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先后生产了中小型拖拉机83万多台,出口20多个国家地区。
生于1958
1958年5月29日,开工建设,农机部重点骨干企业。
居全国八大拖拉机制造厂第三位,为东北地区拖拉机生产基地。
厂址长春市荣光路59号,名称:长春拖拉机制造厂。
长春拖拉机厂是吉林省第一个现代农机产品生产企业。
左上是636厂,余下部分是长拖厂区
由五机部五院和农机部洛阳设计院设计,长春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施工。
1958年~1960年,全省投资7201万,建设以长春拖拉机制造厂为主体的农机工业。
1959年9月30日,长拖生产出一台【上游牌】拖拉机,参加了国庆10周年典礼。
1959年12月,长拖厂生产出首批长春-40型拖拉机22台,填补了吉林农机制造业的空白。
当时,长拖由柴油机厂代管,就是她北侧那个大院,代号636。
【636,曾经是中国坦克发动机第一厂】
铁牛-40
1961年,国家批准长拖厂改扩建计划,并投资 7200 万。
长拖最初的规划中,设计纲领为年产铁牛-40 型拖拉机 10000台。
铁牛-40型拖拉机,是40马力的胶轮式万能拖拉机。
适用于东北地区耕地、耙地、播种、除草、收割等农活,
还可以用来带动排灌机械和农业加工机械。
1961年4月,长拖脱离柴油机厂开始独立管理和生产,当年生产拖拉机106台。
波折
1961年,大调整时期,压缩了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长春拖拉机厂等5项建设项目。
将计划的拖拉机产量由6.6 万台/年压缩到 2.83 万台/年。
集材-50 型履带式拖拉机
1961年,由农机部和林业部共同选型,确定仿苏 TIT-40M型林业履带拖拉机进行试制。
1961年10月,农机部拖拉机局决定,将试制任务交长拖厂,由松拖厂派人参加试制。
1962年,长拖停建。
1963年1月,农机部拖拉机局会议决定,将试制任务由长拖厂移交松施厂。
总理视察
1962年6月16日,周恩来总理到长拖厂视察。
1962年6月25日,农机部召开一汽和长拖负责人会议,
按照周总理意见,要求一汽全力以赴支持长拖生产。
1963年,恢复长拖厂的建设。
东方红-28
1963年,农机部决定,长拖厂改生产东方红-28 型拖拉机。
1965年,八机部在审定沈阳拖拉机制造厂和长春拖拉机厂的建设方案时决定,
年产东方红-28 型拖拉机 5000 台,由2 个厂联合生产。
沈阳拖拉机制造厂生产 2125 型发动机,长春拖拉机厂生产底盘及组装整机。
1965年3月24日,第八机械工业部决定,长春拖拉机厂由基建企业恢复为生产企业。
1965年,沈拖东方红28拖拉机车间迁入长拖,包括设备115台,人员294人。
【这个车间当时已经具备1000台成套底盘生产和总装能力】
1966年,东方红-28型开始批量投产,当年开始出口,承担国家援外计划。
1968年,国家计委以《计字017号文》规定,
长拖厂生产东方红-28拖拉机底盘,并总装 5000 台。
分两步走:第一步尽快在 1970 年建成 5000 台生产能力;
第二步扩建,达到年产东方红-28 拖拉机底盘并总装 10000 台。
1969年,试制长春-40拖拉机,
1971年,开始生产东方红-36型拖拉机。
1972年,一机部对扩建工程进行了验收。
1973年,东方红-28拖拉机每台销售价9975元。
出口名牌
1976年底,长拖厂共出口拖拉机 3912 辆,还有大量拖拉机零件。
1966~1976,10年出口收购额合计为 4602.7万,是当时超百万元的骨干商品。
产品主销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越南等国。
中耕神器
何管理
1977年,一机部决定对长拖进行整顿,据说当时7000多人的长拖已经濒临崩溃。
部里指派“一汽”的革委会副主任兼铸造分厂革委会主任何光远赴任。
1978年,长拖年产东方红-28拖拉机7400台,36型拖拉机952台。
从建厂到1978年,长拖累计生产拖拉机54027台。
1980年初,何光远当选为长春市副市长(后来任一机部部长)。
1980年,长拖厂达到设计能力,当年产量为10500台。
春天里
1981年,东方红-28拖拉机的售价是9360元。
1982年,投产长春-12型小四轮拖拉机,
这是一代名机,就是咱们当年俗称的小四轮
1985年,长春-12被评为机械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
1984年,开始生产长春-15 型小四轮。
1984年,东方红-28拖拉机的售价是10677元。
1985年,开始生产长春-25 型拖拉机。
这个时候,长拖能生产4个系列 10 多个品种的拖拉机。
生产的小四轮拖拉机,其产量在全国国拖拉机厂中占第一位。
就全国而言,农机市场占有率约为 17 % 。
1985年底,长春拖拉机制造厂累计完成总投资11199万元。
总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其中厂区占地40万平方米.
