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 正文

李克勤:毛主席指挥消灭血吸虫的第一战场在哪?

作者:济学公众号  更新时间:2023-05-30 10:42:25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李克勤(jixuie)题记:在研究中国革命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主席指挥作战有一整套战法,那是一系列想法说法做法,事实证明那是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的,所以毛主席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毛主席在指挥作战上的“三法三通”成为经典的道器变通,这对于新中国意味着什么?毛泽东文化是不是就成了中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牢固的道器变通之基?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就发现了血吸虫危害人民健康,老人家按照战争年代养成的习惯,果断决策——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张毛主席视察工作,审看地方防治血吸虫规划的照片,可以形象反映毛主席指挥作战时的状态。

  毛主席领导的人民无论是打仗,还是干别的事情,始终都有必胜的信心。必胜的信心普遍化,这应该是不难看到的。可是,必胜的信念普遍化,那就难了。新中国的干部群众在毛泽东文化里,的的确确做到了这一点。
 

  01

  任屯村:消灭血吸虫的第一战场

  1949年,人民解放军在渡江作战和水上练兵时有大批指战员感染了血吸虫病,一度造成大规模非战斗性减员。这件事情当时就引起我军高级指挥员的重视。要知道,我军指战员是在毛泽东文化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血吸虫病在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蔓延,遍及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患病人数达1000多万,受感染威胁的人口超过1亿人。血吸虫病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群众称之为“瘟神”。

  1950年冬,血吸虫病重灾区之一的上海市郊任屯村农民联名给毛主席写信,要求尽快治好血吸虫病。毛主席收到信后,立即派出的医疗队就到了任屯村,不分昼夜查病治病,抢救了不少病人。

  由此,任屯村成为毛主席指挥消灭血吸虫病的第一战场。

  经典电影《古木逢春》就是在任屯村拍摄的。

  《枯木逢春》(1961年)根据同名话剧改编,取材于江南农民防治血吸虫病的生活,以“苦妹子”10年间悲欢离合的命运贯穿全片,讲述了血吸虫病肆虐下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故事。

  电影《枯木逢春》:毛主席到血防第一线调查研究

  当处在血吸虫重灾区的人们听说了毛主席就在自己跟前的时候,当然他们听说了毛主席讲的话之后,他们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这是怎样的道器变通之变?

  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由道而器,由器而道的过程。毛主席的的确确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带给劳动人民精神鼓励和智力支持。其中比较典型,也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广大劳动人民相信在毛泽东文化里,“办法总比困难多”!

  02

 

  《百炼成钢》第38集 送瘟神

  毛主席能够像指挥打仗那样指挥消灭血吸虫的战役,不是偶然的。

  毛泽东文化在全民悟道这个问题上,在方法论上实现了突破,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

  悟道了,开窍了。

  所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蔚然成风。

  所以,群策群力,土法上马,蔚然成风。

  所以,敢想敢干,敢闯敢闯,蔚然成风。

  所以,群众智慧,群众力量,自然显现。

  所以,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人敌。

  所以,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所以,1975年四届人大上,周恩来总理代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发出了建设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奔“四化”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图景......

  在毛泽东文化里,是不是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人越来越多呢?

  这样的人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如果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普遍存在,那就是毛泽东文化的表现。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讲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As philosophy finds its material weapon in the proletariat, so the proletariat finds itsspiritualweapon in philosophy. And once the lightning of thought has squarely struck this ingenuous soil of the people, the emancipation of theGermansintomenwill be accomplished.

  我们在毛泽东文化里,是不是也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对这样的文化,如果还想不通,那就说明世界观不同,也就是道不同了。

  参考: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选段:

  03

  坚持研究毛泽东文化: 杨根思连“三个不相信”成为整体效应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李克勤(jixuie)后记:毛主席领导的人民无论是打仗,还是干别的事情,始终都有必胜的信心。必胜的信心普遍化,这应该是不难看到的。可是,必胜的信念普遍化,那就难了。什么叫必胜的信念?英雄杨根思生前有“三个不相信”,这“三个不相信”是他的想法说法做法,并且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道器变通,杨根思那就是有必胜的信念。什么叫必胜的信念普遍化?如果学英雄见行动——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成为社会多数人的共识,也就是形成了这样的社会风气——我们小时候曾经亲眼目睹过这样的情况,毛主席的话记心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谁要是向困难低头,就会感到可耻,谁要是向困难挑战,就会得到大家的赞扬。这样一来,人们逐渐地觉得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克服困难是理所当然的——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成为多数人的想法说法做法,并且总是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那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办法是不是越来越多呢?相对来说,以前认为是困难的事情,慢慢地就转换成不是困难,由此道器变通之变就发生了——困难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变得越来越少了,或者说有困难的地方成了大家争先恐后抢着去的地方,困难的含义从根本上发生了道器变通之变,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在毛泽东文化里,办法是不是总比困难多呢?

  “三个不相信”本身在毛泽东文化里成为一个整体,与此同时在全社会不也是有这样的“三个不相信”在想法说法做法上普遍化,并且还真能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的吗?正是有了这样的道器变通之基,所以毛主席指挥消灭血吸虫病的战斗取得胜利,就是必然的了。