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馆落成。
【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也是亚洲第一座大型天文馆】
当时有一台天象仪,来自东德,
即著名的蔡司工厂1954年生产的。
【据说,当时是全球唯一具备生产能力的厂家】。
1958年6月,北理工(北京工业学院)仪器系决定,制造一台国产天象仪,向国庆献礼。
师生喊出了【我们要在宇宙中占一个位置】。
工程由仪器系党支部书记马志清带领,组织青年教师为骨干,仪器系8531班全体应届毕业生以及低年级学生一百多人参加会战。
1958年7月1日,召开‘誓师大会’,决定研制大型天象仪向国庆献礼。
仪器系的学生打出了“踏破千重山,闯过万道关,立下青云志,造出人造天”的大标语!
年轻人的热情与建设祖国的干劲汇合在了一起,奇迹出现了···········。
卷起铺盖睡实验室,一切从O开始,人海战术(放现在就可以吹叫头脑风暴)。
1958年10月,历时100余天,第一台天象仪原理机制造成功。
天象仪原理机在北京天文馆进行了演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时民主德国大使馆等一批外宾也闻讯赶来参观,散场后认真考察了我们的仪器,当得知这是北京工业学院的学生用时3个月搞出的研究成果后,德国人感到十分震惊。
1959年1月,《人民画报》新年首期的封面,就是它。
虽然性能未能达到实际使用要求,在制造水平上也显得粗糙,距离实用还有很大差距。
但这是中国人独立自主的完成了对大型天象仪整套技术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成功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
1959年,北京工业学院决定,将天象仪项目改由院工厂和仪器系共同承担。
并制定了第二阶段3台大型天象仪的研制计划。
随后的工作中,项目组提出采用【太阳系地心模拟方案】。
一举突破世界上一切采用‘日心’模拟方案的【旧框框】。
天象仪=Planetarium,行星仪,
其核心技术是对太阳系天体的视运动进行模拟,
由于天体的视运动规律极其复杂,尤其是月亮受到的摄动干扰很多。
国外所有天象仪均采用“日心模拟”方案,但其解算精度不高,导致太阳系天体存在1度到6度不等的原理误差。
日心模拟方案,演示的时候,天体以太阳为核心,所有星球都围绕它运动,观众相当于“站在”太阳上观看星球运动。
地心模拟方案,演示的时候,观众观看演示时以地球为原点,看到包括太阳在内的所有星球做相对运动。
···················
第一口螃蟹总是有代价的·····。
虽然原理先进,但落实到技术实现上,会受到很大阻碍。
先后制造了3台天象仪,都无法充分发挥新模拟方案的优点,整体技术没有到达预期。
1962年7月25日,北京工业学院院长的魏思文亲自召开了专门会议,成立了由院工厂和仪器系主要负责人共同牵头的工作组,调派谈天民担任组长。
重新梳理了研制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1、集中力量开展一系列专项技术实验,深入剖析了德国蔡司天象仪的技术特性。
2、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彻底解决了设计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3、第三次全面对天象仪的“太阳系机构”进行改进。
1965年4月,研制出性能相当出色的天象仪样机,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这3台机器虽然没去做实际展出,但在各种试验任务中发挥出色。
同时,通过工程实践,也奠定了仪器系的研发实力。
1973年,国家计委、中科院下达任务,研制国产大型天象仪。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大型天象仪“会战”。由北京工业学院牵头,组织北京光学仪器厂、北京电源设备厂和北京天文馆,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协作。
1 976年2月,进入总装配和光机电联调,经过主机厂的精心装调,达到了设计要求。
这台天象仪安装在北京天文馆,正式投入运行。
可以在半球形的天幕上放映出逼真的人造星空,演示多种天象及其各种星辰的变化。
【1976年,有纪录片】
机高5米,重3吨,包含20多类共200多套光学系统,由2000多种近4万个专用零件组成。主机配套有9大附属仪器,由7台电动机驱动,能作周日,周年,岁差,极高,地平,地经,赤经7项运动。
传动系统由200多个齿轮通过差动器的交互偶合,以实现各种天文运动。
全部齿轮系速比都按天文数据,精确到8位以上有效数字。
【76年安装展出后,马上就进入了春天,被定位成浩劫成就,恨不得砸烂摧毁,
在投入运行的8年中,一直稳定运行,表现出色,才得以幸存··········】
1984年7月,在北京市科委组织的鉴定会上,实测了从1900年-2000年共100年间的天体运行精度,日、月、行星的实际误差,全部小于国外天象仪的原理误差,凸显了“地心布局”的优越性。
198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6年~2007年,在北京天文馆连续服役31年,接待2000多万观众。
2007年11月5日15点,光荣退役,机械式天象仪正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下一台又是进口的蔡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