先后获得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省六好企业,市模范企业等多种荣誉称号。
1988年,产值 25437.4万,实现利润1551.7万。
引进
1983年,长春厂引进约翰迪尔公司的拖拉机底盘系列生产技术。
引进的是2款不同型号的中马力轮式拖拉机底盘:
约翰·迪尔公司 940(32.4千瓦, 44马力)和1140(41.2千瓦, 156 马力)。
1983年9月,引进项目工程建设开始。
1985年,试制了1140拖拉机。
1989年10月2日,验收投产。
联营+兼并
80年代,长拖有好几个分厂。
东沟分厂,位于新沟乡二道沟,原为小寺和八棵树大队企业。
1969年底,合并为新沟公社社办企业,更名新沟农机修造厂。
建厂初期,生产小农工具。
1975年,为沈阳拖拉机制造厂生产“东风 28 型”拖拉机铸铁配件。
80年代与长春拖拉机制造厂横向联合,生产拖拉机配套产品,改名东沟分厂。
双阳分厂,位于县城西双阳大街。
1958年,由县铁业社转为地方国营县农业机械厂。
1958年8月,长春泰华铁工厂机械车间下放双阳,并入县农业机械厂。
1975年,加工拖拉机配件 3.8 万件、汽车配件 7300 件、农机配件 226 件。
1985年,横向联合,改为长春拖拉机制造厂双阳分厂,以生产拖拉机配件为主。
兼并榆树柴油机厂
1969年,动工兴建,位于榆树镇健康路1号,生产农用柴油机。
1973年,建成投产,全厂占地 28.6 万平方米。
1981年6月,工厂改称长春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发动机厂。
后来又改名吉林省动力机械厂。
这是一个给东北地区农机行业配套的专业发动机厂。
利用榆树柴油机厂生产的柴油机,长拖厂生产 60 马力拖拉机,形成 5000 台能力。
1980年,手扶拖拉机生产能力达到2.3万台,实现每个生产队拥有一台以上手扶拖拉机。
【这一宏伟目标很快就成了泡影············】
1995年,榆树柴油机厂破产,被长拖兼并,组建了长春拖拉机厂发动机厂。
1995年6月6日,与常州柴油机厂联合,组建了常柴长春柴油机。
这个投资 2000 万,职工350人,年产10 万台小型柴油机。
经过技术改造远期具备年产 30 万台名牌小型柴油机的能力。
没落的明星
1988年,派驻长春拖拉机厂的检察室,发现有不法分子钻管理不严的空子。
将对外加工的外协件按购买件计价,从中贪污。
使本厂不仅得不到加工费,反而倒贴。严重损害了工厂利益。
当年辉煌的场景
1990年,小四轮拖拉机单位成本比去年同期增长 26.6 %,而销售价格却没有明显变化。
1990年,有职工9185人,固定资产原值16亿多。
生产中型拖拉机 2858 台,其中长春-40 型 1290 台。
长春-40 型
1993年,长拖厂计划生产小四轮拖拉机5万台,到年底只完成 23729 台。
比上年同期减产 27842 台,下降 54 % ,只完成年计划的 47.4 %
199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26117.5 万,实现销售收入 59226.9 万。
在全国 500 家大型企业排行榜中列第 460 位。
然而,这背后是业绩亏损 2384 万,而1992年同期盈利 175 万。
这种局面的根源不在长拖,换谁也得陷入泥潭。
1993年,国家取消生产拖拉机许可证,地方小厂蜂拥而起,
它们没有任何【包袱】,只要赚钱,啥都可以。
1995年,长拖具备年产6拖拉机6万台,工程产品500台的综合生产能力。
下坡路·危局
1996年,长拖厂 效益不好,开始拖欠社保。
厂里称,如果缴纳了保费,即使是简单再生产也难以为继。
厂领导宁肯个人受处罚,也不肯缴纳保费,否则将造成导致停工停产的后果。
1997年,长拖厂进入历史上最困难的一年,
