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 正文

新中国在世界领先消灭的第一种传染病——中国消灭天花瘟疫艰难历程的回忆(一)

作者:陈辉  更新时间:2023-02-05 06:55:35  来源:晨晖点兵  责任编辑:石头

  1960年中国消灭天花。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第33届大会正式宣布,人类已经消灭天花。中国比世界提前消灭天花瘟疫20年,这是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消灭的第一种传染病。

  天花被中国政府列为甲类传染病

  新中国成立前,每年死于天花的人数以万计。即便治愈,也会留下一张坑坑洼洼的“麻脸”。

  新中国成立之初,天花仍在肆虐不止,呈现出流行范围广、发病率与病死率双高的特点。从各省卫生志来看,当时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天花流行的问题,一些省份还相当严重,死亡率也非常高。

  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全国天花患者达44211人,死亡7765人。新疆的天花患者竟占全区人口的70%-90%;安徽省天花发病高达11620例,发病率为38.7/10万,死亡1534人,病死率为13.20%;湖南岳阳13.6%的人患过天花。一些偏远村寨里,有的村子一大半人都是‘麻子脸’。

  1950年10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明确提出,要在中国消灭天花。

  据《中国卫生防疫工作回顾与展望》一文记载:“1953年以前,天花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之一,1955年天花被列为甲类传染病。”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发病时全身都会布满红疹,然后结痂,最后会在脸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称麻子,故而得名天花。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

  天花临床表现有重型和轻型,重型天花病死率约为25.5%,45%的病例出现融合性皮疹,79%有出血现象;轻型天花病死率为0.1%~1.0%。天花病毒是痘病毒的一种,人被感染后无特效药可治。天花病毒外观呈砖形,约200纳米×300纳米,抵抗力较强,能对抗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

  天花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侵入人体,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而传染。天花病毒有毒力不同的两型病毒株,毒力强的引起正型天花,即典型天花;弱者引起轻型天花,即类天花。

  主要为严重毒血症状是寒战、高热、乏力、头痛、四肢及腰背部酸痛,体温急剧升高时可出现惊厥、昏迷,皮肤成批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最后结痂、脱痂,遗留痘疤。天花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对未免疫人群感染后15~20天内致死率高达30%。

  发病3~5天后,病人的额部、面颊、腕、臂、躯干和下肢出现皮疹。开始为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2~3天后丘疹变为疱疹,以后疱疹转为脓疱疹。脓疱疹形成后2~3天,逐渐干缩结成厚痂,约1个月后痂皮开始脱落,遗留下瘢痕,俗称“麻斑”。重型天花病人常伴并发症,如败血症、骨髓炎、脑炎、脑膜炎、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喉炎、失明、流产等,是天花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到目前为止,对天花还没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感染天花的患者必须严格隔离直至痊愈,隔离时间不得少于发病40日。其衣物、用具、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渗出物需要严格消毒,与患者接触的人员应该立即种痘。患者通常是以支持疗法进行治疗,给以充足水分及营养,例如静脉注射电解质、营养品或以药物控制高热或疼痛,同时对年幼体弱者以抗生素预防感染天花病毒后随之而来的细菌感染,加强护理,保持眼、口、鼻及皮肤清洁。对症治疗角膜溃疡、皮疹等。

  天花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人平等”,其病原体天花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繁殖能力,病人去世以后,病毒依然能存活数月之久,致使无论种族、地位、年龄、性别,只要是人,就都有可能感染天花。

  人类对于天花病以预防为主,接种天花疫苗俗称种牛痘进行预防,可终身免疫。

  天花是人类有记载的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就是人类有记载的第一位天花病例,因此,从拉美西斯五世的死亡年份(公元前1145年)可以推断,天花至少在人类历史上肆虐了3000多年。

  人类最早记载天花病毒感染人类是在古埃及时期,在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为是天花皮疹的迹象。

  在15世纪的时候,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18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牛痘,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此病在随后300年间多次在欧洲卷土重来,后世学者估计,全世界共有多达5亿人死于这场瘟疫。

  天花的平均死亡率大约在30%左右,虽然比鼠疫、肺结核等传染病要低得多,但其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性也是排在众多传染病前列的,很多史学家甚至评价天花流行是“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天花造成的有证据可考的死亡人数就在数亿以上。

  另外,天花最令人讨厌的的地方就在于会毁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颜值都是人人追求的,而天花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人类的颜值。中国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孩子生下才一半,出过天花才算全”,因为发病率太高,古代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就有很大可能是“麻子脸”。

  16世纪世界天花大流行之后,其发病率甚至跟今天的感冒一样普遍。历史上有很多贵族乃至君王都死于天花,如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俄国沙皇彼得二世,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西班牙国王路易斯一世,清初的豫亲王多铎、顺治皇帝、同治皇帝等等。此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清朝康熙皇帝也因感染天花而毁容,脸上留下麻子。

  中国原本没有天花,直到公元1世纪的东汉,因对外战争由俘虏传入,所以叫“虏疮”。古代医书中提到的“斑豆疮”、“麸豆疮”、“天行斑疮、“豌豆疮、“登豆疮”和“疱疮”,都是天花的别名。

  新中国之初,天花病人与其它传染病相比发病患者并不算多,但其传染速度惊人,因此引起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发起了全民抵抗天花传染病的防疫战。

  本文来自撰写完稿的《新中国抗疫史》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