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义勇队,为建国后的朝鲜输送了大批干部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的敌后战场上,活跃着一支由朝鲜人民优秀儿女组成的抗日武装——朝鲜义勇队。著名诗人肖三称赞朝鲜义勇队足可与西班牙内战时的“国际纵队”相媲美。事实确是如此,朝鲜义勇队以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与中国抗日军民一道,对日寇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斗争,谱写了一首国际主义的悲壮战歌。
汉口组建,艰苦转战
1919年,朝鲜“三一”反日民族独立运动失败后,大批爱国志士和革命青年流亡中国,继续进行复国运动。
1938年7月7日,在七七事变一周年之际,朝鲜民族革命党总书记金若山向国民政府递交了成立朝鲜义勇队的方案。该方案提出,拟组建朝鲜义勇队,参加中国抗日战争,以打倒中朝两民族的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促进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朝鲜民族解放,恢复朝鲜独立。金若山的方案得到了国民政府的首肯。10月10日,国民政府国庆节的当天,朝鲜义勇队在汉口正式宣告成立,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到会祝贺,并作了《东方被压迫民族与解放斗争》的讲话。此后,朝鲜义勇队与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38年10月10日,朝鲜义勇队成立大会。
朝鲜义勇队组建初期,约有队员百名,大多为朝鲜民族革命党党员,并普遍接受过军事训练。朝鲜义勇队成立后,旋即参加武汉保卫战。从1938年至1940年的两年间,义勇队转战于6个战区13个省份。他们在抗日前线印发宣传册5万份,散发传单51万张,张贴标语40余万份,参加过湖北会战、昆仑关争夺战、中条山反“扫荡”战等战役,屡建功勋。第九战区特地传令嘉奖朝鲜义勇队,并赠以银质奖章。
尽管战绩卓著,但他们在国统区的活动却处处受限,特别是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当局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倾向的朝鲜民族革命党和朝鲜义勇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疑忌和防备之心日重,继而支持韩国光复军,并处处打压朝鲜义勇队。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和对朝鲜义勇队的歧视态度,使这些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的朝鲜青年极为愤慨。他们从现实中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才是朝鲜人民真正的朋友。他们决心和八路军并肩打击日本侵略者,以便将来打过鸭绿江,解放自己的祖国。
1940年11月,朝鲜义勇队在重庆召开第一次扩大干部会议。这次会议是朝鲜义勇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会议决定将工作重心由敌前改为敌后,即从配合中国正面战场作战,转向敌后。1941年3月,朝鲜义勇队绝大部分成员分4批北渡黄河,进入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从此开始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并肩作战。
深入敌后,成长壮大
为了迎接朝鲜义勇队,太行山根据地的八路军机关在驻地涉县西达村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义勇队100多名男女队员和八路军战士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亲密地坐在一起,大家鼓掌、喊口号、唱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1941年夏天,陆续来到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朝鲜义勇队各分队,经八路军总部安排,集中到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辽县桐峪镇,并在此改编为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本部设在桐峪镇上武村,支队长为朴孝三,政治指导员为金学武,副支队长为李益星,共100余人。朝鲜义勇队和原来在八路军工作的朝鲜同志汇合在一起,成立了自己的政治组织——“朝鲜独立同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不断发展壮大。
朝鲜义勇队从现实斗争的需要出发,十分重视对干部和队员的教育和训练,以培养对敌斗争的军事干部和人才。1942年11月,“朝鲜独立同盟”接受中共中央“保存实力,培养干部,为解放朝鲜做准备”的建议,在涉县中原村普定寺大庙内创办了“朝鲜青年革命干部学校”,由武亭担任校长。1943年1月6日,学校正式开学。后来,他们在延安等地也创办了“朝鲜青年革命干部学校”,为革命培养和输送了数百名朝鲜籍干部。1943年9月,“朝鲜革命军政学校”在南庄成立,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当天赠给该校一面用幕布做成的锦旗,上书“朝鲜革命基石”六个大字。
这两所学校的成立,很快便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尽管当时条件很差,但朝鲜学员们学习热情很高,一面坚持学习革命理论、军事技术知识,一面坚持打仗、生产。朝鲜建国后曾任内阁副首相的崔吕义,朝鲜人民军副总司令武亭,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长金枓奉,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朴政德上将、朴金波中将等,都曾在这些学校学习或工作过。
武装宣传,瓦解敌军
朝鲜义勇队队员大都精通汉、朝、日三种语言,对日本国情有较多了解,因此,他们能发挥自身的优势,担负起艰巨的武装宣传任务。据不完全统计,从1941年1月起一年多的时间,义勇队队员就散发了中、朝、日三国文字的传单227种计123800张,贴墙壁标语1453条,并先后训练了2万多个火线上用日语喊话的战士,使八路军瓦解敌军工作大大前进了一步。