销售收入、回款率急剧下降,当年开始拖欠职工工资。
恒和集团
1997年10月,长春市政府介绍恒和集团收购长拖。
恒和是一个干个体的美容业起家的所谓“大公司”。
1995年成立集团公司,当时的董事长叫孙宏伟,年仅27岁,个人持股60%。
1997年前后,恒和先后入主长春的灯泡厂、拖拉机厂、搪瓷厂、电线厂等一系列国企。
恒和曾经一时风光无限,2001年,销售额突破10亿。
成为工商联中国民企500强中的第73位,当时在吉林排名前三。
泡影
恒和集团与拖拉机厂双方开始接触之初,恒和开出条件:
兼并拖拉机厂之后,恒和集团将一次性注入 5000 万元的资金。
除一少部分用于补发工资和医疗等费用外,其余全部用来启动生产。
对长拖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向政府申请占长春市的上市额度,将长拖厂包装上市。
原长拖厂的贷款挂到恒和集团账上,用长拖厂享受国家级的停息挂账政策。
职工缩减为 5000 多人,不承担退休部分。
恒和集团收购长拖开始只是在高层间酝酿,但消息还是遮不住。
在召开的职工大会上,遭到强烈反对,反对票高达87%。
这或许是一次天佑之选···········。
2003年,孙宏伟本人被吉林省公安厅立案追捕,留下一个28亿元的贷款迷宫。
纠结的破产,改制
1998年,职工 11000 人,其中退休职工 2300 人,大集体职工 3000 多人。
1998年,资产11.6亿,负债12亿,资产负债率 104 %。
已经陷入停产阶段,连续 10 个月发不出工资。
这种情况下,破产·············。
但如果破产,有巨额的职工安置费用,债主捞不到啥,坚决反对破产。
据测算,职工安置费共需 14 亿多,长拖全部资产变现后都填不上这个窟窿。
当时长拖厂最大债权人是工行长春分行,如果破产会承受巨大损失。
省里曾考虑,建议由一汽对其兼并。
但一汽当时也难以接受12亿的债务和人员负担。
一汽提出条件,兼并可以,需要核销呆坏账,额度18亿。
银行方面坚决不答应,最终未能实现。
1999年9月,长拖进行资产重组、剥离部分债务。
1999年10月,复工生产,年底扭亏为盈。
同时接受2000年订货的小型拖拉机9.86万台、大中拖拉机1.02万台、工程机械 308 台、农用车 2078 台、配套农机具 1745 台。
然而好日子并没持续多久·············。
2003年,吉林省向国家上报了4 户政策性破产单位名单,长拖位列其中。
2005年8月,长拖厂的部分国有资产进入产权市场转让公开拍卖。
2006年,长拖宣告破产。
尾声
2005年6月18日,号称东北最大的农业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破土动工。
项目总占地面积 31 万平方米,这次,拉来了外人合作,香港骏升机械投资。
然而外方志不在此,主要资金投放在房地产。
2007年9月,骏升农机业务压根没投产。
2007年11月12日,市国资委牵头,组建长拖农业机械装备。
是与长春骏升共同出资组建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
2008年8月28日,长拖农业机械装备与上海纽荷兰农机签约,战略合作。
上海纽荷兰农机,是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下属的凯斯-纽荷兰全球公司同上汽集团下属的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
2010年10月,长拖并入中国一拖集团。
2012年的长拖厂大门,一片萧瑟
原厂已经卖了,据说要搞成文旅产业············。
发布于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