆在那里,因为美国的军队驻扎在那里,已牢牢把日本绑在美国战车上。我们更不能与美国比,美国资本殖民全世界,通过资本剥削机制,吸血全世界,取得了先天的优势。如果美国资本不能吸血全世界,只能与世界各国平等交易,它就会原形毕露。
中国与国情差不多的资本主义国家比,它的制度优势就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可资本媒体和“公知”,四十多年来,就一直装聋作哑,偏要拿中国和美国比。但即使与美国比,时间越往前走,他们也越没有底气。虽然中国是和平发展,只是想在高科技方面依靠自己,不受国际资本剥削,可时至今日,美国仍然对中国如临大敌。
在“忆解放之苦,思改开之甜”的“闹剧”中,“公知”们非常喜欢拿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说事,布票、粮票、糖票、肉票等等,他们的用意是要告诉大家那时候物资紧缺,讥讽、挖苦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否定计划经济时代有刻板、不够灵活的方面,不能否定计划经济体制有需要改良的地方。但是,物资紧缺绝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而计划经济体制却是应对物资紧缺的良方。有一段时间,“公知”们污蔑计划经济时代饿死了“三千万”。大家试想一下,在粮食紧张的情况下,如果不是计划供应,凭票供应,如果让有钱人像今天囤积几百套房产牟利那样的去囤积粮食牟利,那是不是真的会饿死三千万,甚至更多?因此,我要告诉大家,是计划经济体制救了三千万,票证供应制度救了三千万,票证的伟大历史贡献我们不应该忘记!
我还要指出,如果我们仍然像计划经济年代那样,规定人平住房面积不能超过30—50平米,不能超标准购房,我们的房价还会成为“新三座大山”之一吗?中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呈现畸形的状态吗?票证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伟大作用,如果我们不抹黑它,不受几十年“公知”们不断强化的“右”的观念的禁锢,真正解放思想,大胆合理地利用它,它今天仍然是我们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治疗“资本主义经济病”的良方。
当前,市场的无序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一哄而上,相互踩踏,大量企业破产的惨烈现实,呼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无论国营还是民营,都要减少无效投资,避免损失。社会已经入大数据时代,技术上我们有条件比当年更好地做出计划安排。政府要充分利用社会进步的成果,做好对社会经济的计划指导工作。我们不能再抹黑计划经济,市场也要计划指导。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我们不能保证今后不会遇到灾害年份,不能保证资本势力不会疯狂,不能保证今后永无物资紧缺情况发生,因此,我们不要忘记票证的伟大历史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