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勤向全连官兵介绍带兵经验。资料图片
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央军委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措施,其中包括开展王克勤运动。这项运动对于瓦解敌军,进一步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中央军委号召人民解放军各部开展的王克勤运动,与一位名叫王克勤的解放军战士及其创造的思想、体力、技术等互助活动密切相关。1920年,王克勤出生于安徽阜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长大后,他被国民党军抓了壮丁,受尽打骂凌辱。1945年10月,王克勤在平汉战役中被俘。在与人民军队的接触中,王克勤被人民军队军营中处处洋溢的“官兵平等、团结友爱”精神所感染,遂强烈要求加入人民军队,获得晋冀鲁豫野战军批准。王克勤被分配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第18旅第52团第1营第1连,当了一名机枪手。
为提高解放战士的阶级觉悟,使他们认清谁是敌人,谁是阶级兄弟,第6纵队开展了诉苦运动。诉苦运动对王克勤触动很大,他想起过去在国民党军中受到的军阀欺压,而加入人民解放军后生病时,班长为他端水送药,副连长亲自为他做病号饭,连长和指导员坐在他身边嘘寒问暖,这使王克勤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温暖,他下决心要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阶级觉悟提高后,王克勤勤学苦练,战斗技能不断得到提高。他枪法精准,作战勇敢,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入伍不到1年,他便升为班长。1946年9月,王克勤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
王克勤班共有11人,其中5名是老战士,其他是解放区入伍的新战士和被俘虏过来的解放战士。由于班级人员思想状况复杂,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如何提高战士的思想觉悟和军事技能成为摆在王克勤眼前的一道难题。忽然,他脑海中闪现出解放区普遍建立的农业生产互助组。为什么不能将这一模式用在带兵练兵上呢?王克勤立即付诸实践,把全班分为3个组,组长由大伙儿推选,组员自由结合,开展思想、体力、技术等方面的互助活动。
思想互助主要是开展以诉苦运动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王克勤性格沉稳,工作方法细致入微。当战士有了思想疙瘩时,他循循善诱,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去解开战士的思想包袱。新战士白志学作风懒散,操练不积极。王克勤主动找他谈心,鼓励他树立信心,搞好训练,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这次谈心让白志学转变了思想,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后来成为杀敌英雄。
技术互助是指通过技术上的互教互学,来提高军事素质和部队战斗力。王克勤提出“战斗与训练、技术与勇敢相结合”的思路。部队整训时,他先演示了日式和苏式机枪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全班战士互教互学进行练习。最后,战士们不但熟练掌握了枪支使用方法,甚至可以闭着眼拆装枪支。
生活互助也称体力互助,主要是通过生活上的互帮互助,密切官兵之间的联系。王克勤常说:“咱穷兄弟在一起干革命,求解放,应该比亲兄弟还要亲。”当看到刚入伍的战士还没有被子时,王克勤主动把自己的被子盖在新战士身上。行军途中,他帮体力不好的战士背枪和行囊。过河时,他把受伤的战士一个个背过去。部队宿营后,他又忙着烧水给战士们泡脚、挑泡。
“三大互助”产生了良好效果,迅速增强了王克勤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作战效能,并在不久后进行的山东巨野战役中得到检验。1946年10月,国民党军第11师向巨野徐庄发起猛烈进攻,遭到我第52团第1营的顽强阻击,其中王克勤班打得最为出色。王克勤利用自己的军事技术和作战经验,在班里开展互助活动。他对大家说,只有挖工事时多流汗,打起仗来才能少流血。因此,他们挖完主工事,又挖了预备工事;既挖了射击工事,又挖了隐蔽工事。在王克勤的正确指挥下,全班团结互助、互相支援,一天打退国民党军10余次进攻,毙伤敌军123人,而全班无一伤亡。战后,第18旅为王克勤班记大功一次,王克勤被授予“战斗英雄”和“三大互助模范”称号。不久,他被提升为排长。
三
开展团结互助运动,向来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战争需要,许多部队都在基层连队中建立起团结互助组织,有的称“战斗联手”,有的叫“战斗小组”或“互助组”,对于取得作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这些活动时建时断,经验未能及时总结和推广,所以影响力有限。王克勤创造并发起的“三大互助”带兵方法,经历了实战检验,并取得辉煌战绩,这引起了纵队机关的注意。机关及时总结了“三大互助”经验,并向晋冀鲁豫野战军首长作了汇报。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非常重视,指出:“王克勤班开展的团结互助活动,是适应战斗需要和部队情况而产生的一个重要典型,是广大战士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革命友爱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对巩固部队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极大意义。”同时,指示部队认真总结好这个典型,并在其他部队迅速推广。
为加大宣传力度,第6纵队文工团编排了歌剧《王克勤班》,演出引起了强烈反响。晋冀鲁豫野战军《战友报》和边区人民政府机关报《人民日报》连续报道了王克勤事迹及“三大互助”活动。晋冀鲁豫边区画艺研究社为王克勤画了像并大量印制,发行至基层单位,进一步扩大了王克勤及“三大互助”的影响力。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人民解放军规模不断扩大,而补充兵源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国民党军俘虏,如何将他们改造成为合格的革命战士,成为摆在我军各级指挥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王克勤由国民党军俘虏成功转变为我军战斗英雄,本身就是一个鲜活而真实的案例,尤其是他创造的“三大互助”,更是迅速提高部队战斗力、凝聚力和改造俘虏的利器。因此,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开展王克勤运动。
1946年12月6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报道了《冀鲁豫前线我军开展王克勤运动》。11日,《解放日报》刊发了社论《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指出:“晋冀鲁豫部队现在广泛开展王克勤运动,藉以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与瓦解敌人,是有其重大意义的。”社论高度评价王克勤“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辉的范例……他接受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高度发挥阶级友爱,互助互学,巩固官兵团结与军队团结,加强战斗力,更有效地消灭敌人”“全解放区的军民,都能按照当前自己的条件,选择自己的典型,来普遍有力地推行这一行动”。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全军掀起了王克勤运动的高潮。“三大互助”在全军迅速推广,所有的班、排都成立了互助小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互助活动,并涌现出很多模范班、排和英雄人物。“三大互助”对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及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强渡黄河,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转入外线作战。随即发起的鲁西南战役,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第6纵队负责歼灭定陶之敌。7月10日,攻城战斗打响。王克勤身先士卒,不幸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
司令员刘伯承听到这一消息后,沉痛地说:“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随后他和政治委员邓小平联名发出唁电:“我们以极悲痛的心情悼唁本军著名英雄王克勤同志,悼唁我们一切为人民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王克勤同志一年来建立了很多战功,树立起战斗与训练、技术与勇敢结合的为我全军所学习的新的进步的范例。我们对于他这种为人民立功不顾一切奋勇杀敌的牺牲精神和高尚品质,表示无限的崇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