1942年,敌后斗争进入了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八路军总部根据党中央指示,决定组织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后之敌后”,钻到敌人封锁沟纵横、碉堡林立的“格子网”里去发动政治攻势。朝鲜义勇队担负配合八路军到敌后发动政治攻势的任务,宣传工作十分出色。
每当夜幕降临时,朝鲜义勇队就在夜色的掩护下,深入到最前线,用日语对敌军进行宣传瓦解。当时参加这种斗争的,除了朝鲜同志以外,还有日本解放同盟(由觉悟的日本战俘和投诚过来的日本士兵组成)。他们用日本话或朝鲜话向日本鬼子的炮楼喊话,高唱瓦解敌军的歌曲,在墙壁上写朝鲜文或日文标语,给碉堡里的日本人、朝鲜人写信,有时还乔装成日本部队到碉堡里面去把日本兵活捉出来。
◆朝鲜义勇队烈士纪念馆。
1943年春,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第二队组成突击队,开展春季政治攻势作战。在20多天时间里,共召开群众大会17次,演出113次。节目有话剧《华北不是日本的》《同心抗日》,歌曲《咱们永远在一起》《自由之光》《朝鲜青年进行曲》等,前后到会观众万余人。此外召集当地群众座谈会多次,展览照片、画报、墙报11次。突击队并配合主力部队,突入日军据点中霍镇和五台河边村等地。突入中霍镇的朝鲜义勇队突击队,打开仓库,夺取粮食350石,并散发了许多宣传品。突击队还奇袭了被日军占领的阎锡山故里河边村,在“文佗芒草院”召开了数百人的群众大会,散发了大量的中日朝文传单,在墙上书写了50多条标语,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
为搞好武装宣传,朝鲜义勇队的同志们经常化装成各行各业的人,潜入敌占区,组织秘密的朝鲜革命团体,动员大批的朝鲜人到根据地来工作学习。1942年10月10日,就有来自敌占区的81位朝鲜青年来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并集体加入朝鲜义勇队。同时,朝鲜义勇队还发挥自身优势,搞了不少有关日伪军活动的重要情报,有力地支援了八路军。朝鲜义勇队的英勇斗争引起了日本侵略者的恐惧与仇恨,他们一面宣称“朝鲜义勇队是假的,实际上里面并没有朝鲜人”,一面又在各地贴出告示,悬赏捉拿朝鲜义勇队队员。但朝鲜同志紧紧依靠人民和八路军,神出鬼没,纵横自如,像鱼游大海一样,活动在敌人的心脏里,敌人干着急却无可奈何。
并肩作战,浴血沙场
朝鲜义勇队不仅是阵地上活跃的宣传队,而且是对敌作战的勇敢战士,他们与八路军并肩作战,冲锋陷阵,有的甚至长眠于中国大地上。对此,时任八路军总部参谋长的叶剑英在《中共抗战一般情况的介绍》一文中指出:“我军在抗战中光荣牺牲的烈士,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国际的朋友,下面就是八路军、新四军中的国际友人牺牲于战争中者:朝鲜义勇军队员(朝鲜独立同盟盟员)孙一峰、韩清适、朴喆东、石正、陈光华、胡维伯……”
◆牺牲在太行山的朝鲜义勇队石正。
1941年12月,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的一支武装宣传队28人在金世光率领下,到沦陷区邢台胡家庄协助八路军作宣传工作。不料次日凌晨,胡家庄被500名日军包围。金世光率部突围,分队长孙一峰和队员朴喆东等主动担任掩护任务。在数十倍于己的敌军面前,孙一峰等人毫无所俱,英勇杀敌,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朴喆东在和两个日军搏斗时,用手榴弹砸死1个敌兵,终因受伤10余处,无力继续搏斗,壮烈牺牲。在掩护部队突围的战斗中,还有朱东旭、崔铁镐等勇士壮烈牺牲。此次战斗使敌军遭受很大损失,毙敌100余名。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的大部分队员都冲出突围,安全转移。他们在邢台胡家庄的战斗事迹,传遍祖国大地,延安的《解放日报》和重庆的《新华日报》《大公报》都进行了报道。
1942年2月27日,在重庆举行隆重追悼会悼念孙一峰等四位烈士时,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送的挽联为:
怎样追悼朝鲜民族四位战士
必须打倒日本强盗一个敌人
《新华日报》的挽联是:
壮烈牺牲壮志复仇光韩族
英勇杀敌英名显赫震邢台
1942年5月,日军执行针对太行山根据地腹地的C号作战计划,出动2万多人,对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发动了大“扫荡”。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及随同八路军总部一起活动的朝鲜义勇队等1万多人,被日军包围在偏城和辽县交界的南艾铺、十字岭一线。
紧要关头,朝鲜义勇队担负了掩护突围的任务。他们在支队长朴孝三的率领下,英勇作战,打得十分顽强,始终坚守在阵地上,没有后退一步。直到八路军的增援部队赶来,他们才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战斗胜利后,为奖励朝鲜义勇队的英勇行为,八路军首长在祝捷大会上奖给他们一挺轻机枪,枪柄上刻着“为了共同理想,我们永远站在一起”的赠言。此次战斗,被称为“朝鲜民族革命党灵魂”的朝鲜义勇队重要将领石正、太行区党委党校副校长陈光华、朝鲜义勇队干部胡维伯等人光荣牺牲。为纪念这些牺牲的朝鲜同志,他们的遗体被安葬在此次战役中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的陵墓旁。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十八集团军政治部还发表了《纪念朝鲜义勇队诸烈士的规定办法》,要求把烈士的英勇斗争事迹和他们光辉斗争的经历,编进学校的教材和课本,广泛宣传。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为纪念外籍烈士专门颁发文件,尚属首次。
◆石正、陈光华同志墓。
1942年9月20日,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陕甘宁边区支会在延安举行追悼朝鲜义勇队烈士大会,八路军朱德总司令亲临讲话。同日,《解放日报》刊载石正、陈光华等烈士的简历,并刊载了朱德的文章《为自由而死生命永存》、叶剑英的文章《悼朝鲜义勇军阵亡同志》、肖三的文章《纪念抗战中的中国死难的朝鲜同志们》、艾青的悼诗《献给反法西斯斗争中殉难的朝鲜烈士们》等,在延安形成了一个悼念的高潮。同年10月,“朝鲜义勇军太行山区抗日战争殉国先烈战绩碑”在清漳河畔竖起,以永远纪念这些国际主义战士的功绩。
抗日战争胜利后,朝鲜义勇队扩编为7个支队,他们跟随八路军一起挺进东北,继续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续写新的辉煌。接着又迅速挺进朝鲜国内,踏上了光复祖国的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